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4349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 . 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B . 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C .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D . 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2. (1分)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 A . 俄国B . 法国C . 英国D . 德国3. (1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 .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 .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C .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 .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4. (1分)校竞赛中,主持人提到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从中可以判断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杨秀清B . 李秀成C . 洪秀全D . 石达开5. (1分)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 )A . 辛丑条约B . 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北京条约6. (1分)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三部曲”。这“三部曲”指的是(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A . B . C . D . 7. (1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 . 辛丑条约的签订B . 马关条约的签订C . 南京条约的签订D . 北京条约的签订8. (1分)“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 侵略与屈辱B . 救亡与探索C . 反抗与斗争D .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9. (1分)蔡锷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发动护国战争,因功勋卓著被称为( ) A . 再造民国第一人B . 立宪第一人C . 洋务第一人D .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0. (1分)如下表是某杂志的简介,其中“?”应填写的是( ) 创办人陈独秀创办时间1915年创办地点上海前期宣传思想“民主”和“科学”创办意义正式吹响了?的号角A . 维新运动B . 新文化运动C . 五四运动D . 辛亥革命11. (1分)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B . 新文化运动C . 五四运动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 (1分)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一一无产阶级专政一一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 .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C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3. (1分)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A . B . C . D . 14. (1分)下列属于全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卢沟桥事变B . 南京大屠杀C . 台儿庄战役D . 辽沈战役15. (1分)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同学在学习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A . 美国B . 德国C . 英国D . 日本16. (1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下列军队名称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17. (1分)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 .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B . 签署了双十协定C .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 . 通过了共同纲领18. (1分)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其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 ) 辽沈战役百团大战淮海战役台儿庄战役平津战役A . B . C . D . 19. (1分)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 A . 修建京张铁路B . 创办大生纱厂C . 研制工业纯碱D . 编写海国图志20. (1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 A . 婚姻自主意识B . 崇洋逐新趋向C . 民族风情特征D . 自由平等风尚21. (1分)它设立于戊戌年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所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 )A . 京师同文馆B . 燕京大学C . 京师大学堂D . 东吴大学22. (1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 . 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B . 企图扣押中共领导人C . 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新中国D . 为了准备签订国内和平协定23. (1分)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有(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放军英勇善战A . B . C . D . 24. (1分)1937年12月19日,在中国南京传教的马吉牧师在信中写到:“过去一个星期的恐怖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日本兵是如此野蛮的。”马吉这句话的主旨是( ) A . 剖析南京大屠杀的起因B . 说明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C .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D . 强调日本侵略者的凶恶残暴25. (1分)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 A . 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B . 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C . 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D . 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2分)26. (3分)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与苦难的城市。阅读下列材料,回忆历史。 (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侵略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发生在哪次革命后?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在这一时期人们的习俗发生了哪些改变? (3)图三还使你想到了日军曾在南京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日本的投降宣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那你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哪次战役后,出现了图四中的场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27.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近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步。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康有为认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也。”马洪林戊戌变法研究百年回顾材料三: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严复认为,洋务运动的缺点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中国近代史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1)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实现近代化的目的。 (2)戊戌变法中“育人才”的相关法令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志士认为变法的关键措施是什么?说出该措施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4)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28. (2分)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一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材料三 【分析数据一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材料四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材料四的两组数据,归纳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开天辟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2)依据以上的“知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依据? (4)图一指出周恩来所得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具有什么历史意义?据图二指出我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结合图三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5)依据上面的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从屈辱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 29. (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攻击。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生养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以上事实说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决定的对日方针就是,不抵抗,而幻想依靠国联的力量压迫日本从东北撤兵。材料二: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抛开个人生死和毁誉,毅然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南京政府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国内时局发生了根本转变:和平代替了内战,团结代替了分裂,出现了全民抗日的新局面。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驻卢沟桥与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同时,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材料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远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也是利用灵活战术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打击日军,并且取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1)阅读材料一回答,日本侵华事件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兵谏”的结果如何? (3)阅读材料三,分析七七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什么阶段? (4)依据材料四中的内容,分析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2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8-5、29-1、29-2、29-3、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