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096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对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2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刘义庆汉朝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C金色花泰戈尔印度D繁星冰心现当代二、字词书写3 . 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通过多读好书,于和煦_散文中感受温馨,于热辣杂文中感受ru_智,于爽朗诗歌中感受浪漫,于善变戏剧中感受丰富选自黄争荣读书养气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l_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_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选自范君问陋室吟三、基础知识综合4 . 依照课文填空。(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的小胡同。A.偏僻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_)的小屋。A.坍塌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了。A.取缔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_)。A.愧怍B.惭愧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长大就是走到父亲的前面去那晚,家里的煤气没了。凑巧临近春节,眼看煤气正在抬价,为了省那两块钱运费,父亲独自骑电动车去了煤气厂。到了楼底,父亲打电话叫我下去。我那时舍不得离开电脑一步,要不是母亲催促得我不耐烦了,我都懒得下楼。我慢吞吞下了楼,一肚子的不情愿。父亲向来善于察言观色,似乎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一脸阴沉地指使我将煤气罐从车上小心翼翼地抱下来。我半蹲着将它放到地上,灰尘落了一身,我使劲拍打。“不就是两块钱嘛?何必那么折腾,搞得一身脏死了!”“两块钱也是钱!两块钱不容易啊,能省就省吧。”父亲怒斥了一声,又迅速沉下语调。我无言以对,只得停止抱怨。这时我看着父亲蓄足了力俯下身,他的右臂像擎天柱似的往上顶,憋着一口气的劲儿才终于把煤气罐扛在肩上。我就这样跟在父亲身后一直低头闷声地走。“爸,小心!”父亲一不小心就踩空了,脚底下晃了晃,双手险些没抓住煤气罐,我赶紧飞奔上去替父亲扶住它,真是吓出一身冷汗。父亲努力稳住脚跟,转过头瞥了一眼,我感受到了父亲躲闪的目光,我愣了半晌,赶紧上去用双手扶住煤气罐。他重新调整重心,向前微倾着身子,舒了一口气,双手继续稳稳地扶住煤气罐,然后他腿用力一蹬,又上楼去了。我望着父亲的背影出了神,他的右肩正用力向上缩,身体倾斜成一条扁担,一直一斜地迈着步子,这时我看见他衣服上湿了一片,沉重的脚步扬起尘土。我的眼眶也跟着潮湿起来。父亲粗重地喘着气,后背在猛烈的上下起伏,他的每一步似乎都要拼尽全力。我揪着心。我的泪便再也抑制不住了。父亲在努力掩饰着内心的紧张,而我亦是如此。在我帮他扶住煤气罐的那一瞬间,我心里的怨气忽然都消散了,我只想尽全力去帮他跨越难关。我低头拍拍尘土,装作心里很轻松似的,只是不想眼睛已经因为泪潮汹涌而忍不住拼命往上翻。父亲一直走在我的面前,我看不见的他的表情,但我想起了年幼时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第一次,父亲送我去幼儿园,我特别不适应,一直躲在父亲身后,父亲便一路把我抱在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父亲才极其不舍地我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老师告诉了父亲,后来,每次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后,都要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在院子里玩耍。我隔着栅栏看着父亲便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能很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父亲一向都在我和人前展示出不惧血泪的大男子汉气概,一人揽了家里的重活、苦活,从未在我面前示弱过。在他的庇护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我总是习惯在他的身后,而他,也开始慢慢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在生活的重担之下显露出疲态。我想,若是有一天,当我也成长到他那般伟岸,他老了,我愿意让他安心在我的羽翼之下生活,在我的身后躲避风雨。让流逝的岁月一点有一点地,去有力地见证我对他的反哺之情。那是一个儿子交给亲情最厚重的心意啊。这样一想,我的泪水就扑簌簌地落下来了。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我告诉自己,那个最爱我的人老了,我要尽力去守护他,不让他受伤,不管他撒娇还是无赖,都不能责骂,都不能还手,就像他一直在我前面守护着我一样我可以我不断告诉自己。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父亲的担当。觉得瞬间长大。不知不觉,我已经落在了后头。“快跟上,你妈还在等着烧菜。”不知怎的,这次,面对父亲的催促,我觉得心里温暖十分。我赶紧跟上去,走到了父亲前面,飞快地为他打开了门。我转头看着父亲,眼泪咸咸的,又甜甜的,浓浓地氤氲、化开在了我的眼里。我知道,那便是成长的味道。5 . 通读全文,说说标题“长大就是走到父亲前面去”的含义。6 . 品析理解句子。(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他的右肩正用力向上缩,身体倾斜成一条扁担,一直一斜地迈着步子,这时我看见他衣服上湿了一片,沉重的脚步扬起尘土。(2)结合语境,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父亲在努力掩饰着内心的紧张,而我亦是如此。7 . 文章第段中叙述了父亲送“我”去幼儿园的场景,结合全文分析这一情节的作用。8 . 文章最后写道“我转头看着父亲,眼泪咸咸的,又甜甜的,浓浓的氤氲、化开在了我的眼里”。请将“我”此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9 . 依照示例,概括选文前两段所描绘的画面。示例:青松擎花10 . 选文第1段在写景状物的层次顺序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1 . 任选一幅画面说明作者表现山雪景色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苔花如米努力开积雪草(1)是在山里,与那些苔米花猝然相逢的。(2)夏天里,最贪恋的便是那一丝清凉,手编的竹席,芭蕉叶子的蒲扇,五颜六色的冰激凌,犹不能解去心中腾腾的署气,一狠心,丢掉了手中杂七杂八的事情,斩断了那些杂乱无章的牵绊,和烟火尘事小别,跟随朋友去山中小住几日。(3)山中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山泉清凌,唱着你听不懂的歌。树木苍幽,毫不吝啬地铺张着阴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小草,随风尽情摇曳。那么久了,一直被那些烦心琐事纠缠不休,心中一直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在一瞬间松弛下来,坍塌下来,说不出的好,说不出的舒爽。(4)阴凉浓郁,那不是一棵树所能给予我们的,那是大片大片的树木叠在一起,绿意涛涛,浓阴蔽日,有一股清凉兜头盖脸地铺下来,心中满满的都是清静与安宁。茫然四顾,都是惊喜。(5)心安。神凝。(6)顺着石阶慢慢拾级而上,脚下的石阶上长满了青绿的苔藓,脚下一滑,险些摔倒,有人抢着来扶我,我笑,我又不是林妹妹,没那么娇气。再看旁边,石头上、树木上阶上,很多阴暗潮湿的地方,都长满了绿色的苔藓,那种绿,有翠嫩的绿,也有浓郁的绿。(7)真的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石苔花,在路边,在溪旁,在南方悠长悠长的小巷里,也曾在青石板路上遇到过这种绿色的苔藓,湿、滑,一不小心,便会让人摔一跤。灰瓦粉墙的屋子,院墙上爬满了藤萝植物,偶尔有裸露出来的地方便生满这种青苔。(8)从来没有觉得这种苔花有多美,它们小如米粒,小到让人漠视它们的存在。此刻,在山里,我盯着那些铺满石头、长满树千的苔米花,小小的,绿色的,连片的,分不清彼此,却都是一派生机盎然。(9)说是苔花如米小,也没有种子,可是它们一样是子孙满堂,处处青苔处处花。清代散文家袁枚,不知在什么情景之下,兴致盎然地赋了一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前两句,说的是苔花这种植物,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后两句,笔锋一转,自然就有了励志的范儿,犹如米粒一样渺小的苔藓,像牡丹一样努力地盛开着。(10)丹富责,自不用说,花瓣层层,堆叠如云,乃是花中之王;梅花孤傲,冰骨玉肌香魂一缕,傲雪盛开;兰花清幽,有花中君子的美名,守得寂寞,享得孤单,淡定雅致这世间,还有很多花儿,比如玫瑰的幽香,菊花的淡定,,好看的花儿比比皆是,苔花算什么呢?它能算是花吗?卑微到尘埃里,花小如米粒,生活在溪旁、路边不起眼的地方,时常静默,无人问津,就连山间中一朵小野花的命运都会比它出彩。(11)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选择的。花有花语,人有人言,这花儿其实也和人一样。不管境遇多么糟糕,不管命运多么不公,努力地盛开,全力以赴地去活,存在过,努力过,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12)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难道我还不如一朵小小的苔米花吗?活得开心、快乐、尽情,才是最重要的事。(13)站在清幽的山里,闭上眼睛,在这天然的氧吧里,深深地吸一口气,悠然,怡然。(14)听说半山腰上有一座庙宇,偶有人来。有苔米花在庙宇的背阴处,向阴而生。(15)向阴而生,这是它的命,也是它不能选择的选择。12 . 阅读全文,说一说苔花具有怎样的特点。13 . 选文第9段引用清代散文家袁枚的诗,有什么作用?14 . 根据文意,在第10段中的横线上填写两个恰当的句子。15 . 结合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释)(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相当于随行秘书。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君与家君期日中 相委而去 及事讫 须期乃入17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止于野亭其一犬坐于前B计日告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D去后乃至屠乃奔倚其下18 . 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其为人若此。19 . 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三处)。行 部 既 还 先 期 一 日 伋 为 违 信 于 诸 儿 遂 止 于 野 亭20 .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六、句子默写21 . 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4)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纷纷暮雪下辕门,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7)_,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孟子鱼我所欲也)(9)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七、作文22 . 题目:其实我明白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基础知识综合1、四、现代文阅读1、2、3、五、对比阅读1、六、句子默写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