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银行卡现状调查分析及联网联合发展之思考.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8549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市银行卡现状调查分析及联网联合发展之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市银行卡现状调查分析及联网联合发展之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调研报告 对市银行卡现状调查分析及联网联合发展之思考 银行卡业务的联网通用、联合发展,对改善我国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银行卡业务的更快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由于银行卡受理环境总体规模较小,消费观念滞后,网络等技术条件落后,商户企业规模偏小,银行卡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抓住当前银行卡联网联合这个契机,加快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拓展银行卡的功能和业务范围,克服中小城市本身存在的不利因素,就是当务之急。围绕这个主题,我们最近对新余市银行卡业务现状及联网联合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一、银行卡业务现状新余是江西中部的一个地级市,总人口108万,城区人口30万。全市银行卡业务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到XX年3月底,共有发卡机构6家,累计发卡总量284857张,其中借记卡271149张,贷记卡(包括准贷记卡)13666张,国际信用卡44张;银行卡账户人民币存款余额57557万元,特约商户247户;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15台,销售终端机(pos)225台。XX年一季度全市卡交易笔数33.2万笔,交易金额238481万元,其中卡消费笔数5600笔,卡消费金额1406万元,占总交易额的0.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全市人均持卡量不到0.3张,城区人均持卡量不到1张。从上述可以看出,新余市的银行卡业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全国经济发达城市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卡品种方面,全市形成了以借记卡为主(95%)、以贷记卡(5%)为辅,品种较齐全的银行卡系列。随着中国加入wto和银行竞争的加剧,各行均将发展银行卡业务作为发展个人银行,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益的重要措施,纷纷推出自己“家族”品牌的系列卡,如牡丹卡系列、金穗卡系列、长城卡系列、龙卡系列和太平洋卡系列及一卡通。在卡功能方面,各行在不断开发品种、创建品牌的过程中依托着科技进步和用卡环境的改善,特别是随着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纷纷推出,不断创新和细化着与持卡人生活更加贴近的功能,如ip电话功能,预定酒店、高速交费、彩票投注、医疗挂号功能等,卡功能逐步向着特色化、多元化、层次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在联网联合方面,到XX年3月底,全市各发卡行都已基本按银行卡联网联合的要求完成了自身的网络、软件和各种终端机具的升级改造等工作,全市的atm机都已实现了跨行、跨地区交易,预计今年底可全面实现银行卡跨行、跨地区的联网通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用卡意识不尽人意。全市卡消费量仅占交易总额的0.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方便程度与人们的需求有距离,很多消费者认为,“记密码麻烦”,“机械故障较多”,“刷卡没有现金省事”等;第二是传统的“银货两讫”观念还严重制约着信用卡的发展,交易笔数不多,但平均单笔交易额很大(平均每笔交易额为7226元),这说明持卡交易的仅局限于一些特殊的大额消费者,普通消费者的小额消费刷卡率不高,同时也说明存在大量的“睡眠卡”,有很大一部分人把银行卡仅当作存取款和代发工资的工具。(二)受理环境令人堪忧。商户因不能立即通过受理银行卡获得销售收入的增长,反而要支出回佣成本,严重影响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各行发展的特约商户不断萎缩,商场内摆放的pos机大都被束之高阁,甚至拒绝接受刷卡。全市200多台pos机正常使用的不到10%,一些特殊行业和企业宁可每天搬上几箱的硬币来回折腾,却对使用现代电子货币丝毫不感兴趣。(三)服务功能严重滞后。卡品种比例失衡,信用卡发展严重落后,卡消费信贷功能开发不足,透支少(今年1季度全市信用卡人民币透支余额仅为296万),分期付款消费少,创利潜力挖掘不够;大宗消费如购车、购房、旅游、购机票等方面卡支付方式受限,传统的现金交易和转帐交易仍占优势;网上银行的卡业务功能受限,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和支付网关的统一性制约着网上卡功能的发挥;细化服务和贴身服务少,一些免费的信息服务和旨在与持卡人建立起紧密和稳定关系的服务少;帐户的整合功能和高级卡向低级卡的涵盖功能差,有的发卡行同品牌的卡品种很多,持卡人由于不同需要同时持有同一品牌的几张卡,给持卡人带来不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