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157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B阅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应该结合上下文以及写作背景等诸多因素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C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言行优雅大方,矫揉造作,让人看后难以忘怀。D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征环境税的设想,在一些专家眼中已经成为治理雾霾的不二法门。2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B学校新来的孟桐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印象。C经过多年努力,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3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_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_,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_,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_,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A圆滑沉着大度宽厚B圆润从容大气厚实C圆滑从容大度厚实D圆润沉着大气宽厚二、现代文阅读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于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不仅把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娇艳动人,还为游人提供了一处处可以停留休息同时领略周围美景的场所。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朗如亭,不仅是颐和园中也是我国现存古亭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13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朗如亭通过十七孔桥与南湖岛遥相呼应,显得格外壮观。而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巧玲珑、十分逗人喜爱的小小亭,它的高和宽都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观赏。在小小亭的西边则有一个极为珍贵的铜亭,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为世上罕见。在铜亭东边有一个甚为奇特的敷华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在亭内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个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无比。敷华亭的东边有一个很是别致的蝴亭。它的造型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由两个相连的六角单檐亭组成。那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甚为美观。从昆明湖东岸通过一座小桥有一个小岛,岛的中心坐落着著名的知春亭。它造型优美,四面环水,周围满是绿叶红花。站在亭上向远处望去,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颐和园的亭子千姿百态,它们和着山水树木,和着周围的建筑及变幻莫测的天空,又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葱茏苍翠的万寿山及许许多多的殿堂楼阁融为一体,组成了一幅生动清新、美丽动人的画面。4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颐和园里的亭。B本文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千姿百态。C本文依次介绍的亭子有朗如亭、小小亭、铜亭、敷华亭、蝴亭、知春亭。D第段中“它的高和宽都仅有一米多”中的“仅”字可以去掉,并不影响表达效果。5 . 本文第段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6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仅”字能否删去?为什么?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阅读老海棠树,回答各题: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3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7 . 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8 . “老海棠树”这一事物在本文中有哪些作用?9 . 文章第一段写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来看,“张望”这一动作体现了奶奶怎样的愿望?10 . 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那么,我们该如何关爱老人呢?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落叶也精彩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造成一份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树叶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两滴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黄金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 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展。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树也是不可貌相。 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搬了它才撒。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管造了热闹的春意。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速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11 .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12 .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13 . 文章依次写了不同树种各自落叶的精彩美丽,请赏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14 . 请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15 . 文章的最后一段“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描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三、对比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来源:ZxxkCom)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厚币:丰厚礼品。饰非:作假骗人。16 .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 (2)时时而间进(_)(3)自子之居即墨也(_)(4)封之万家。(_)17 . 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19 . 回答下面问题(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_四、句子默写20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 _,_?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陶渊明桃花源记)(3)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_,_。(李白渡荆门送别)五、诗歌鉴赏古诗鉴赏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1 .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从写作对象上看,这是一首诗。22 . “无限风光尽被占”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3 . 谈谈你对后两句的理解感悟。六、名著阅读24 .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的真实情况。七、综合性学习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刚播不久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进而 同时)传播出精神,展现出人生。 (介于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翻看的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dng起伏的情节,随着主持人亲切温和的语调,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静静地倾听与欣赏。这里每个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厉和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心弦。(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跌dng(_)起伏情不自禁(_)拨动心弦(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涓涓流淌”中“涓涓”的意思是_。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请为文中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_ _26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活动一:鸟专题】鸟是人类的朋友,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济川中学专门办了一期有关“鸟”的校刊。请你设计两个栏目_。(2)【活动二:语文大阅读】阅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很重要。济川中学开展了“语文大阅读”活动,初二年级推荐阅读匠人精神。小明不了解这本书,请你向他推荐这本书,并说说推荐的理由。_八、作文2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作家柳青曾说过:“要想写作,就先生活。”只有在生活中观察感知,才能汲取营养,创作出内涵丰富的作品。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观察身边人的故事,以“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作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