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章考试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8153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第一章考试必背知识点(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考试必背知识点(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考试必背知识点(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必记姓名: 完成情况: 知识点一:单位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纳米nm千米km米m103分米dm10厘米cm1010微米m毫米mm103103时间的单位时h分min秒s6060基本单位知识点二:单位换算原理:1、先区分大、小单位 2、根据单位,计算进率 3、如图:大变小,乘进率 小变大,除进率(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该数的倒数) 先换单位,后计算 大单位小单位乘进率除进率知识点三:长度的估测 食指指甲的宽度 约 1cm 拳头的宽度 约 1dm 人的一步长 约60cm 食指、中指间的长度 约10cm 日光灯管长 约1.2m 课桌长 约80100cm 课桌高 约80cm 一层楼高度 约3m(四楼高度为 9 m)知识点四:长度的测量1、选观察量分零,根据需要选量 程测量范围(例如015cm)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分度值计算步骤 1、找大格长度s(带上单位) 2、数这个大格中小格格数n 3、大格/小格数 s/n,即为分度值零刻度线有无磨损,是否从零刻度线开始单位必须带上单位2、放紧贴平行放两紧贴 零刻度线或整数刻度线紧贴 被测物体 有刻度线的一面紧贴一平行 刻度尺平行于被测边3、读视线要垂直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4、记估读带单位测量结果包括: 数值准确值直接读刻度线,注意0不能少 估读值看分度值,分度值所在位的下一位 注意:所有0都不能少估读值与分度值的关系:估读值:分度值所在位的下一位 长度读数最后一位必为估读值分度值:估读值的前一位 单 位必须带上单位知识点五:长度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测多算少)配合法(组合法、平移法)曲直法(化曲为直和化直为曲两种)知识点六:停表的读数先看短针(分针)短针指在前半格再看长针(秒针)长针读3060s长针读030s短针指在后半格记录分针读数(带单位)读整数刻度记录秒针针读数(带单位)知识点七:误差与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客观存在,不可避免 错误未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造成误差的来源 测量仪器不够精密 测量方法因此,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误差错误 错误可以避免2、减小误差的方法方法1.提高精度方法2.改进方法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知识点八:物理关于测量计算结果的原则a去掉错误值b 结果位数与测量结果保持一致 c遵循四舍五入1.2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必记姓名: 完成情况: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定义三层含义物体宏观物体(肉眼看得到,摸得着)随时间位置的变化相对位置的变化知识点二、参照物1、参照物实质一个物体,被选作标准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任意可以是运动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物体排己排除研究对象自己假定不动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静止不动默认地面3、参照物选取注意事项:只有选好参照物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运动形式。同一个物体选取不同参照物时可能有不同的运动形态。要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取同一参照物。知识点三: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步骤定 研究对象(确定被研究物体)选 合适的参照物(把他看作静止)断 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距离变化 相对静止状态:运动方向相同 快慢相同距离保持不变距离变大距离变小,距离先大后小距离先小后大研究对象运动有无位置的变化有没有研究对象静止知识点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这些结论都是正确的。1.3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必记姓名: 完成情况: 知识点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式影响因素:路程 时间运动快控制变量法:相同的时间,比路程长 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短知识点二、速度(运动快慢)1、定义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定义法)2、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例如: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 其意义为:骑自行车1s内通过的路程为5m3、单位 基本单位m/s 其他单位km/hkm/h3.6m/s大单位小单位乘进率除进率1m/s = 3.6km/h1km/h=13.6m/s4、公式:必会:四种除号: 分数线 / 斜除 除号 :比速度=路程时间v=st路程=速度x时间 s=vtt=sv时间=路程速度知识点三:三个物理量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他单位及换算公式路程s米m(见长度单位)时间t秒s(见时间单位)速度v米每秒m/s(见速度单位)知识点四:速度的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 1m/s 骑自行车的速度 5m/s 小轿车的速度 120km/h(33m/s) 高铁的速度 300km/h 飞机的速度 900km/h知识点五:运动的分类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速度是否变化速度是否变化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知识点六: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注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恒定不变,每时每刻都相同 速度的大小与s、t的大小无关两种错误说法: 速度与s成正比 (x) 速度与t成反比 (x)图像1、路程-时间图像中(s-t图)当路程s=4m时,时间t=4s 当路程s=8m时,时间t=6s所以速度v=1m/s 所以速度v=1.33m/s同一s-t图像中,越靠近s轴,速度越大所以,v乙v甲2、速度-时间图像(v-t图)乙甲 甲的速度为5m/s 乙的速度为3m/s3、四种图像:匀速直线运动其他运动静止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一直不变(路程不变)变速直线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逐渐变大5、频闪技术时间相邻两个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三种运动(1)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2)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是加速直线运动(3)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小,是减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七: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注意:变速直线运动中: 用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运动快慢V平均=s总t总s,v,t一一对应t是总时间,s是总路程知识点八:物理计算题步骤1、列出已知条件,并变换单位2、根据所求列出公式 代入数据和单位写出计算结果和单位注意:各个物理量一一对应,单位统一 s路程m 路程km t时间s 时间h v速度m/s 速度km/h知识点九:生活中的标志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km/h 此地距离南国桃园9km1.4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必记姓名: 完成情况: 知识点:实验必会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 4、实验装置 5、记录数据 6、注意事项 7、实验结论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3、 实验器材辅助器材 长木板(斜面):让小车沿斜面自由下滑 木块:垫起长木板,形成斜面 小车:下滑运动 金属挡板:小车与挡板接触时,停止计时,便于测量时间测量器材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 停表:测量小车所用时间4、实验装置0102030405060cm金属挡板金属挡板s3s1s2t1t2t3测量5、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步骤 全程 用刻度尺测量全程的路程 用停表测量全程所用时间前半程 用刻度尺测量前半程的路程 用停表测量前半程所用时间计算测量后半程全程前半程后半程 通过计算求出计算V2=_0.097 m/st2= 3.6 sS2= 35.0cm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 70.0cmt1= 5.1 sV1= 0.137 m/sS3= S1-S2 =35.0cmt3= t1-t2 = 1.5sV3 =_0.233 m/s 6、注意事项:斜面的坡度较小:增加小车下滑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多测几组数据,使结论更具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7、实验结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程平均速度后半程平均速度 v前v后前半程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后半程平均速度 v前v全v后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