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88124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等边三角形B . 菱形C . 等腰梯形D . 平行四边形2. (2分)已知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P1 , P1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P2 , 则P2的坐标是( )A . (2,-3)B . (-2,-3)C . (2,3)D . (-2,3)3. (2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cm,BC=5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OA的取值范围是( ) A . 2cmOA5cmB . 2cmOA8cmC . 1cmOA4cmD . 3cmOA8cm4. (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a2a3=a6B . 2a2= C . (a2)3=a5D . a2+2a2=3a25. (2分)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 8B . 7C . 6D . 56. (2分)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则n等于( )A . 3B . 4C . 5D . 67. (2分)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是( )A . x2+y2B . -x2-y2C . -x2+2xy-y2D . x2-xy+y28. (2分)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A . 20B . 120C . 20或120D . 369. (2分)如图,已知AB=AD给出下列条件:CB=CD BAC=DAC BCA=DCA B=D,若再添一个条件后,能使ABCADC的共有(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10. (2分)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点P为BC边上一点,且BP=1,点D为AC上一点;若APD=60,则CD长是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9分)11. (1分)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000000529c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c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 (1分)AB、CD相交于点O,DE是DOB的角平分线,若B=C,A=52,则EDB=_ 13. (4分)计算:|2|=_,(2)1=_,(2)2=_, =_ 14. (1分)已知a+b=3,ab=2,则(a-b)2=_15. (1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于点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26和16,则EDF的面积为_ 16. (1分)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用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称之为“杨辉三角”,这个三角形给出了(ab)n(n1,2,3,4,)的展开式的系数规律(按n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请依据上述规律,写出(x-2)2017展开式中含x2016项的系数是_三、 解答题 (共9题;共71分)17. (10分)先化简,再求值: (1)(3m7)(3m+7)2m( m1),其中m=3 (2)3xa23x(a3x)+a(9x23ax+a),其中x= ,a= 18. (5分)解方程: = 19. (6分)如图(1)在下图中作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 并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2)猜想:坐标平面内任意点P(x,y)关于直线m对称点P的坐标为 _. 20. (5分)如图,小明用三角尺画AOB的平分线,他先在AOB两边OA,OB上分别取OM=ON,OD=OE,然后,连接DN和EM,相交于点C,再作射线OC,此时他认为OC就是AOB的平分线,你认为他的做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1. (5分)某自动化车间计划生产480个零件,当生产任务完成一半时,停止生产进行自动化程序软件升级,用时20分钟,恢复生产后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 ,结果完成任务时比原计划提前了40分钟,求软件升级后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22. (15分)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BC=3,点E是射线CD上的一个动点,把BCE沿BE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F(1)若点F刚好落在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线段CE的长;(2)若点F刚好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线段CE的长;(3)当射线AF交线段CD于点G时,请直接写出CG的最大值23. (5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 24. (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点P、Q分别在边AB、BC上,且AP=BQ (1)求证:BDQADP; (2)已知AD=3,AP=2,求cosBPQ的值(结果保留根号) 25. (10分)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DE,过顶点B作BFDE,垂足为F,BF分别交AC于H,交BC于G (1)求证:BG=DE; (2)若点G为CD的中点,求 的值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9分)11-1、12-1、13-1、14-1、15-1、16-1、三、 解答题 (共9题;共71分)17-1、17-2、18-1、19-1、19-2、20-1、21-1、22-1、22-2、22-3、23-1、24-1、24-2、25-1、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