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一模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3980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一模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一模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一模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一模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2题;共7分)1. (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青春是让多少人渴m_的青葱岁月啊,他是一段值得骄傲的时光,会一段学会坚强的记忆.更是一段成长的饕餮盛宴。踏着青春的气息,我们告别了年少的懵懂,踏着那斑驳的快乐,我们在奋斗的路上前行。青春是湛蓝的,像天空一样拥有活力与宽容;青春是火红的,像火焰一样燃烧希望与激情;_,_。带着对未来最美好的希冀、没有张皇失措、没有疏ln_,只有对责任最庄重的誓言。不管是失败和悲伤,还是成功和快乐,青春就是一次次不断地努力与超越。(1)根据拼音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 渴m_ 张皇失措_ 疏ln_(2)结合语境,说一说文中加横线的词语“希冀”的意思。 (3)根据划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修辞手法。 2.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成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y)_苗助长得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su)_的摆舞。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3. (3分)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共设置了三道竞赛题和两个奖项。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_和_。 (2)请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并根据要求答题。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的意思。B . 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C .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D .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鸣耳的啼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儿的美丽与魅力。(3)你认为诗句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黄四娘家花儿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下面是一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重组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中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国学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4. (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略:大概。(1)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学书不成,去 _ 剑,一人敌 _不足学_又不肯竟学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4)短文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非常中肯地对项羽、刘邦之争的结局及其原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5)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5. (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不知其旨也(_)然后能自反也(_)教学相长也(_) 学学半(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B . 文章以比喻开篇,形象地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为下面的论证做铺垫。C .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D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排比,一气呵成,文气充沛。(4)试结合现实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6. (2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后的铁匠铁匠比那些城外的农民们,更早地闻到麦香。在库车,麦芒初黄,铁匠们便打好一把把镰刀,等待赶集的农民来买。铁匠们知道,这些东西打早了没用。打晚了,就卖不出去,只有挂在墙上等待明年。吐尔洪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定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吐尔洪吐迪从父亲手里学会了打制各种农具。父亲去世后,他又把手艺传给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又接着往下一辈传。铁匠家有自己的规矩,每样铁活儿都必须学到师傅满意了,才可以另立铁炉去做活儿。不然学个半吊子手艺,打的镰刀割不下麦子,那会败坏家族的声誉。但吐迪艾则孜知道,有些很微妙的东西 , 是无法准确地传给下一代的。每一代间都在失传一些东西。尽管手把手地教,一双手终究无法把那种微妙的感觉传给另一双手。一把镰刀面对的是广阔的田野,各种各样的人。每一把镰刀都会不一样,因为每一只用镰刀的手不一样。打镰刀的人,也靠一双手,给千万只不一样的手打制如意家什。铁匠的每一把镰刀,都针对他想到的某一个人。从一块废铁烧红,落下第一锤,到打成成品,铁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这把镰刀的那个人。在飞溅的火星和叮叮当当的锤声里,那个人逐渐清晰,从远远的麦田中直起身,一步步走近。这时候铁匠手中的镰刀还是一弯扁铁,但已经有了雏形,像一个幼芽刚从土里长出来。铁匠知道它会长成怎样的一把大弯镰,铁匠的锤从那一刻起,变得干脆有力。不论什么情况,打镰刀的人都会将这把镰刀打好,挂在墙上等着。不管这个人来与不来,铁匠活儿不会放坏。它们在铁匠铺黑黑的墙壁上,挂到明年,挂到后年,有的一挂多年。有一回,吐迪的太爷给一个左撇子打过一把歪把儿大弯镰。那人交了两块钱定金,便一去不回。直到大爷临终前,终于等到了这个人。铁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镰刀敲打几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那个地方敲偏了。手工活儿就是这样,永远都不能说完成,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随着人的手艺进步和对使用者的认识理解不同,一把镰刀可以永远地敲打下去。那些锤点,落在多少年前的锤点上。叮叮当当的锤声,在一条窄窄的胡同里流传,后一声追赶着前一声,后一声仿佛前一声的回音,一声比一声响亮、幽远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形的镰刀。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神秘地、不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艺,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作者:刘亮程 有成动)(1)结合全文说出第段中“微妙的东西”具体指什么? (2)读了第段,你从铁匠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 (3)请品析文中第段画线语句的妙处。 (4)联系题目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手工技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墙洞”实验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的首席科学家苏伽特米特拉博士,因“墙洞”实验而声名远扬。早在1982年,他就萌发了关于没有监督的学习电脑的想法。最终在1999年,米特拉博士的团队在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与毗邻的新德里贫民窟之间的隔墙上挖了一个“墙洞”。通过这个洞,他们放置了一台供任意使用的电脑。这台电脑很快在贫民窟的居民、特别是儿童当中引起了轰动。事先毫无经验的儿童自己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脑。米特拉博士由此得出如下假设:任何一组儿童的基本电脑技能的习得,都可以通过偶发性学习来实现,前提是为学习者创造机会,使其能够用上适当的电脑设备,并且在设备上配备娱乐内容和激励内容,以及某些最基本的人为指导。受到实验成功的鼓舞,他们又在中央城镇和北方村庄安放了可供任意使用的电脑。这些实验后来被称为“墙洞”实验。中央城镇和北方村庄两地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墙洞”实验结果,这两个地方的儿童自己学会了电脑操作技能。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后来被称“最低干预式教育”。移动扫盲教科文组织的移动扫盲项目利用移动电话,来补充和支持为生活在巴基斯坦偏远地区的250位少女开办的传统面授扫盲课程。巴基斯坦的文盲问题很严重,对于妇女和女童的影响尤其严重。全国男性成人识字率为69%,而女性仅为40%。教育研究显示,刚刚掌握不久的识字能力如果没有坚持练习,很快就会丧失,项目规划者希望在女童完成课程之后通过某种方式为她们提供远程支持。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所在的村庄没有电脑,或是没有可靠的固定线路互联网连接,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唯一途径是借助移动电话。方案教员向学生发送短信,提醒她们练习书写技能或复读作业本上的某些段落。教员还向学生提出问题,女童通过短信方式作答。所有这些活动和交流都旨在巩固女童在面授课程中学到的读写技能。在这个项目使用移动设备之前,在完成扫盲课程的女童当中只有28%能够在后续测验中得到“A”级成绩。但有了移动支持以后,超过60%的女童得到了“A”。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目前正在扩大项目的覆盖范围,涵盖了2500多名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仝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1)什么是“墙洞”实验?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解释。 (2)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在这个项目使用移动设备之前,在完成扫盲课程的女童当中只有28%能够在后续测验中得到“A”级成绩。但有了移动支持以后,超过60%的女童得到了“A”。(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电脑或移动设备可以让学习者在教室外也能获取教育资源,与外界建立联系。B . 只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学习者可以无师自通地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技能。C . 移动技术可以覆盖更为广泛的受众,给处于不利条件下的儿童的学习带来希望。D . 学习虽然变得更加无处不在,但两则材料并没有否定和削弱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陂(bi)塘:池塘。飏(yng):飞扬,飘扬。(1)对这首词的解说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两句是从整个村庄入手来写的,其中“树绕”和“水满”两个词,既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印象。B . “倚东风、豪兴徜徉”一句中的“东风”点明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出词人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似有无限的忧愁不能排解。C .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一句是说园子小,却像是收入了人间的全部春光。D .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是一个叙事的句子,流露出一种闲散自得的意趣,并回应上片的“豪兴徜徉”一句。(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B . “有桃花红”和“正莺儿啼”等句,用白描手法,突出了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 表现了春的生命力。C . 通篇写景,节奏明快,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情,字里行间充满盎然的意兴。D . 语言典雅而生动,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承着词人的游踪次第展现,达到词的节奏 与词人的感情之间和谐的统一。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当今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己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中学生,是否有必要使用智能手机?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左右。 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2题;共7分)1-1、1-2、1-3、1-4、2-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3-1、3-2、3-3、3-4、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4-1、4-2、4-3、4-4、4-5、5-1、5-2、5-3、5-4、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6-1、6-2、6-3、6-4、7-1、7-2、7-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1、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