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099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分q_zh蓄_倜傥(_)着落(_)二、现代文阅读索溪的奇山异洞彭家祥前不久,我有幸亲临其境,饱览了一番索溪风光,果然名不虚传:那纵横交错的清溪,飞流直下的瀑布,五彩缤纷的花木,活泼精灵的猴群都使人胸怀开阔,增添了无限情趣。然而,我觉得索溪最令人神往的,还是它的奇山异洞。索溪的山有三奇:一是挺拔雄奇。一座座山峰沿着海拔千米的盆壁拔地而起,有的像宝剑直刺青天,有的如宝塔坐落云端,气势磅礴,十分壮观。二是姿态各异。在“十里画廊”景区游览,只见清溪两岸群峰对峙,各显其态。善于状物传神的文人和想象力丰富的游客给这些奇峰异石起了各种好听的名字,如“寿星迎宾”“紫驼过江”“雄狮回头”“猛虎啸天”“猴王瞭哨”“天狗望月”“熊猫献花”等等,对照实景,都很逼真。三是松林盖顶。这里的山,既不是土层覆盖的青山,也不完全是光秃秃的石山,在高耸入云的千仞石壁之上生长着一丛丛茂密的松树和野花,散发着阵阵幽香,偶尔可见几只猕猴在林石间嬉戏,此情此景更使游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索溪的山除了奇之外,还给人一种野性质朴之美。与一些名山不同,它既没有古老的亭台,也没有名人的碑刻,只有许多没有石砌台阶的山间小道,纯粹由野花、落叶和苔藓交织而成。牵动游人衣裳的是各种奇花异草,与游人做伴的是各种飞禽走兽,真像是进入了一座五光十色的“天然宝库”,到处都能感受到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质朴美。索溪的山与云雾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天朗气清之时,四处山峦尽收眼底,如刚刚洗涤过一般,清秀无比。若是阴天或风雨欲来之时,白色的、淡紫色的迷雾便从四面八方飘来,顷刻间云缠雾绕,形成一片云海,巍巍群峰或被云海吞没,或成了云海中的小岛,像仙山琼阁,又如海市蜃楼。这种奇特的景象,也是索溪的一大奇观。再说索溪的洞,也是奇异无比、十分迷人的。据说索溪的山洞有很多,现已初步开发的大洞是黄龙洞,洞内总面积三百余亩,长二十余里,分为龙王宫、仙人宫、石琴山、天仙水、水晶宫、迷离宫、响水河等景区。现已开放的龙王宫高九十多米,有三十多层楼房高,总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宫内石柱遍布,气势非凡。特别是龙王殿一景,充满了肃穆气氛:一山突兀,形如巨钟,一条“巨蟒”伸颈于山顶,四周有四十余根“将军柱”环立。离洞的出口处不远,还有一条长约五百米的响水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淙淙有声。经过修整后,游客可在清澈平静的河水中划船荡桨,同时欣赏两岸的奇景,别有一番情趣!黄龙洞里的骆驼洞也十分奇特:入口数十米有一山横亘,洞水南北分流,洞里套洞,洞洞相连,由数十个铜钱眼串通,幽深莫测。洞内的“水帘洞”雨雾迷茫,置身其间,如同进入西游记里的神话世界,仿若孙悟空在那里大显神威。比骆驼洞更壮观的还有王岩洞,洞内有股泉水从六七丈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随着洞壁一跌三折,形成一匹匹白练坠入碧澄的石潭,哗哗的响声打破了洞中的沉寂,迷蒙的水雾更为此洞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与桂林的名洞“七星岩”和“芦荻岩”相比,我觉得索溪的“黄龙洞”更加神奇,更具魅力。它奇就奇在洞内套洞,洞上有洞;洞里有河,河可行船;洞有瀑布,四季不断;洞有巨宫,石柱林立,游人观此景后无不称奇叫绝!索溪,像一位美丽端庄的山村姑娘,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今“千仪万态展姿容”,为多少诗人、画家、摄影家和各类游客所吟咏,所赞美!“峡高百丈洞云深,要识桃源此处寻”,这是明代一位诗人的吟咏。“云拥群峰峰拥云,仙境何须天上寻”,这是今天一位游客的赞美。的确,索溪之美,胜过桃源仙境!(选自2018年第1期养生月刊)2 . 索溪的山“奇”在何处?洞“异”在何处?3 . 下面句中加点词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这种奇特的景象,也是索溪的一大奇观。4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山突兀,形如巨钟,一条“巨蟒”伸颈于山顶,四周有四十余根“将军柱”环立。5 . 文章结尾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倾听滴水何羽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视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觉察的速度攀升。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楚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了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是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演着多少出剧目呢?这滴水之舟,究竟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天地之间,万籁俱寂,惟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选自散文,略有删节)6 . 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梳理滴水与“我”人生三个阶段的对应关系。一秒两滴稍慢一些再慢一些(1)中年的我(4)(2)(3)凝重、庄严7 .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8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因“滴水声响而惊悸”的原因是惊恐于无时无刻不在被滴水的声音威胁着。B作者认为滴水的落下,犹如生命在律动,从而认为滴水也是有生命的。C第自然段中,作者认为世间万物的历程,也犹如一滴水的生命历程一样。D作者将滴水与人生相联系,联想到人生与宇宙天地,滴水的分量是可以掂量的。E. 作者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抒发了倾听滴水之音的人生感悟,寄意深远。9 . 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三、句子默写10 . 古诗文默写填空。(1)微君之躬,_?(诗经式微)(2)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曲径通幽处,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6)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7)卖炭翁这首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8)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予至扶风之明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扶风:凤翔府。弥:整、满。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丁卯:农历四月十四。忭(bin):高兴,快乐。属:同“嘱”,意为劝酒。荐饥:连续饥荒。11 .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B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C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D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12 . 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予至扶风之明年B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C越明年,政通人和越三月乙卯乃雨D杂然而前陈者而不知人之乐13 . 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伛偻”指老人,类似的词还有“黄发”等;“提携”指小孩,类似的词还有“垂髫”等。B甲段中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C乙文中,从“弥月不雨”到“乃雨”“又雨”到“大雨”,雨患成灾,作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而喜,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大同思想。D甲文作者紧扣一个“醉”字,一个“乐”字,抒发情感;乙文作者紧扣一个“雨“字,一个“喜”字,体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14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15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位文学家在政治上有何共同观点?五、诗歌鉴赏品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6 .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上起_作用。17 . 全诗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六、语言表达18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哲人有言:“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每每读到这句话,我都深有感触。对于很多人而言,现代生活或许是平凡的,因此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读书,恰恰是克服平庸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阅读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使人的精神境界从狭隘驶向开阔。(1)第句标点符号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_(3)请选出与“克服平庸”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_)A巨大享受B精神境界C喜欢读书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9 . 根据内容填空。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_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这位鲁迅认为“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而且增加勇气”的老师是_;简爱曾经说过,自己“所获得的一些最宝贵的学识,都要归功于_的教育。”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国共产党人是否真是一些饥饿的土匪而已?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疑惑,冒险进入“红色中国”。经过实地采访调查后,他得出结论:他们是不可征服的力量,是我在中国十年来所遇见的最优秀的男女。支撑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回答。八、作文21 . 写作表达生活中,许多人和事不是单一。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成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家,不只是“港湾”,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请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以“,不只是”为题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600文体不限;(3)写出真情实感,但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不得套用他人作品。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