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4545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1917年11月7日晚9时45分,它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宣告了一场伟大革命的爆发。这场革命是( )A . 宪章运动B . 巴黎公社C . 二月革命D . 十月革命2. (2分)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 . 英国宪章运动B . 法国巴黎公社成立C . 俄国十月革命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 (2分)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上述材料表明苏联确定的工业化的方针是(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B . 1928年开始实施C . 集中发展农业D . 发展交通4. (2分)“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 . 新经济政策的成就B . 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C .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 . 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5. (2分)在列宁之后继任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是( )A . 斯大林B . 勃列日涅夫C . 赫鲁晓夫D . 戈尔巴乔夫6. (2分)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了这场世界经济大危机( )A . 持续时间比较长B . 破坏性特别大C . 传播特别快D . 矛盾特别尖锐7. (2分)为对付经济危机,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A . 威尔逊B . 胡佛C . 林肯D . 罗斯福8. (2分)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我们( )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 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 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A . B . C . D . 9. (2分)假如你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摄影记者,你拍摄了许多国家的首都遭受法西斯国家攻击的纪实片,但是从这些纪实片中,不可能看到( )A . 英国的伦敦B . 苏联的莫斯科C . 美国的华盛顿D . 中国的南京10. (2分)数据图片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直观的信息。分析下面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迅速B . 美国、英国经济增长较慢C . 美国丧失头号经济强国地位,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D . 该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之一11. (2分)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并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 “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严厉制裁德国A . B . C . D . 12. (2分)毛泽东说:“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 ) A . 莫斯科保卫战B . 中途岛海战C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 . 诺曼底登陆战13. (2分)下列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的事件是( )德国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 诺曼底登陆A . B . C . D . 14. (2分)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 ) A . 苏联B . 中国C . 德国D . 日本15. (2分)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国际经济组织徽章。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徽章是( ) A . B . C . D . 16. (2分)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指的是 ( )A . 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B . 协约国和同盟国统治下的世界C . 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D . 二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下的世界17. (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 . 1938年9月B . 1939年9月C . 1941年6月D . 1941年12月18. (2分)19511973年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 )A . 美国的大力扶持B . 亚太经合组织的促进C . 欧盟提供的广阔市场D . 经济一体化的推动19. (2分)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 A . 赫鲁晓夫改革B . 匈牙利改革C . 戈尔巴乔夫改革D .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20. (2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A . 1919年B . 1921年C . 1922年D . 1936年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1. (20分)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摘自新课程历史李习报(2011年14期)材料三:(见下列组图)请回答:(1)材料一呈现的是一条古代中西交通要道,首先开通这条要道的是谁?在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多地体现出西学东渐的特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什么?(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3)材料三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4)根据材料三的图二,图三,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两项主要成就。2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基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1)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2)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避免刺激他国,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引自基本国策纲要请回答:(1)(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国?(2)(2)此材料是个什么性质的文件?(3)(3)该国当时“内外的形势”有什么主要特点?23. (15分)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刚刚开始。”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为确立它,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该“和平制度”于何时崩溃?(2)材料二中“刚刚结束的战争”是指?它正式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雅尔塔会议的哪项内容已为这一战争埋下了伏笔?(3)根据材料三,随着国际力量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出现什么变化?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给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24. (20分)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1928年425.1355118.2173301940年1831.716592.327.159564增幅(%)330083672549093048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陆南泉等苏联真相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列宁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此经济政策有何特点。(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