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4353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 子 科 技 大 学毕 业 实 践 报 告报告题目: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福州学习中心指导老师:汤志伟 职 称: 学生姓名:施书云 学 号: 201004714299专 业:行政管理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网络教育学院2012年 06月 08日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现代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在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和命运。良好的行政决策模式,对促进行政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1.行政决策的涵义与特征行政决策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事务作出决定。行政决策作为人类决策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决策活动相比具有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一是只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行政领导者)才是行政决策的主体;二是行政决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事务等一系列行政活动;三是行政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而不是决策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特定人员和组织的利益,并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四是行政决策一旦形成,即对所涉及领域的主体都具有约束力;五是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决策才是有效的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的,一个行政机关能作出什么决策,应该如何作出决策,法律都有相应的规定。行政决策体制包括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三个子系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在行政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一不可。行政决策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明确目标;二是科学预测,拟定方案;三是评估优选,择定方案;四是试点检验,完善决策。2.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代行政决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现代现代行政决策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它对于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行政决策内容上的广泛性,要求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行政决策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机构多,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数量大,它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内的一切公共事务。只有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才能使决策正确反映各个领域、各项管理事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促进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决策者在大的方面运筹帷幄、指挥正确,把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结合起来,促进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使决策在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以最佳的投入,获得最好的产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2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要求必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行政决策是处理国家事务时作出的决策,只有具有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所以行政决策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形成正确决策。我国在管理上和经济生活中曾经出现的几次大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和危害,就更加突出地说明了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和影响性。2.3要实现行政决策所代表的利益,决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任何行政决策都是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都要反映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整个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也是我国政权的民主性质所决定的。行政决策要正确反映和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2.4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我国几十年行政决策实践的经验回顾我国几十年行政决策的历史,凡是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综合考虑了诸因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而作出的科学决策,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在以往的决策中也不乏失误的地方,给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实践证明,决策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克服盲目性,不断增强科学性,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3.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3.1决策观念有了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决策观念的转变,中央政府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鼓励软科学研究,结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决策理论,形成支持科学决策的知识体系。二是普遍进行干部培训,以普及决策科学为重点,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强化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意识和技能。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宏观决策中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论证,把决策科学化付诸实践。当今的许多重大决策,如三峡工程建设、农村改革与发展、沿海开放、价格体系改革等都是在集中专家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最终决策的。3.2决策制度逐步完善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如废除干部领导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等。许多重大的基建、技改项目一般都要先经过有关专家组或专门机构审查、评估,再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制定了议事规则,对同级政府提请审议的议案有明确的审议程序和时限,以前极少有过的“否决”现象,现在则时常可以见到。大量的行政事务,过去长期由党委包揽,现在则由政府决策,还政于政,随着各级决策层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决策制度日趋完善。3.3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普遍恢复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处理中心,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收集、咨询建议以及方案论证等,以此来辅助决策。另外,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化,信息的流通越来越通畅,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调查、咨询机构也纷纷出现,加入了辅助决策的行列。3.4决策手段走向现代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批新兴理论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推动决策科学向高层次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为科学决策开拓了更广泛的信息渠道。问卷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也在决策过程中普遍采用。 4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纵观决策科学化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实现了由经验决策为主向科学决策为主的转变。但是目前中国的行政决策模式,由于受传统的文化观念、计划体制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主义专断作风等因素的影响,与科学、民主的行政模式要求相去甚远,行政机关决策体制中决策系统高度发达,信息系统和智囊系统极度萎缩。所以我国现行的行政决策体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4.1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偏低决策科学化首先要求民主化,但不少决策者仍然以自己的倾向为决策依据,不能多方汲取意见,不能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专家智囊和政策研究人员也只能按照领导的意图做“命题文章”,给领导的意见披上“科学”的外衣,由以前的一个人说了算变成一个人替大家说了算。4.2辅助决策机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由于行政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决策体制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咨询机构的缺位,是行政决策在作出之前不能充分地收集信息,决策过程中不能进行充分的论证,而行政机关内部的调研机构又与具有最后决策权的行政领导者处于和被领导关系,从而对行政领导者的决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制约。而且有些机构名为研究所、信息中心,实际功能却蜕化成起草文件和报告的秘书班子。另外,由于行政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研究机构,制约着他们作用的发挥。4.3行政决策缺乏现实意义一些官员总想为自己增加政绩。在决策时视野狭窄,缺乏宏观考虑,忽视长远目标和总体规划,行政决策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不具可行性,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出现这种状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行干部体制存在弊端,使一些干部为追逐利益而发生许多短期行为。在一些经济性行政决策中,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旧有的行政决策模式,为一些行政领导搞“一言堂”提供了制度环境,他们独断专行,想当然行事,根本不考虑众人意见及行政决策的实际后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动辄耗资上亿、上十几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都是这种无制约的行政决策后果。4.4决策机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之一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影响效率的最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部门内部职责含混,责任难以追究。表现之二是决策多,执行少。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失衡,影响决策的整体质量。4.5行政决策随意性极大,与法治化目标不相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严格依法行政,而旧有的行政决策模式对决策者的制约力量不足,不能形成有效监督,行政决策随意性很大,不依法行政的情况时有出现,这恰恰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背道而驰。5.改革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制度 5.1加强决策观念的民主化、科学化在决策中采用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人们自觉地把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在我国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和传统心理。当前党中央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5.2明确决策的自身定位决策主体的形式特征看,公共行政决策主要是政府的决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决策主体已经包括政府决策层、各类智囊机构和专家系统以及各种社会组织。政府决策层作为决策主体的主导部分,拥有对决策方案的最终裁定权,但它在整个决策系统中的地位已由唯一变成部分。在科学决策中要提高对专家系统的重视程度,发挥专家学者的特殊作用,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政府决策层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决策需求,二是参与方案论证,三是做出最后决断。由于不能事必躬亲,所以,全面掌握宏观情况,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对方案进行严密的评估论证,是政府决策层最应该下功夫的环节,这个环节也恰恰是科学决策过程的核心。5.3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努力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明确决策指导思想,把握决策方向。公共行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本质追求,是最直接和最能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政府执政行为。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决策议题。公共行政要协调和解决的公共事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选择决策议题时,要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所制定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的相关联系,认真分析这些政策、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还要科学评估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对各社会群体利益的影响及其能否有效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更好地体现公共行政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完善决策方案。通过深入科学的调查研究取得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提出有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5.4决策研究实行公开化长期以来,有的政府领导者形成了一种习惯把行政决策神秘化,总爱小范围讨论,唯恐泄露了机密。这种神秘化的结果,从根本上排除了对决策的广泛性、民主性的研究和讨论,助长了决策独断专行的家长作风和官僚主义。这实际上也是决策不能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必须实行决策研究的公开化:一是提倡百花齐放,以达到提供更好更多方案的目的,从而使政府在决策方案的选择上数量多、范围扩大。二是提倡百家争鸣,对各种方案分析比较,优中选优,从而为政府做出满意的决策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5.5严格规范决策过程,不断完善公共行政决策的制度程序一是尽快实现决策程序法制化。从促进决策者的观念转变,实现决策层的重新定位,到规范决策过程,完善决策的方式方法,再到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健全对决策的监督,都应当建立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二是必须坚持民主原则。坚持公共行政决策的民主原则,首先要在决策方案提出和选择过程中充分调查和反映民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方案需要经过公众听证,在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推行重大决策公民表决。三是要有完善的程序制度。关于公共行政决策的程序制度很多,其中特别需要强调“多方案选择”的程序制度,管理学经常讲: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选择。而选择的基本条件就是多方案的提供,因此,在决策的程序上明确规定必须提供多种方案才能够讨论和决策,是非常必要的。5.6运用现代手段和传统方法有机结合互联网使决策者可以获得大量决策参考信息,但社会调查仍然是重要的决策手段,社会调查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了解客观实际的一种基本手段。所以不能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就忽略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是同一决策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两种不同的方法,应该综合应用。 5.7认真抓好决策执行,落实决策的责任追究决策的执行对决策本身乃至整个管理过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机构对社会行使广泛的公共权力,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政治、行政、道德责任。对于政府公共行政决策来说,既然享有决策权力,也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决策责任追究制的核心在于落实责任,而判断有无责任,关键要看决策实效。决策是不是正确,应依据决策执行的结果做出评判。如果确因决策本身失误造成执行失败,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参与决策者就必须承担责任。只有建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使所有公共行政决策者认真负责地行使决策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科学、民主决策逐渐成为我国各级决策机关的当务之急。科学和民主的行政决策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关系到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关系到人民民主。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和探索中前行,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在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国外在科学决策方面的一些合理机制,继续改革完善我国的行政决策体制,是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参考文献1周仁标.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2006,(6)2冯晖.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3蔡乐渭.论我国行政决策模式的改革J2010,(10).4张永桃.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2-1435王育.浅议行政决策科学化J2009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