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4500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描写了汉朝两座都城的繁华。这里的“两都”或“两京”指的是( ) A . 长安、咸阳B . 长安、洛阳C . 东京、洛阳D . 东京、南京2. (1分)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 .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B . 如何扫除秦朝余留的反动势力C . 如何“以德化民”D . 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 (1分)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发展经济B . 奖励生产C . 巩固统治D . 与民生息4. (1分)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和谐”社会,例如贞观之治,文景之治,那么出现这些盛世局面的相同因素是( ) A . 提倡节俭减轻刑法B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 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 . 实行了均田制的土地政策5. (1分)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 A . 文景之治B . 光武中兴C . 贞观之治D . 开元盛世6. (1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 )A . 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B . 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C . 都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D . 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7. (1分)汉代促进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的使者是( ) A . 卫青B . 王昭君C . 文成公主D . 张骞8. (1分)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 . 减轻赋税,发展生产B . 以德化民,稳定民心C . 分封诸侯,加强皇权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9. (1分)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图1(汉)坐面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A . 封建制度的完善B . 生活习惯的变化C . 社会文明的进步D . 君主权力的强化10. (1分)人们习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具有雄才伟略的皇帝。他们( )A . 都曾经对匈奴用兵B . 都大规模修筑长城C . 都对地方采取分封制D . 都统一了货币与文字11. (1分)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佛兰科潘认为:“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郑和下西洋B . 丝绸之路C . 北魏孝文帝改革D . 百家争鸣12. (1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第一位皇帝是( )A . 黄帝B . 禹C . 刘邦D . 秦始皇13. (1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 . 早期国家的社会变革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4. (1分)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这两组诙谐有趣的话反映的史实是( )A . 通西域,北击匈奴B . 通吐蕃,南击南蛮C . 通夷洲,西击党项D . 通南中,东击匈奴15. (1分)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使命是( )A . 开通丝绸之路B . 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统治C . 联络西域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D . 联络西域乌孙国王,夹击匈奴二、 综合题 (共3题;共12分)16. (4分)秦王羸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辽阔的疆域结成大一统的整体汉承秦制,经过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1)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全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他将秦朝的都城设在哪里? (2)秦王赢政建立国家后,在中央和地方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3)秦王嬴政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列举两个?(可从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方面来说) (4)历史上对秦始皇褒贬不一。你眼中的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7. (4分)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谨(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材料二:“上(汉文帝)常衣绨(d)衣(粗糙的衣服)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汉书食货志材料三:陛下命令诸侯王推广恩德,把土地分给儿子们,陛下再封他们的儿子为侯。这些人得到土地,会对陛下感恩戴德。陛下用这种办法,分割诸侯王的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白话史记材料四: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境况?为改变这境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2)概括材料二中记载的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国措施。 (3)材料三的“陛下”用的“这种办法”是什么?此“办法”有何妙处? (4)材料四中的古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出发的?西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请写出西汉政府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官职名称。该官职的设置说明了什么?试围绕材料中丝路精神的核心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现实意义的认识。 (5)综上所述,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了什么启示? 18.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材料二:“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1)材料一该诗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材料一该诗后两句指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3)材料二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4)历史上称材料二这一时期为什么? (5)你认为出现材料二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12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