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同步检测(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6178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同步检测(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同步检测(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同步检测(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同步检测(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现在很多公交车上都用上了“非接触式”IC卡,人们上车后用刷卡代替买票,方便了乘客。这种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你知道电磁感应现象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最早发现的吗( )A . 意大利B . 美国C . 德国D . 英国2. (2分)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 A . 蒸汽时代B . 电气时代C . 原子能时代D . 计算机时代3. (2分)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 A . 改变了生产方式B . 提高了运输能力C . 促进了城市发展D . 加剧了环境污染4. (2分)“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这位发明家是( )A . 贝芬B . 爱迪生C . 瓦特D . 玻利瓦尔5. (2分)1825年9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如图)正式试车。为该车提供动力的是( )A . 发电机B . 蒸汽机C . 电动机D . 内燃机6. (2分)观察下侧图表,其中丙国是( )A . 英国B . 法国C . 俄国D . 德国7. (2分)恩格斯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这一现象出现在( )A . “蒸汽时代”到来后B . 新航路开辟后C . “电气时代”到来后D . 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8. (2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 . 飞机的发明B . 电动机的发明C . 内燃机的创制D . 电报的发明9. (2分)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 亨利福特发明第一辆汽车B . 贝尔发明电话C . 狄塞尔创制柴油机D .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波10. (2分)“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该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 . 蒸汽时代B . 电气时代C . 钢铁时代D . 网络时代11. (2分)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场“历史性变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B . 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C .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 . 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日趋激烈12. (2分)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A .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 .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C . 二战后,西方经济出现“黄金时代”,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D .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13. (2分)下列四幅图中,哪项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 ) A . B . C . D . 14. (2分)往2018年7月南非金砖国家峰会上,习近平指出,18世纪以来三次科技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轨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史蒂芬森设计的新机车拖着车厢载着乘客正式试车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 ) A . 铁器时代B . 电气时代C . 信息时代D . 铁路时代15. (2分)19世纪初,他发明的交通工具使得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缩短了海陆之间的距离,尤其是缩短了欧美大陆间的距离。这个人是( ) A . 莱特兄弟B . 瓦特C . 哈格里夫斯D . 富尔顿16. (2分)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里所说的“新的革命”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B .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 . 电力开始得到广泛应用D . 重大发明源于实践17. (2分)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关于中国近代交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 .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火车传入中国B . 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C . 滇越铁路开通后,从上海到昆明全程只需要短短的几天D . 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8. (2分)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的论述错误的是( )A . 英国人为前两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B . 美国人在后两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世界。C . 三次科技革命后,都产生了新的世界经济中心D . 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新能源的产生19. (2分)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老师引用了这两幅图片(如下图),是为了说明( )A .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B . 唐僧与爱迪生都很爱惜飞蛾善待生命C . 爱迪生拯救的飞蛾比唐僧要多得很多D . 在围绕电的发明上爱迪生的贡献很大20. (2分)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加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 棉纺织业实行机械化B . 工厂制度的建立C .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D .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二、 综合题 (共6题;共86分)21. (10分)小明在学过英国的发展历程后,以英国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为主题举办了一次人物图片展,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了解英国的发展,请你结合这些图片,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图片收集】(1)请分别指出三幅图片中的杰出人物。他们分别与英国发展史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从这些人物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22. (20分)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23. (30分)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什么战争?(2)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能源技术分别有哪些?(3)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网络购物”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4)1970年4月,中国取得的哪一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从此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行列?(5)为了更好的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6)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24. (4分)船,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更多的历史。(1)873年,北洋大臣_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2)1917年10月24日晚,“_”巡洋舰向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了最后攻击的炮声,宣告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历尽艰辛,完成了人类首次_。(4)美国著名工程师_制造的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于1803年在法国的塞纳河试航成功。25. (12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_ _(2)民主与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分别是_、_,拿破仑上台后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颁布了_(3)这一时期欧美各国革命中通过的法律文件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26. (10分)如图所示(1)写出图一图二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其发明者。(2)写出这两种交通工具发明的意义。三、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83分)27. (20分)阅读材料: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科技、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所发生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请举出两例这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新发明。 (3)材料二描述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跨进了什么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8.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英国为例,生铁产量1740年为1.7万吨,1800年增至25万吨;棉花加工量1764年380万磅,1789年增至3240万磅。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材料三: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工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恩格斯(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正在经历一场什么变革? (2)材料二表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这场变革对发展英国资本主义有什么意义? (4)根据材料三分析这场变革对社会阶级关系带来的影响。 29. (23分)历史视角“蒸汽时代”的到来。某校九(1)班出了一期以工业革命为主题的板报。试结合板报的部分内容,探讨相关问题。材料:【引发思考】拥挤的房子和工厂(1)经过全体同学投票,以下三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工业革命的“发明之星”。请填写完整。入选发明发明之星获选理由珍妮纺纱机哈哥里夫斯_改良蒸汽机瓦特_火车机车_铁路交通迅速发展起来(2)结合“获选理由”,说说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认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3)根据以下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4)依据材料,你认为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30. (20分)近代世界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世界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九年级某班同学以“交融与联系”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结束孤立】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行销世界】材料三:19世纪中期英国贸易图【对峙发展】材料四: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等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叶江大变局(1)材料一、二中关于“世界历史”开端的两种观点,所学教材支持哪一个? (2)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其哪一行业的发展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英国从北美进口棉花对东方国家出口大量纺织品分别给这些地区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冷战与两极格局对峙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整体交融与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在当今世界交融与联系日益密切的趋势下我国应如何应对?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6题;共86分)21-1、21-2、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23-6、24-1、24-2、24-3、24-4、25-1、25-2、25-3、26-1、26-2、三、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83分)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29-4、29-5、30-1、30-2、30-3、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