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119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节选部分通过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和友谊,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B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是当代剧作家沙叶新,课文在成功塑造陈毅和齐仰之的形象中,个性化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C江村小景,作者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这幕独幕剧通过一个家庭中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抨击了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控诉了战争的罪行。D一厘米这篇课文是百集电视连续剧咱老百姓的节选,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2 .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疙瘩深霄鞠躬尽瘁B淋漓迥然锲而不舍C硕果碗牒截然不同D憧憬薪金妇儒皆知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B济南泉水甲天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C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4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畸形/绮丽镌刻/隽永刹那/霎时憎恶/深恶痛疾B桅杆/诡计佃户/仔细要塞/闭塞默契/锲而不舍C翘首/连翘教诲/晦暗溃退/馈赠横渡/横行霸道D不辍/拾掇炽热/挚爱诘责/拮据屏障/屏气凝神5 . 下列填入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你愤怒,你就;如果你哀伤,你就;如果你热爱,你就;如果你喜欢,你就。不自我贬低,不自怨自艾,走出去,勇敢做自己。A表达呐喊追求哭泣B呐喊哭泣表达追求C哭泣呐喊追求表达D呐喊表达追求哭泣二、字词书写6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教诲(_)(2)不辍(_)(3)bn(_)发(4)jun(_)刻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7 .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8 .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的人?9 .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2)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10 . 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11 . 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李白心灵里的故乡车延高李白的故乡究竟在何处,这些年始终没有停止过纷争。故乡,其实就是一种回望,由现实里的无意触发,突然对自己最难忘最信赖最依靠的故土、故地、故人、故情产生一种意念性的向往。它是抽象的具体,又是具体的抽象。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大着胆子学着诗仙的狂放,喝下几杯酒,迈着醉步走进诗人心灵之门。这时,你就会发现诗人心灵的故乡是变化的、多样的、唯美的、抽象的。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从碎叶城到甘肃成纪,再折道四川江油,是十分漫长、艰难的跋涉过程。那时的李白太天真,懵懂的眼睛在有节律的马背上晃着。在没有驿道的沙漠、戈壁、野岭山道间,一行嗒嗒作响的马蹄,在白天和黑夜里骑着阳光和月色行走。就这样直到马蹄停在江油。回忆中,父母谈到了碎叶城,李白像听天书,那一段记忆是空白的,但他熟记着马蹄,熟记着马蹄踩踏疲劳和喘息时那种沉重的声音,记得马蹄后面的路弯弯曲曲,也记得马蹄前面的路曲曲弯弯。停下来歇息时母亲指着身后告诉他,马蹄的那一头是故乡!但那时的李白想:最后一个马蹄圆寂的地方,才是他今世的故乡。传说李白出生时,母亲梦见了太白金星,所以他名白字太白。夜空里的星宿与月亮本身就是神秘的默契者。所以李白一生爱月。月是他发酵灵魂的粬子,他一生爱月读月写月,留下了许多吟月歌月颂月的千古佳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过去我只把它理解为诗人的一种思乡情怀,现在站在心灵的门槛上重新品读,才明白在诗人的灵魂最深处,明月和故乡是等量齐观不分伯仲的。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一轮皓月是皎洁的,它高悬于黑夜,不因阴暗而玷污自己,不因孤独而放弃执着的操守。它高洁而不清高,有时一地清辉,有时平卧江湖之底,让居住莲花的清水磨洗出一个干净的灵魂。静影沉璧,是诗人生命的寄托和向往。因此,诗人在举头和低头之间,看到和想到的都是灵魂最后要归去的地方。最后当诗人的诗歌人生耗尽最后的灵感,才华和豪情开始憔悴。憔悴的身影已经引起了月光的同情和怜悯。他终于在采石矶将酒杯轻盈一掷,借着酒力腾身一跃,入水捉月去了。月没有拒绝他,随着光影一零乱,他去了最好的存放灵感和才华的地方,将自己的名和太白金星融为一体。“李白斗酒诗百篇”传为千古佳话,那是放大后的夸张。就李白的许多诗句看,诗人倘若喝得适量,酒入微醺,诗胆开张,真的是“口吐天上文”,“诗才比天高”。我们读几句诗人的诗胆被美酒浸泡之后,从白云为帘的天边摘来的句子,就有“句从天上落,人从帝乡来”的感觉。酒本身不能给诗人创造灵感,但他却在“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的癫狂中放大了诗人的诗胆。所以,李白爱酒,“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已经爱到了错把酒香当故乡的境地。一旦喝到“三杯通大道”,就进入无意、忘我的境界,什么三纲五常、皇帝老子都去了九霄云外,这时的谪仙就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霸气。想象和夸张伸拉出最大的张力,豪气贯于天地之间,如排山雪浪贯彩虹,大千世界浩荡联翩直扑眼底。这时,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端坐于酒香里,一叶轻舟,夹岸桃花,举杯邀月,“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除了天空,人间最大莫过于土地。按照一脉相承的理念去想,在同根同宗的中国,其实远行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脚下的土地就是故乡。“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在诗人的想象里,峨眉山月和长安厚土、八百里秦川是横跨时空的画面组合。月光普照,使我们无论走到哪里举头都能望见故乡的明月;土地博大,任我们走到哪里脚下都踩着放大了的故土。诗句里,李白借物寓意,把广义的故乡交代得那么清楚。其实不论是现在落脚的土地,还是远在记忆深处的故乡,头顶一轮月,与脚下一片土,就是照临和被照临的关系。对于后面的每一个脚印来说,前一个脚印所站立过的地方都叫故土,当最后一个脚印把自己踩进泥土,就是生命的归宗。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是每个人永恒的故乡,而那些关于李白故乡究竟在何处的纷争来免显得有些浅薄和世俗。(节选自新华文摘2010年第五期,略有删改)12 . 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试简要说明。13 . 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意。(1)一行嗒嗒作响的马蹄,在白天和黑夜里骑着阳光和月色行走。答: _(2)静影沉璧,是诗人生命的寄托和向往。答: _14 . 文章第段说“诗人心灵的故乡是变化的、多样的、唯美的、抽象的”,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心灵的故乡是变化的、多样的?结合全文简要回答。15 . 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关于李白故乡究竟在何处的纷争未免显得有些浅薄和世俗”?并且根据自己理解,谈谈你对于“故乡”的深刻认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曰:“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选自宋史忠义郭永)注缪:差错,假。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牒:授官的文书。 飨:以酒食款待。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游蠹:像蛀虫一样游荡。文移:公文。遑恤:无暇顾及。遮留:拦阻挽留。16 . 下列句中的“于”与“文移有不便于民者”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还于旧都B于梵天寺建一木塔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7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郭永多次根据法律节制丹州太守,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他。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D大谷人因为他治理得好感到安定,认为自从有县令起没有人比得上郭永。郭永调离时,县里的老少不让他离去。1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为:袖举牒还之袖:寻知大谷县寻:既去数年既:19 . 翻译下列句子。 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微斯人,吾谁与归?五、句子默写20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2)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3)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杜牧的赤壁中,以小见大,以两位美女的命运体现东吴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句子是,。(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六、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高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同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1 . 文学常识填空。欧阳修,字 _,字号醉翁,晚年又号_,_(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2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日出而林霏开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负者歌于途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其西南诸峰醉能同其乐D醉翁之意不在酒山之僧智仙也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4 . 文章第三段描写了几个画面?请按照描写的先后顺序把各个画面依次写下来。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25 . 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C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6 . 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诗中“泪”字情感有何不同。八、综合性学习27 . 恩施是民歌的海洋,恩施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动人的音符之一。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名曲“下里巴人”就盛传于巴山楚水;2012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曾多次播出“恩施民歌”专题。优秀的文化需要保护、传承和推介。为了让恩施民歌这朵奇葩常开不败,学校开展“恩施民歌”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请你从地位或内容方面,用简明的语言为恩施民歌名曲龙船调写一段推介词。_(2)请将下面清江河歌词选段仿写完整。清江河水清又长,清江河水清又长,五里沙洲十里浪。五里沙洲十里浪。妹摇桨来哥撒网,_,滩上滩下忙又忙。歌满江来鱼满舱。(3)结合题(2)中清江河选段和下面筛子关门眼睛多选段,说说恩施民歌有哪些主要特点。男:对河对面斜对门,女:铜盆淘米用手搓,看到我小妹长成人。事事难为我情哥。早盼爹妈来下聘,本想留郎吃顿饭,晚盼父母请媒人。筛子关门眼晴多。_九、作文28 . 题目:从来没有这样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文言文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课内阅读1、七、诗歌鉴赏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