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6038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沪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沪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 . 杨坚B . 杨广C . 李渊D . 王莽2. (2分)某同学举办“中国盛唐气象主题内容展览。下列内容可以入选 “盛唐气象”的是( )曲辕犁和筒车 唐三彩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A . B . C . D . 3. (2分)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 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B . 开凿了大运河C . 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行省制度D . 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4. (2分)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 )A . 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B . 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C .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D . 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5. (2分)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 进士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 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A . B . C . D . 6. (2分)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特点是( )A . 以诗词为主要自容B . 八股取士C . 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D . 答卷的文体不拘一格7. (2分)隋唐时期,青年李静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唐太宗D . 武则天8. (2分)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 . 王小二B . 黄巢C . 李密D . 翟让9. (2分)唐朝时,我国文化辉煌,名人辈出。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 . 唐太宗任用姚崇等贤臣为相B . 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C . 玄奘游学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D . 鉴真东渡日本,创制日本文字10. (2分)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赞誉的大臣是( ) A . 魏征B . 长孙无忌C . 房玄龄D . 杜如晦11. (2分)唐太宗认为,隋朝之所以覆亡,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因此,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唐太宗的做法说明他 ( )A . 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B . 认为崇尚节俭便可巩固统治C .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 .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重要性12. (2分)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A . 文景之治B . 贞观之治C . 开元盛世D . 开皇之治13. (2分)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的正确结论是( )A . 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B . 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C . 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D . 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14. (2分)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扬州高僧是( )A . 鉴真和尚B . 高僧玄奘C . 阿倍仲麻吕D . 马可 波罗15. (2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 武则天B . 慈禧太后C . 西太后D . 宋庆龄16. (2分)唐朝时期,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 . 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 . 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 . 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D . 唐朝一些皇帝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17. (2分)隋唐对外交往活跃,交往的范围包括( )非洲 亚洲 欧洲 美洲A . B . C . D . 18. (2分)下列有关唐朝民族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B .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C .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D . “羁縻州”体现“一国两制”的精神19. (2分)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 . 发明了印刷术B . 改进了造纸术C . 发明了火药D . 制成了罗盘针20. (2分)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风淳朴厚重真实,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 )A . 李白B . 白居易C . 杜甫D . 李清照21. (2分)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 .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 .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22. (2分)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你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 ) A . 顾恺之B . 吴道子C . 张择端D . 赵孟頫23. (2分)唐玄宗统治前期,“公私仓廪俱丰实”;唐玄宗统治后期,“国破山河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 A . 隋末农民大起义B . 玄武门之变C . 安史之乱D . 黄巢起义24. (2分)某同学搜集了“开皇之治”“大运河的开通”“曲辕犁的发明”“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弈棋等活动”“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5. (2分)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 A . 藩镇割据B . 君弱臣强C . 重文轻武D . 重武轻文26. (2分)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 . 赵匡胤B . 耶律阿保机C . 完颜阿骨打D . 元昊27. (2分)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A . 中外交往B . 民族团结C . 国家统一D . 文化交融28. (2分)两宋时期,农具和耕作技术都有了显著发展,宋代发明的新的农具有( )A . 曲辕犁B . 筒车C . 秧马D . 水排29. (2分)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 . 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C . 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D . 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30. (2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 开凿运河B . 安史之乱C . 藩镇割据D . 宦官专权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90分)31.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拔制度。这种制度定期举行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卷材料二: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材料三: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视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1)请写出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及的“中国定期考试选拔的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比赛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朝实行科举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促进了唐朝哪种文学形式的繁荣?请写出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两位。3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郭沫若诗(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2)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鉴真的贡献有哪些?33. (25分)根据图片和材料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材料一:图一中的他在12年里,经历5次东渡失败,双目失明,终于在753年第6次东渡成功,弘扬中华文化。材料二:如图二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只身一人西行取经,他历尽千难万险,取得真经,其间历时17年,行程5万华里。(1)说出图中两个历史人物是谁?材料中分别讲述的是唐朝中的哪两件大事?(2)这两个历史人物都在某些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说说哪些是他们共同的贡献?(3)由这两件事情可知,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4)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34. (20分)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1)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 (2)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3)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4)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5)唐代文明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也丰富了自己。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90分)31-1、31-2、31-3、32-1、32-2、33-1、33-2、33-3、33-4、34-1、34-2、34-3、34-4、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