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209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斗殴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D通过老师的辅导,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B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C我很生气,质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D“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疙瘩(da)碗碟(di)阖眼(k)薪金(xn)B懊悔(o)字帖(ti)赚钱(zhun)钥匙(yo)C疏懒(sh)陆玑(j)粗拙(zhu)霹雳(p)D攥着(zun) 滞笨(zh)憎恶(zng)黏性(nin)4 . 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B鸟儿们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C有的屏风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D那位同乡下不了台,便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伎俩。二、现代文阅读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人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huo然guan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5 .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hu_然 gun_通6 . 对第段括号中的标点符号应该是( )A,B;C。D!7 .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和“不求甚解”各有所指,其中,“好读书”是指_;“不求甚解”是指_。8 . 有同学认为,第段内容冲谈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应当删去。你同意这个意见吗?说说你的理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桐花声里燕子飞郑小琼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lin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9 . 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用原文回答)10 . 文中第段的主要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1 . 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12 . 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13 . 你对家中或者家乡的某物也会寄予某种感情,请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一写,100字以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一)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二)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说通: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4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百姓多闻其贤B陈胜、吴广乃某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以君为长者D然足下卜之鬼乎虽然,受地于先王15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一句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痛恨至极,难以忍受。B陈涉世家中“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表现了他们的足智多谋。C唐睢不辱使命中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睢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可见秦王的骄横。D唐睢不辱使命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睢接受“易安陵”。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_(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四、句子默写17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生活环境宁静祥和的句子是“_,_”。五、综合性学习在“探究神话”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后面小题。18 . 请你为本小组这次活动确定一个探究方向如:从神话看人与自然的关系19 . 许多神话中出现的事物在生活中已经成为现实,请你至少列举四种如:千里眼-望远镜(1)(2)(3)(4)。20 . 请说出四个神话故事名称(1)(2)(3)(4)。六、作文21 . 鲁迅先生怀着真挚的情感回忆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朱德司令则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深情回顾了母亲辛劳的一生。这两篇文章在写作中做到了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这三个方面。请你以“我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真实,抒发真挚的情感,要选取典型事件,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注重细节描写;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综合性学习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