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4104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回顾历史,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又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90年中央又做出了开放和开发浦东的决定。比较上海前后两次的“开放”,其不同之处在于( ) A . 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B .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C . 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D . 两次开放都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2. (2分)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清政府武器落后B . 战备不足C . 清政府妥协退让D . 封建制度腐朽3. (2分)图中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在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5. (2分)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如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2分)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C . 义和团运动中D . 太平天国运动中7. (2分)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势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所以经过那次血战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评价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B . 义和团运动C . 五四运动D . 新文化运动8. (2分)“1894年9月17日,双方在黄海发生激战致远舰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一战斗场面出现在(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2分)海关是国门的钥匙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正式开关征税,这标志着( )A . 重庆正式开埠B . 英国打开了重庆乃至四川的大门C . 列强开始在重庆开设租界D . 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10. (2分)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B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 . 划定北京东交巷为使馆界11. (2分)如果把中国由完整主权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物体从山崖上坠下的过程,你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所处的位置是( )A . 崖边B . 崖底C . 悬崖的上半部D . 悬崖的下半部12. (2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3. (2分)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之后( )A . 伊犁条约B . 辛丑条约C . 南京条约D . 北京条约14. (2分)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若不可敌强载!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B . 太平天国运动C . 洋务运动D . 五四运动15. (2分)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是在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后( )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6. (2分)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 ) A . 李秀成的光辉形象B . 邓世昌的光辉形象C . 关天培的光辉形象D . 金兆龙的光辉形象17. (2分)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 . 洋务运动C . 三民主义的产生D . 武昌起义的胜利18. (2分)下图所示企业“采用机器生产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它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大权掌握在封建官僚手中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性质是( )A . 带有近代性质的封建企业B .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 . 封建性质的资本主义企业D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 (2分)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 .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B . 救亡图存,变法自强C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0. (2分)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A .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 .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 .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21. (2分)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 .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 .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 .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D .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22. (2分)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A . 培养人才B . 开办学校C . 废除科举D . 改变政制23. (2分)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与求富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A . B . C . D . 24. (2分)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发起“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有( )A . B . C . D . 25. (2分)“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学习近代史,它留给我们血的教训是( )A . 鸦片必须严禁B . 外交需要谋略C . 落后就要挨打D . 要和平不要战争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9分)26. (20分)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1)材料一是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是什么条约?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试举一例即可。 (4)清政府在这些战争中屡战屡败给我们什么启示? 27. (19分)请你参与某历史兴趣小组“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研习活动。(1)【知识梳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近代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运动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口号)_(2)【图表解析】上面表格中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1929-1932年和19331937年美国股市走势不同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学会运用】上图中两位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材料: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将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4)依据本材料及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9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