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4813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闽南佛学院讲师 法缘中国禅宗在唐末五代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禅宗在唐末五代逐渐繁兴的过程中也分化为诸多派系,即分化为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之五家禅。在这五家禅中法眼宗是成立最晚的一个宗派,但也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个派系。此宗系雪峰义存(822908)玄沙师备(835908)罗汉桂琛(867928)法眼文益(885958)正式成立宗派,文益之后传天台德韶(891972)永明延寿(905975)。法眼宗到了永明延寿时在南唐吴越国盛极一时。永明延寿是法眼宗著名的禅僧,他在继承禅宗的“以心傳心、见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自修自悟等思想的基礎上,广泛吸收华严宗和其他宗派的心性思想而建立自己的“一心”,延寿立“一心为宗”调汇融合佛教各宗,将佛教一切经教纳入一心,会通禅教,提倡禅教一致,而且又以净土融合于禅,倡禅净双修,其本人也是身体力行,持戒清严,行道念佛,“日课一百八,未尝暂废。” 宋志磐:佛祖统记卷26,大正藏第49册,第264下。以下简称佛祖统记。延寿大师集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宗师与净土宗六祖为一身,在当时威望极高,受到吴越王钱氏政权的优遇和支持,使得法眼宗于五代宋初时期于南方显赫一时,达到鼎盛。延寿所倡导的禅教一致、禅净双修等充满融汇、调合的思想理念,对后世佛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宋明以降佛教的基本格局,永明延寿诚继六祖慧能之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也”! 雍正御制妙圆正修智觉禅师万善同归集序,乾隆大藏经第141册,第357页。一、永明延寿生平及其著作永明延寿,俗姓王,字冲元,本是江苏丹阳人,后迁居浙江余杭(今浙江杭州),自幼信佛,聪颖好学,十六岁时作齐天赋,献给吴越王,受到钱王的赞赏。年二十八担任吴越国华亭镇将,负责督纳军需。因擅自动用库钱购买动物放生,被判处死罪,押赴市曹处斩之际。吴越王元瓘(按:933941在位)使人视之曰:“色变则斩,不变则舍之。” 佛祖统记卷26,大正藏第49册,第264下。已而色不变,延寿面对死刑,镇静自若,毫无惧色。遂赦免其罪,听令出家,礼当时居明州四明山(今浙江鄞县境内)龙册寺翠岩令参禅师剃度为僧。延寿出家后非常用功修行,“执劳供众,都忘身宰”、“衣不缯纩,食不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26,大正藏第51册,第421下。在龙册寺住了一些时间后,延寿便拜辞令参禅师,出外参学。初于天台山天柱峰下习定九旬,于其间闻法眼宗文益之弟子天台德韶禅师之名,前往参扣,一见而深器之,密授玄旨,成为禅门法眼宗的第三代传人。 同上。延寿居天台山时,还常在国清寺里,结坛修习法华忏,后来又往天柱峰诵法华经三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 住持奉化雪窦寺,“除诲人之外,常于瀑布前坐讽禅默。”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28大宋钱塘永明寺延寿传,大正藏第50册,第877中。由是学侣云集,声名大振。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忠懿王下诏邀请延寿大师往杭州,主持复兴灵隐寺的工作,梵刹因之得以中兴。一年之后,又迁往邻近的慧日山永明寺(即今净慈寺)担任第二代住持,从其教者,有两千余人之多。忠懿王仰其德行赐“智觉禅师”之号, 佛祖统记卷26,大正藏第49册,第264下。延寿大师在永明寺一住就达十五年之久,后人据此称其为“永明延寿”。在北宋开宝七年(970),大师又入天台山度戒众约万余人。同年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创建六和塔。于开宝八年(975)示寂,年七十二岁。延寿大师一生著述颇丰,尤以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影响最大。另有注心赋四卷、唯心决、定慧相资歌、神栖安养赋、警世、观心玄枢各一卷,以及大量诗偈赋颂等。大师之著作其理高远,其论雄健,以折中融合为特色。法眼宗虽于宋代中叶逐渐衰微,但延寿之巨著却流传千古,甚至远播海外。据载,高丽国光宗大成王“览师言教(按:宗镜录),遣使斋书,叙弟子礼,奉金镂袈裟,紫金素珠,金澡罐等,彼国僧三十人,亲承印记,归国各化一方”, 宋惠洪:禅林僧宝传卷9,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0套第3册,第240页。于是法眼一宗大行于海外。延寿之禅风,不仅继承了六祖慧能、圭峰宗密、清凉文益、天台德韶之优良传统,而且有所发展,其突出特点就是:会通禅教、融净入禅、综合折中。 二、永明延寿之禅法思想永明延寿之禅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会通禅教,主张禅教一致。他在继承禅宗“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自修自悟等思想的基礎上,广泛吸收华严宗和其他宗派的心性思想而建立自己的“一心”,其目的就是以禅宗的一心去融合佛教各个宗派,以一心去统摄佛教一切经教。所以他在其所编撰的宗镜录自序中称“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7上。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正是延寿一生弘扬的根本思想。他的其它著述,基本上还是为了进一步阐述一心为宗的思想。这“一心”可谓“深心妙用”,从总体上讲,既契合达摩“以心传心,见性成佛”众生心性之旨,又不违法眼一系贵在圆融之风。1、 举一心为宗,对心性的重视。延寿思想的根本既是“立一心为宗”,因此他对心性非常的重视。他在宗镜录自序中说:此识此心,唯尊唯胜。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归;唯胜者,信解证入之所趣。诸贤依之而解释,论起千章;众圣体之以弘宣,谈成四辩。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6下。延寿这是认为此“心”乃是十方诸佛之所证,也是一代时教之所诠,乃至是教理行果之所归,信解证入之所趣,一切诸圣贤所有言论无非是在解释“一心”,上来诸祖师大德也是依“一心”而有所证,并弘扬此“一心”法,所以此“一心”实在是最尊最胜。据此延寿认为大乘经典,千经万论无不是在说“一心”法。在宗镜录卷二十五中他说,妙法莲华经,妙法即是绝待真心称之曰妙,莲花出水无著,即喻心性随流堕凡而不染垢。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55页下。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者,是一心所证法;佛华严者,是一心能证之人。摄所归能,人法冥合,皆是一心。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56页中。名维摩经,其旨在于阐明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此心弗澄而自清,弗磨而自莹,处凡而不垢,在圣而不净,故云自性清净。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56页下。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以金刚喻本心不动,以不动之本心,则能了悟般若真智,而达涅槃彼岸。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57页下。总之,大乘之经,千途异说,随顺机宜,但无不指归一心法。所以“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之根本,入道要门。此心门者,三世之佛祖,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者,一心是。”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6页上。“诸祖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6页上。延寿在这里无非是强调一心乃是诸佛之心要,是一切大乘经典的根本,是众圣解脱之门,可见“一心”之重要,在万善同归集卷上他还说: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以境界净治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8中。据以上可知,“心”是延寿哲学上的本体、核心,也是实现其超越追求的终极关怀。在他的观念里,一切佛法终不离心,甚至所有凡圣事理、善恶诸行,均归于心。延寿正是在心的本体上统摄事理、善恶、凡圣,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整合禅教、禅净、性相等。 那么延寿所谓“一心”到底具有怎样的含义呢?在他的著作中有较为集中的论述,如宗镜录卷二中说:何谓一心?谓真妄染净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5页中。 如来藏者,即一心之异名。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5页中。 从无始来,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谓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如实了知义、本性清净心义、常乐我净义、寂静不变自在义、非同非异,不思议佛法,无有断绝,依此义故名如来藏,亦名法身。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5页上。今依先德,约相分别,心略有五义:一、远离所取差别之相;二、解脱能取分别之执;三、遍三际无所不等;四、等虚空界无所不遍;五、不堕有无一异等边,超心行处,过言语道。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6页下。一心之体,本来寂灭,不可以有无处所穷其幽迹,不可以识智诠量,谈其妙体,唯有入者,只在心知。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6页下。如大涅槃经云:师子吼者,是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云: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6页中。由以上这些引文来看,延寿所谓“一心”,是指宇宙诸法的本来性体,是世界之本源。也即是禅宗所常说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名为佛性,一切众生皆具有此佛性,皆可以成佛。也名为法身、真如、本性。从无始来,真如本性具足一切功德,心体本来寂灭,不可言说,不可思虑,唯证乃知。延寿在宗镜录的序中还说此“心”是本来清净,空寂无相的,一切众生都具有此心,但众生之心性因受“无明贪爱”掩覆,而轮回于三界生死之中。然而人们如能“反境观心”,体悟本有的清净真心,便可达到觉悟解脱。 参见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5页下。可见延寿在这里所表达的心性之意与达摩在二入四行论中所说的“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伪归真,凝住壁观,就可以达到“无自无他,凡圣等一”,“与理冥符”,“寂然无为”的境界。 参见陈正译椎名宏雄天顺本菩提达摩四行论,中国禅学第二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版,第20页。乃至与慧能所说的“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 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1页。“识自本心,是见本性” 同上,第18页。如出一辙,无非是在表达禅宗一向所强调的“自性清净”,但为客尘妄想所污染,不能显了,如果能识自本心,“自修自悟”,便可以见自本性的禅法思想。所以延寿说他这一观心见性的道理,正所謂:“穷心之旨,达识之诠,言约义丰,文质理诣”,是“曹溪一味之旨,诸祖同传;鹄林(按:佛陀逝世于娑罗双树林称鹄林)不二之宗,群经共述,可谓万善之渊府,众哲之玄源。” 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6页中。 延寿在宗镜录中还引用大乘起信论中“一心开二门”的观点来说明一心。在宗镜录卷三,延寿引古德广释一心说:望一如來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谓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转,平等一味,性无差別。众生即涅槃,不待灭也。凡夫弥勒同一际也。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谓随熏转动,成于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 宗镜录卷3,大正藏第48册,第434页下435页上。延寿引用大乘起信论中“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其目的在于说明真心和妄心从根本上说是不二的,妄不过是依真而起,两者相即不二。真妄既然不二,延寿据此进一步认为心佛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宗镜录卷五他说:此一心常具真如、生灭二门。又真妄各有二义:一、真有不变随缘二义;二、妄有体空成事二义。谓由真不变,故妄体空,为真如门;由真随缘,故妄识成事,为生灭门。以生灭即真如故,诸经说无佛无众生,本来涅盘,常寂灭相。又以真如即生灭故,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号曰众生。既知迷悟、凡圣在生灭门,今於此门,具彰凡圣二相。 宗镜录卷5,大正藏第48册,第442页下。这就是说,妄不离于真,依真而起,真妄一体不二,故心佛不二,即众生是佛。因此“若頓见真性,即一念成佛。” 宗镜录卷17,大正藏第48册,第504页下。延寿这里是在发挥禅宗“即众生是佛”、“即心是佛”的观点。 延寿还利用华严宗的理事圆融等理论来解释一心,建立“一心为宗”的宗旨。延寿在他的宗镜录等著作中大量引用华严宗的典籍,包括华严经以及法顺、智俨、法藏、李通玄、澄观、宗密等人的著作,如唐法藏华严探玄記、华严经指归、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策林;澄观华严经疏(清涼疏)、华严经疏隨疏演义钞(华严演义)、华严法界玄镜;李通玄新华严经论(华严论、李长者论)等。延寿吸收了华严宗将法界的总体直接解释为“一心”、“心体”、“心性”的观点认为“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56页下。,所以法界的总体意义就是“心”、“一心”或“真心”。他还发挥华严宗的理事圆融、法界缘起等理论,来论述“一心”。在宗镜录卷十二中他说: 以理在一为內,在多为外,事亦以一为內,以多为外,何故如是,一多內外相遍相在而无障碍,唯是一心圆融故,寄理事以彰之,以体寂边,目之为理,以用动边,目之为事,以理是心之性,以事是心之相,性相俱心,所以一切无碍。如上无边分限差別之事,唯以一理性熔融,自然大小相含,一多即入,如金铸十法界像,若消熔則无异相,如和融但是一金,以理性为洪炉,熔万事为大冶,则销和万法,同会一真。 宗镜录卷12,大正藏第48册,第482页下。延寿这是认为理事具是一心,理是心之性,事是心之相,在一心中具足理事,理事不二,性相不二,所以一切无边分限差别之事,它们彼此之间都相遍相在,圆融无碍,正所谓大小相容,一多相即,重重无尽。在万善同归集卷上,延寿还进一步强调理事是圆融不二的。他说:若论理事,幽旨难明,细而推之,非一非异。是以性实之理,相虚之事,力用交彻,舒卷同时,体全遍而不差,迹能所而似别。事因理立,不隐理而成事;理因事彰,不坏事而显理。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8页中。这里延寿认为理事非一非异,两者力用交彻,舒卷同时,相即不二。为了说明理事的关系延寿还将理比喻成是水,事比喻成是波,来说明理事圆融之理,他说:“当知离理无事,全水是波,离事无理,全波是水。”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8页中。这就是说,理事是一体不二的,两者犹如波和水,不可分离。因此不可执理废事,也不可以执事废理,他认为“若离事而推理,堕声闻之愚,若离理而行事,同凡夫之执”,只有菩萨通达理事不二之理,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涉有而不乖空,依实际而起化门,履真而不阂俗,常然智炬,不昧心光,云布慈门,波腾行海,遂得同尘无阂,自在随缘,一切施为,无非佛事。”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8页中。由此,理事无碍,而又具在一心中,“是以离自心源,更无别体,故知一切归心。” 宗镜录卷37,大正藏第48册,第634页上。延寿通过理事关系的论证,认为“总该万有,即是一心,” 宗镜录卷37,大正藏第48册,第635页下。“一心即万法,万法即一心”。 注心赋卷3,乾隆大藏经第141册,第516页。此一心即是真如、法性、理事、法界等。此真如心的本体是空寂清净的,正所谓“处染不垢,修治不净”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7页下。是“不变”的,但它“不守自性”,在受到“无明”烦恼影响时而“随缘”显现并发生作用,变现万事万物。随染缘、净缘便显现出“迷、悟”的不同的境界,或为六道中的“六凡”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天、人,或为“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佛。若按照华严宗的心性论来表示,真如是心之性,是理的范畴;随缘发生作用之心是相,它与随缘变现的万有皆属“事”的范畴。理事之间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所以延寿在宗镜录卷二中说:此一心法,理事圆备,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宝藏、万行原,以一切法界十方诸佛诸大菩萨缘觉声闻一切众生皆同此心。是以若了自心顿成佛慧,可谓会百川为一湿,抟众尘为一丸,融钚钏为一金,变酥酪为一味,如华严经颂云:不能了自心,焉能知佛慧。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4页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心圆含万有,理事具备,所以万法即是一心,一心即是万法,所以一切万法彼此之间,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以有情世界来说,凡与圣,众生与佛,此岸与彼岸,烦恼与菩提,无一不是相即圆融。延寿据此认为凡圣一如,即心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他在宗镜录卷十三说:“如上微细剖析理事根源,方见全佛之众生,惺惺不昧,全众生之佛,历历无疑,悟本而似达家乡,得用而如亲手足。” 宗镜录卷13,大正藏第48册,第485页下。意思是说,以上通过详细剖析理事无碍圆融即是一心,就可知即心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此应返本还源,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既然即心即佛所以延寿反对人向外驰求,他认为如果不能了自心即佛,具足万有,而向外驰求,就是心外妄计,无路成佛。在宗镜录卷二中他说:“所言正法者,即第一义心也,心外妄计,理外别求皆堕边邪,迷於正见,所以得为如来正眼,摄尽十方之际,照穷法界之边,总归一心,是名摄受正法。”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560页中。又说:“是以若於外别求,从他妄学者,犹如钻冰觅火,压沙出油,以冰砂非油火之正因,欲求济用,徒劳功力。”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5页中。延寿于此还是在继续发挥禅宗即心即佛,自悟自修,注重心性解脱,等禅法理念。所以延寿在注心赋卷一說:“禅宗门下,从上已來,但了即心是佛,便入祖位,即坐道场。但信之,凡圣不隔一念;若不信,天地悬殊。” 注心赋卷1,乾隆大藏经第141册,第460页。在宗镜录中延寿还一再表示自己是奉禅宗为基本宗旨,他在介绍奉菩提达摩为祖师的禅宗宗旨时说: 西天释迦文佛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此土初祖达磨大师云: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则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传,传此心。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7中417下。 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宗镜录卷3,大正藏第48册,第431页下。 释迦文佛,开众生心,成佛知见。达磨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宗镜录卷13,大正藏第48册,第488页下。 若能直了自心,即是单刀直入,最为省要。以一解千从,摄法无馀故,亦是教外别传,离此别无奇特。 宗镜录卷41,大正藏第48册,第660页中。有关这样的话语在延寿的著作中俯拾皆是,禅宗毕竟所标榜的是“以心传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注重自修自悟,心性解脱的,延寿作为法眼宗禅僧,其禅法思想在大体上是不会超过这个范围。当然他在继承禅宗传统的同时,也有所发展。即是在他的著作中广泛吸收华严宗等其他宗派心性论的思想来论述一心,不过延寿这样的目的是在于为理事双修、禅教会通、禅净双修等提供理论依据。2、 会通禅教,倡禅教一致永明延寿的禅法思想虽然继承了达摩以来“以心传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但又随应时代,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于一心的基础上折中法相、华严、天台,三论等宗派以融合于禅,会通禅教,提倡禅教一致。永明延寿的禅教一致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巨著宗镜录中,宗镜录的产生适应了佛教发展的需要。禅宗发展至五代,其弊端已充分显现。在延寿生活的时代,不少禅僧将禅宗与注重经论的宗派对立起来,认为阅读佛经和从事其他修行有碍于达到“见性”、“明心”,因此他们“毁金口所说之正典,拨圆因助道之修行。”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60页中。对于佛所说的经典视而不见,故“暗于明相,一句不识”。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60页中。延寿认为这些人是发“狂慧而守痴禅,迷方便而违宗旨。”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60页中。这些人“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门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鹿作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 宗镜录卷25,大正藏第48册,第560页中。面对当时宗门种种弊端,延寿深感不安,所以他要予以补救,补救的首要措施就是改禅教的分离为禅教的一致、统一。其实主张禅教一致并非始于延寿,唐代的宗密就曾明确的提出禅教一致的思想。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 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第48册,第397页中。主张禅教会通,调和禅宗和其他教派。延寿继承了宗密禅教会通的思想,提倡禅教一致,他说:“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7页下。认为参禅与研习经典应该是相辅相成。他还说:“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7页上。在他看来,禅宗的本意并非排斥经教,后世禅者,以极端的态度对待经教,实际上违背了祖师的思想。在宗镜录卷首他又说:“从上非是一向不许看教,恐虑不详佛语,随文生解,失於佛意,以负初心,或若因诠得旨,不作心境对治,直了佛心,又有何过?”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418页上。意思是说历代“宗门”祖师并非“一向不许看教”,只是担心有人对“佛语”(佛经)含义不理解,“随文生解”错解了佛意,“以负初心”,所以才特别强调“直了佛心”,然而并非反对人们读经看教。所以延寿接下来又举石头希迁的弟子药山惟俨“一生看大涅槃经,手不释卷”;又举禅宗所奉西天二十八祖以下至中土六代祖师,乃至证洪州马祖、南阳慧忠、鹅湖大义、思空山本净等人为例,指出他们都“博通经论,圆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诚证,终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陈。”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418页中。这是说他们这些人并不排斥经教,而且在向弟子传授禅法时,都有可信凭的经典做依据,不是出自胸臆,所以他们的禅风能“以绵历岁华,真风不坠。”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418页中。所以延寿认为禅教是统一的、不可偏废,他强调说:“古佛皆垂方便,禅宗亦开一线道,切不可执方便而迷大旨,又不可废方便而绝后陈,然机前无教,教后无实,设有一解悟,皆是落后之事。”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7页中。为了切实贯彻禅教一致和融通性相的主张,延寿乃广引大乘经典一百二十种,西天东土诸祖法语一百二十种,贤圣集六十本,共计三百种言说,而成一百卷的宗镜录。宗镜录的核心思想是论证禅教一致,延寿在宗镜录自序中说:“今详祖佛大意,经论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问答,广引证明,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称之曰录。”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7页上。意思是说,本书广证博引,多番问答,漾漾百卷,都是为了说明一个核心思想,即“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论证禅教一致的原理,同时也借以“显扬”百家之说。延寿会通禅教是以禅宗的一心去摄取一切经教,折中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等各宗派以融合于禅,会通禅教,融通性相。所以他在说明自己著宗镜录的目的时还说: 都三百本之微言,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重重引证,若鹫岭之亲闻。普令眠云立雪之人,坐参知识;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 宗镜录卷94,大正藏第48册,第924页上。意思是说他撰宗镜录其旨在说明一切事理皆本一心,性相圆融,佛法一致,各宗所行的教法,最终都归“心宗”,所有佛陀所教的行法都能圆融互通,这正所谓“此宗镜中,无有一法而非佛事”。 宗镜录卷24,大正藏第48册,第551页下。 延寿折中佛教各宗派,将一切经教归于一心,纳入禅宗的领域,这是因为他认为: 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故般若唯言无二,法华但说一乘,思益平等如如,华严纯真法界,圆觉建立一切,楞严含裹十方,大集染净融通,宝积根尘泯合,涅盘咸安秘藏,净名无非道场,统摄包含事无不尽;笼罗该括理无不归。是以一法千名,应缘立号,不可滞方便之说,迷随事之名,谓众生非真,诸佛是实。若悟一法,万法圆通,尘劫凝滞,当下冰消,无边妙义,一时通尽。深彻法源之底,洞探诸佛之机,不动微毫之功,匪移丝发之步,优游沙界,遍历道场。 唯心诀,大正藏第48册,第993页下。这一段文字可以说阐明了延寿融合思想的精华,他统摄各部经典,各派学说的大要,融入“宗镜”的“一法”中,也即是禅宗的“一心”中,他认为禅宗与各教派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所宣扬的都是“一心法门”,正所谓“祖佛同指,贤圣冥归,虽名异而体同”,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7页下。“任立千途皆是一心之别义,”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7页下。所以如果能了此一心,即能知佛心,即能知祖意,因为“此一心法门,能成至道。” 宗镜录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27页下。 延寿是法眼宗巨匠,他把禅宗归为“心宗”或“一心宗”,把一切经教全部纳入禅宗领域,但又把华严圆教推为最上乘。在宗镜录卷三十四,延寿以设问答的形式阐述了这一点。问:佛旨开顿渐之教,禅门分南北之宗,今此敷扬,依何宗教?答:此论见性明心,不广分宗判教,单提直入,顿悟圆修,亦不离筌睇而求解脱终不执文字而迷本宗。若依教是华严,即示一心广大之文;若依宗,即达摩直显众生心性之旨。 宗镜录卷34,大正藏第48册,第614页上。延寿在这里很明确的指出自己是教尊华严,宗依达摩。延寿和宗密一样都特别推崇和尊奉华严宗。宗密曾为调合禅宗和其他教派,而以禅宗三宗,即:息妄修心宗(北宗)、泯绝无寄宗(石头希迁、牛头慧融及其法系)、直显心性宗(神会的荷泽宗与江西马祖法系),对应三教:密意依性说相教(简称相教,小乘及法相宗)、密意破相显性教(大乘破相教,般若中观学说及三论宗)、显示真心即性教(一乘显性教、法性宗,指华严经、法华经、大涅槃经及华严宗、天台宗),宗密认为三教与三宗虽存在明显的差别,但它们都是佛法,是彼此印证,互相契合,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在宗密禅教会通的三个层次中,以第三个层次为最高,即直显心性宗与显示真心即性教的融合为最高。宗密“禅”是奉荷泽宗为正统,禅法最妙;“教”则尊华严,认为华严教理最高。所以宗密会通禅教,在最高层次上实际是会通荷泽宗与华严宗。 参见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大正藏第48册,第402上405下。延寿继承了宗密这一会通思想,也以华严作为最上一乘圆教,会通禅与华严。在宗镜录卷一中他说: 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立自性清净圆明体,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遍照,无幽不瞩,故曰圆明;又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亦可在圣体而不增,处凡身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斯即一切众生自心之体,灵知不昧,寂照无遗,非但华严之宗,亦是一切教体。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7下。又说:凡称善知识,法尔须明佛语,印可自心。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 宗镜录卷1,大正藏第48册,第418页中。延寿在这里对华严宗可谓是推崇备至,他认为华严之宗,是一切教体。甚至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正因为延寿对华严宗的推崇,所以在宗镜录的自序中,他开宗明义提出要以华严的理事圆融学说来会通禅教、融通性相。他说: 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馀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全彰。论体则妙符至理,约事则深契正缘。然虽标法界之总门,须辩一乘之别旨。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重重即入之门,唯种智而妙达。性相二门,是自心之体用,若具用而失恒常之体,如无水有波;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似无波有水。且未有无波之水,曾无不湿之波,以波彻水源,水穷波末,如性穷相表,相达性原,须知体用相成,性相互显。 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6页上416页中。延寿即是以华严宗理事圆融等理念为理论根据,会通禅教乃至融通性相。在延寿看来,宗密所说的三教中,唯有属于法性宗的华严宗与禅宗较为一致,所以可以直接结合起来。在宗镜录卷五有这样一段对话: 问:若言有真有妄,是法相宗;若言无真无妄,是破相宗。今论法性宗,云何立真立妄,又说非真非妄? 答:今宗镜所论,非是法相立有,亦破相归空,但约性宗圆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变,不碍随缘是其圆义。若法相宗,一向说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说非真非妄。此二门,各著一边,俱可思议。今此圆宗,前空有二门俱存,又不违碍。此乃不可思议。 宗镜录卷5,大正藏第48册,第440页上440页中。引文中的“真”,即是真心、真如、毕竟空,或华严宗的真心、一真法界、如来藏、法界等。所谓“妄”,即是妄心,也包括所谓烦恼、世俗世界、万有万物。延寿认为,法相宗既说真,也说妄(遍计所执性);破相宗(性空宗)讲一切皆空,既否定真,也否定妄,二者仅认识到片面的真理。只有法性宗既说非真非妄,又讲即真即妄,正所谓“前空有二门俱存,又不违碍。”这里法性宗主要是指华严宗,依华严宗法藏法师的观点,将如来教化众生的经典内容分成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又名五教,即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一乘顿教、圆教。法相宗和破相宗都只属于大乘始教,而法性宗的华严宗属于一乘圆教。华严宗依华严经而立宗,主要通过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来阐述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思想。 参见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34155页。此宗和禅宗一样都是直显一佛乘,无二也无三,所以延寿认为华严宗与禅宗较为一致,所以特别推崇,予以会通,如在万善同归集卷一,延寿说: 诸佛如来一代时教,自古及今,分宗甚众,撮其大约,不出三宗:一、相宗;二、空宗;三、性宗。若相宗多说是,空宗多说非,性宗惟论直指,即同曹溪见性成佛也。如今不论见性,罔识正宗,多执是非,纷然诤竞,皆不了诸佛密意,但循言诠。如教中或说是者,即依性说相;或言非者,是破相显性。惟性宗一门,显了直指,不说是非。如今多重非心非佛、非理非事泯绝(按:宗密称主张般若空义的石头、牛头禅派为泯绝无寄宗)之言,以为玄妙,不知但是遮诠治病之文。执此方便,认为标的,却不信表诠直指之教,顿遗实地,昧却真心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迷空方便,岂识真归?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9页上。在这里延寿明确指出,禅宗与华严宗都是显了直指,不说是非,即“同曹溪见性成佛。”所以延寿主张会通禅宗与华严宗,并将华严宗视为最上一乘圆教。延寿会通禅与华严是希望在禅宗与华严宗的圆融的基础上,进而统一全部佛教,恢复佛教的地位和影响,以就时弊。三、永明延寿之净土思想永明延寿的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禅净双修,延寿不仅在一心为宗,理事圆融的基础上提倡禅教一致,而且还主张禅净兼修,认为禅净是不二的。不过从禅宗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延寿之前念佛大抵只是作为净心的一种方便而依附于禅门心法之中的。而且念佛并非就直接关联于西方净土。在禅师们的心目中,净土还未作为与禅相应的独立一系而出现,禅净关系问题当然还无从提出。自从永明延寿明确提出禅净不二,禅净双修以后,可以说奠定了宋明以后禅净关系的基本格局。无论是兩宋时期的天衣、圆照、清了、宗赜,还是元明以后的中峰明本、天如惟則、和祩宏、德清、彻悟、等诸大禅德,大抵都沿著自心念佛、自性弥陀的观念而发挥禅净不二的法流。延寿把净土经纶的观念融会到禅宗的心法当中,倡导禅净不二,非常具有折中主义的色彩。延寿提倡禅净不二,禅净双修也是应时与药,针对当时佛教内的弊端而提出的。当时宗门内除了排斥经教外,还执理迷事,云:“性本具足,何假修求,但要忘情即真佛自现。” 宗镜录卷33,大正藏第48册,第605页中。“若得理本,万行俱圆,何须事迹而兴造作?”“无心合道,岂须万行,动作关心?”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1页上960页中。由此他们放弃修持万行,视布施、持戒、诵经、念佛等为障道因缘,而流于痴禅和狂妄。而当时教下诸宗的人,又执事迷理只重视事行,即唯注重从事各种有阶次、有形相的修行和功德事业,向外求佛求法,而忽略旨在自悟自性的理行。延寿斥之曰:“法学之辈,执事迷理,何须孜孜修习理法。” 宗镜录卷33,大正藏第48册,第605页中。由此禅宗之人常执理迷事,而教下诸宗又执事迷理,两者均属于偏见,有鉴于此,为救时弊,所以延寿在一心为宗,理事圆融的基础上提出万善同归,禅净双修的主张,会通禅净。他从理事圆融的角度说,禅的“一念顿具,不妨万行施为”,所以众生虽即心即佛,但“久翳尘劳,”须“众善显发,万行磨治,方便引出”,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0页上。通过“万行增修,令其莹彻”。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8页下。这就是说,心性的顿悟与具体的修行不仅没有矛盾,而且互相促成。因此他十分强调万善同归,禅净双修的必要性。在万善同归集中,他以“圆修十义”详加说明,十义是:理事无阂、权实双行、二谛并陈、性相融即、体用自在、空有相成、正助兼修、同异一际、修性不二、因果无差。十义的根本信念还在于理事无碍,他明确指出理事需双修,他说:“事因理立,不隐理而成事;理因事彰,不坏事而显理。”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958中。“以理导行,以行圆理以行入无行,以行缘一切善法,岂可滯理亏行,执行违理!”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9页中。意思是说理事不二需双修,佛教的理论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若没有具体的修行,一切言说都毫无意义,由此可见禅净双修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观延寿的净土思想,虽然将禅宗的“唯心净土”置于最高地位,但他认为唯心净土不碍西方净土,所以也大力提倡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由此延寿既被奉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宗师,同时也被尊为净土宗继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之后的六祖,他所倡导的禅净双修的理念,对后世佛教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唯心净土思想延寿禅净双修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即是主张禅宗以来所说唯心净土。所谓唯心净土,在禅宗看来自心是佛,因此只要识心见性,西方净土就在眼前。如六祖慧能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远,如何得达?” 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44页。慧能以后,唯心净土思想在禅宗内一直都是占主流地位。延寿也主张唯心净土之说,他说:“识心,方生唯心净土;著境,只堕所缘境中”,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6下。“心净故,即佛土净”;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9页下。“唯心念佛,以唯心观,遍该万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随所念无非佛矣。如是念佛,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无来去,又如幻非实,则心佛两亡。而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空有无阂,即无去来,不妨普见。见即无见,常契中道,是以佛实不来,心亦不去,感应道交,唯心自见。”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7页上967中。这就是说,诸佛国土就是我们的自心所显现的,所以念佛也就是念我们的自心,那么随心念之所至,到处有佛,无一不是佛。而且如果达到万法空无所有、无生无灭的境界,妙契中道,当下就是净土。延寿这里很明显带有禅宗心性论的特点,他把识心见性与佛国净土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延寿发挥的就是禅宗一向所说的唯心净土思想。因此他说:“我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乃至所见十方诸佛,皆由自心。”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7页中。 在延寿看来我们的妙明真心,是一切万法的本源,真如如果随染缘就变现出六凡界,随净缘,则变现出四圣法界,一切都是由心决定的,万法唯心,所以若一念心嗔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施,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8页下969页上。 我们的心就好象画画的画师,能画诸世间,无法而不造。所以延寿认为: 若心净,即香台宝树净刹化生,心垢则丘陵坑坎秽土禀质。皆是等伦之果,能感增上之缘。是以离自心源,更无别体。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又经云: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华严经云: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大集经云:欲净汝界但净汝心,故知一切归心万法由我。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9页上。 意思是说,如果心净则香台宝树的极乐世界便会在眼前显现,而如果 “心垢”,则所处的就是丘陵遍布坎坷不平的污秽之地,所以心净就是佛土净。 关于唯心净土,不仅是禅宗所提倡的,天台宗、华严宗等宗派也有唯心净土之说。在宗镜录中,延寿就曾引用天台宗的义理来说明其唯心净土思想。如在宗镜录卷二十一,有人问:“净土以何为体”时,他认为应“以佛自在无漏心为体”,然后解释说: 天台无量寿疏云,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行开善睹恶二方之粗妙,喻于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乃至可谓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此经心观为要术。一念心起,净土宛然。无作体如故言微行,一心三观皆空假中,能假虽分,互照不思议境,要在心源,即观功也。横周竖穷,平等无二,三观因圆,三德果满,皆由心要义成。 宗镜录卷21,大正藏第48册,第532页中。 这里延寿明确指出,乐之与苦,美之与丑,善之与恶,皆由“心分垢净”。“一念心起,净土宛然”。只有用一心三观、能所互照之法,才能到达佛土,果德圆满。延寿在解释“佛国”时,认为“随心一想一缘,有情无情,若色若心,皆是实智所照之境,无不了其性相,故名佛国。” 宗镜录卷21,大正藏第48册,第533页上。而“佛国”则是“一净一切净”的净土,也就是他常说的“唯心净土”。他反复强调“心净则国土净”,复引天台宗的义理解释说: 天台净名疏云,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者,观心性本净,犹如虚空,即是性净之境,境即国也。观觉悟此心,名之为佛。初观名因,观成名果。若论自行,即是心王无染;若论化他,即是心数解脱。智慧数为大臣,能排诸数上惑,以还心源清净也。故云:心净即佛土净也。又,随四教所明四心,此四种心净,即四种佛国悉净。此四种心,只是一自性清净心,此心若净,一切佛土皆悉净也。 如镜明则照远,铃响则声高,心净则智行俱清,意虚则境界成寂。凡曰垢净,无有不由心者,乃一净一切净矣。宗镜录卷21,大正藏第48册,第533页上。 这一段话是糅合了天台宗维摩玄疏和维摩略疏论“心净土净”之文,然后将其归结为“一净一切净”的。维摩玄疏言:修观观至“心性本净,犹如虚空”时,此所观的性净之境即是国土,能观此性净之境的观智即是佛。观成之时,“心王无染,心数解脱”,即是心净土净。 隋智凯:维摩经玄疏卷6,大正藏第38册,第560页中。维摩略疏言:藏、通、别、圆四教所明四种心若净,则四种佛国皆悉清净,而此四心,归根结柢,只是圆教所明的自性清净心,此心若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参见唐湛然:维摩略疏卷2,大正藏第38册,第590页中592页中。延寿将二文归结为“如镜明则照远,铃响则声高,心净则智行具清,意虚则境界成寂,凡曰垢净,无有不由心者,乃一净一切净矣”。他所说的“心”,既然唯指圆教究极的自性清净心,则此“土”,亦当是指究极的常寂光土。所以,所谓“一净一切净”的净土,实际就是天台宗的四土中的法性常寂光土。它的境界甚高,远远超过指方立相的安养莲台。 宗镜录将天台、净土与禅宗的思想融为一体。这不仅大大丰富了禅宗的思想理论,也大大促进了天台宗的发展。南宋以后,天台宗学说中净土和禅宗思想,更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永明延寿的禅净一致思想对天台宗也起了深远的影响。延寿虽然主张禅宗、天台宗等唯心净土思想,但他同时也承认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之说,他认为唯心净土不碍西方净土,两者其实是圆融不二的。他说:“佛说法不离真俗二谛,净土唯心是真谛,西方净土为俗谛,处在因果之中”,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6页下。又说:“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常修净土行,教化诸群生。汝但见说圆成实性无相之教,破遍计所执毕竟空之文,不信说依他起性因缘之教,即是不信因果。”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7页上。意思是说,佛说二谛,无俗不真,西方净土属于俗谛,处在因果之中,若不信其实有,就是断见。因此延寿调合这两种净土,认为唯心净土不碍西方净土,并藉此肯定西方净土的实在性。在宗镜录卷十一载,曾有人问延寿:问:佛外无心,心外无佛,云何教中更立念佛法门? 答:只为不信自心是佛,向外驰求。若中下根,权令观佛色身,系缘粗念,以外显内,渐悟自心。若是上机,只令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宗镜录卷17,大正藏第48册,第506页上。这意思是说,禅宗之人是相信即心即佛,唯心净土的,因此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是为那些不信自心是佛的人安立的,如果是根机利的上根之人,可以修实相念佛,而中下根人则通过念佛或观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万善同归集卷上载,也有人以禅宗理念诘难大师,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欣厌情生,何成平等?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6中。针对这类问题,延寿首引天台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说:“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真无生,此谓心净即佛土净。”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6下。意思是说智者求生净土而又通达生之实体不可得,即了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理事圆融,所以唯心净土不碍炽然求生。延寿这种唯心净土不碍炽然求生的净土思想与云门宗禅师天衣义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宋宗晓:乐邦文类卷4唯心净土文,大正藏第47册,第208页上。的意趣是相同的。意思是说,当念佛的人,念到一心不乱,妄念归于空,即无念之念,延寿称之为“真念”,这时念佛即念心,了知自心即是佛,念佛的人见到了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就是禅与净土不二,也就是禅与净土融合的境界,由此禅净不二,唯心净土不碍炽然求生西方净土,两者有何乖违呢?所以延寿又说:唯心净土者,了心方生。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按:相当菩萨修行过程“十地”中的四、五、六地,接近体认无生之理的阶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按:维摩经所说维摩诘居士原居之佛国),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故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著境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乃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6页中。这段话意思是说,对于识心见性,通达自心即佛的人来说,唯心净土是存在的,这正如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所说,如果修行人能了知三世一切无非是唯心所现,就可以入十地,直至达到佛的境界,但如果自信力不够,心散浮动,观行浅薄者则必须发愿往生,以仗阿弥陀佛愿力增上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殊胜的环境中可以速成菩萨道。由以上可见,延寿虽然倡导禅宗以来注重转变心性的唯心净土思想,但他又认为唯心净土不防碍西方净土,禅净不二,所以在延寿的净土思想中既有唯心净土思想又有西方净土思想。据载,延寿还曾作禅净“四料简”,来说明禅净的关系,他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为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吴郡北禅寺沙门大佑集:净土指归集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3套第1册,第68页。从“四料简”来看,延寿是将禅净双修作为最高修行层次,认为有禅有净土,不仅现世为人师,来生将为佛为祖。但丛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西方净土也是大力的赞赏与称道的。2、西方净土思想净土宗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此宗根据净土典籍之教示,让人具足信、愿、行,通过念佛,仰仗阿弥陀佛慈悲的愿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宗在中土以东晋慧远(334416)最早提倡念佛法门,在庐山东林寺立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此后,东魏昙鸾(476542)受菩提流支的影响,热忠于净土,撰往生论注等,立“难行道”与“易行道”之说,在提倡观想念佛的同时还提倡口称念佛。到了唐代道绰、善导正式创立净土宗。道绰(562645)撰安乐集,在继承昙鸾净土学说的基础上对净土念佛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善导(618681)撰观无量寿经疏,特别提倡口称念佛,称之为“正定之业”,认为若能具备至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切人乃至罪重障深的人,皆可往生极乐净土。善导之后其弟子怀感撰释净土群疑论,通释关于往生净土的各种疑难。其后还有少康(?805)、承远(712802)等人继续弘扬净土。 参见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1册,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1月版,第266页。延寿的西方净土思想大体上所发挥的还是净土宗传统的教义。延寿既肯定西方净土的存在,所以他非常提倡称名念佛,即口称念佛或名持名念佛。他说:“夫声为众义之府,言皆解脱之门,一切趣声,声为法界。经云:一一诸法中,皆含一切法。故知一言音中包罗无外,十界具足三谛理圆。”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2页上。意思是说,念佛之音声,或者一切语言,不仅涵盖万有,而且都是解脱之门。声也就是法界,所以称念佛名,或读诵经纶,都能能“冥实相”、“往生净土”。为了进一步说明通过音声持名念佛的不可思议,在万善同归集中他还广引经纶,称赞持名念佛的功德,他说: 课念尊号,教有明文。唱一声而罪灭尘沙,具十念而形栖净土。拯危拔难,殄障消冤,非但一期暂拔苦津,托此因缘终投觉海。故经云: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又经云:受持佛名者,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宝积经云:高声念佛,魔军退散。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佛国。智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得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以用施佛,不如有人於後恶世称一佛声其福过彼。大品经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