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4773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B .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C .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D .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李白) (2)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3)故园东望路漫漫_。(逢入京使作者_) (4)杨花榆荚无才思,_(晚春韩愈)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矫健雄姿,行军神速的句子:_,_。 (6)木兰诗中侧面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3. (1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有人说,“百味不如读书味,回味无穷数读书”。读书之所以可以让百味甘拜下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因此,这种满足和愉悦是可持续的、永久的。一顿美食只能解决一日三餐的三分之一,而人可以铭记并受用一部好书一辈子。因此,人们对饱食终日的饕餮之徒嗤之以鼻;而对囊萤映雪的读书之人却每每肃然起敬。(1)第句中有一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写出修改意见。(2)第句句式不协调,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4. (10分)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综合性学习中,班级将就“手机的使用”开展探究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并根据探究主题阐明探究目的。主题:_;目的:_(2)请你根据你所确定的探究主题写出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三个问题。_;_;_。(3)请你用排比句就合理使用手机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5分)5. (2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树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1)本节诗前四行为什么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首句“如果”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作用? (2)品析诗中以“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句式特点及表达作用。 (3)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4)“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类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5)“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6. (1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 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月色入户。 户:_盖竹柏影也。 盖:_止午、未、申三时。 止:_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3)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回忆齐白石先生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门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选文有改动)(1)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 (2)从选文第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8. (15分)关于茶文化的主题阅读。材料一:中国茶中国茶种类繁多,花色品种齐全,品质风格独特。其中,名优茶品种就有600多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提并论。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观外形、评内质。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香气高、滋味醇、汤色清是好茶;反之,条索松、嫩度差、锋苗少、色泽涩、香气淡、滋味杂、汤色浊,是劣茶。有了好茶,还要有好的水质、好的器具和合适的冲泡方法,才能沏出色香味俱全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茶。泡茶用水一般宜用软水,烧水宜用硬质木炭或电,忌用有烟气及异杂味的燃料。冲茶水温要适当,高档茶水温控制在85左右,中、低档茶可用93100水冲泡。冲泡时间与水温有关,85水温以4分钟为佳,沸水冲泡只需2分钟。据试验,93C、3分钟可作为冲泡的最佳温度和时间来掌握。为便于观赏,细嫩茶特别是毫尖茶宜用玻璃杯沏茶;其它茶应首选紫砂茶具,次选白瓷茶具,最次是保温杯塑料杯、热水瓶等。冲泡时先冲入茶具容量的三分之一,然后迅速滤去,以清除杂质污物,接着便可将茶具冲满,并用杯盖或壶盖将面上的泡沫刮去,冲沏即告完成。中国茶艺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茶艺的最高境界是人与景、物的形神结合。饮茶是要在“品”字上下功夫,要以文化素养和灵感培养为基础。对于善饮茶者,只要呷上一口便会顿觉满口清香、香冲脑门,并会产生肺腑空灵的感觉;再呷一口便觉疲惫全消、神清气爽;再慢啜细品,胸中似有一股太和之气冉冉升起,继而如风生两腋而飘然欲仙,心中的块垒愁楚便会一并消失。中国是茶的故国。优越的生态条件,使之富含近5 0 0种营养保健成分,应该成为人类最佳的纯天然营养保健饮品:让我们在继承优秀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为饮茶的进一步普及和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共同作出努力吧!材料二:饮茶的发源时间(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 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材料三:唐元稹 一字至七字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解读赏析: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1)下面这句话是从材料一中抽取的,请你还原到文中去并说明理由。饮茶是很讲究环境氛围的。若在茂林修竹、空谷幽兰的环境中,邀上三五知己,品茗、赏景、赋诗,便会进入一种乐而忘归的境界。以茶醒脑助兴,以茶消忧解困,以茶联络感情,饮茶成为我们中国人生活的一失乐趣。“应放在段后,因为。(2)请分析材料一中第3自然段划线句中加点内容的各自作用。(3)阅读材料二和三,说说你的探究发现。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0分)9. (20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清代金圣叹百看不厌水浒。苏联大百科全书称水浒是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请完成下列有关练习:(1)补全回目: _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2)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给岳父蔡京贺生辰,他有心抬举杨志,杨志却多次推脱,要梁中书依他两件事:第一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馀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 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小人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第二件、让梁中书分付老谢都管并两个虞候:“一路上,都听他言语,不 可和他别拗。”才押送金银担。从以上文字中读出杨志_的性格特点。(3)武松在胡梯口听,只听得蒋门神口里称赞不了。只说:“亏了相公与小人报了冤仇,再当重重地答报恩相。”这张都监道:“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 的事!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这早晚多是在那里下手,那厮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武松听到他们这些话后,接下来发生的情节是_。(4)“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诗中的“伟丈夫”是_。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范仲淹心系天下,留下岳阳楼记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 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留下”为话题作文。要求:立意自定,中心明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文中不得涉及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等);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1、2-2、2-3、2-4、2-5、2-6、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3-1、3-2、3-3、4-1、4-2、4-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5分)5-1、5-2、5-3、5-4、5-5、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6-1、6-2、6-3、6-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1、7-2、7-3、7-4、8-1、8-2、8-3、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0分)9-1、9-2、9-3、9-4、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