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7175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七上滨州月考)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打制石器 钻孔石斧 鱼纹彩陶盆 稻谷遗存A . B . C . D . 2. (2分) (2017七上江海期中) 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 A .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 . 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C . 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D . 他们用使用弓箭3. (2分) (2017黑龙江模拟) 1929年冬天,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个头盖骨化石,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过着群居生活,能使用天然火。由此断定他们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丁村人4. (2分) (2017七上洛江期中) 下图中的建筑复原图最有可能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原始居民D . 半坡原始居民5. (2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吃水不忘挖井人”,最早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6. (2分) 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 . 半坡聚落遗址B . 山顶洞人遗址C . 大汶口遗址D . 河姆渡聚落遗址7. (2分) (2015七上务川期末) 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A .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 .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 .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 . 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8. (2分) (2016七上滨州期中)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A . 炎帝B . 黄帝C . 禹D . 舜9. (2分) (2017七上太康月考)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材料中“平定蚩尤乱”的点是( ) A . 牧野B . 开封C . 涿鹿D . 元谋10. (2分) 你知道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是(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B . 华夏族是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C .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 .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11. (2分) (2016七上东莞期中) 以下对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重要人物和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嫘祖养蚕缫丝B . 半坡人种植水稻C . 大禹治理黄河D . 尧舜推行禅让12. (2分) (2017七上山西月考) 在“北京周口店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瘦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是( ) A . 石制工具B . 铁制工具C . 棍棒D . 硬质土块13. (2分)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 . 分封制B . 王位世袭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14. (2分) (2017七上太康月考) 尚父是武王伐商的有功之臣,西周建立后成为一名诸侯,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是( ) A . 众臣推举B . 自己任命C . 考试获得D . 周王分封15. (2分) (2017无锡) 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A . 黄帝B . 舜C . 禹D . 启16. (2分) (2017七上临沂月考) 下列关于下图文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它体现了我国当时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B . 它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典型风格C . 它因其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D . 它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17. (2分) 1986年在北京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内部有铭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这件青铜器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郡县制C . 分封制D . 井田制18. (2分) (2016七上长泰期中)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小篆D . 隶书19.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商代青铜器中,有很多大型鼎器,此类器物的是用来( ) A . 盛酒B . 煮饭C . 装饰D . 祭祀20. (2分) (2019七上成武期末) 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两大矛盾,据此回答: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 分封制和郡县制B . 宗法制和郡县制C .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 .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1. (2分) (2016七上宿迁月考) 黄河流域第一个国家是谁建立的( )A . 尧B . 舜C . 禹D . 启22. (2分) (2019七上临潼月考)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 .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B .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 .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3. (2分) (2017七上高邮期中) 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24. (2分) (2016七上西藏期中) 把北京人使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的时代称为( )A . 铜器时代B . 新石器时代C . 旧石器时代D . 铁器时代25. (2分) 4月21日,农历三月初三,乙未年中华人文初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 . 炎帝B . 黄帝C . 尧D . 舜26. (2分) (2017七上常熟期中)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A . 舜传位于禹B . 启继承父位C . 秦始皇统一六国D . 汉武帝大一统27. (2分) 甲骨文一般刻写在哪里( )A . 龟甲或兽骨上B . 青铜器上C . 竹简上D . 纸上28. (2分)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 )A . 北京人B . 半坡人C . 元谋人D . 河姆渡人29. (2分) (2017嘉禾模拟) 四羊方尊发现于( )A . 湖南澧县B . 湖南龙山县C . 湖南宁乡县D . 湖南长沙县30.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下列哪个政权定都于镐(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6分)31. (20分) (2017七上邵阳期中)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探寻。材料一:某远古人类信息: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它们的出现,是一次农业生产工具和动力的革命。材料三:商朝前期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亳,统治才稳定下来。此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远古人类是什么人?他们在生产活动中主要使用了什么劳动工具? (2) 材料二中“它们的出现”具体是指什么? (3) 材料三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4) 你发现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历史、学习历史? 32. (10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商朝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代表了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商朝的青铜器成就反映了商朝雄厚的国力和灿烂辉煌的文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 依据材料,指出代表商朝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是什么?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3. (20分) (2017七上宣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摘自史记(1) 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 (2) 根据材料,简述当时的政治局势。 (3) 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哪一年?洛邑是今天什么地方? (4) 平王为什么辟(避)戎寇? 34. (16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选自礼记礼运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意思:西周初年分封71个诸侯国,来治理国家)荀子(1) 材料一实际上介绍了我国古代两种制度的更替。结合所学知识,填写A、B两处制度的名称。 A_;B_(2) 与材料二中“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什么?其短期和长期影响分别如何? (3) 战国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理,秦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变化有何认识?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6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