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656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33分) (共8题;共33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感慨/灌溉 嘹亮/眼花缭乱B . 田畴/踌躇 掂量/拈轻怕重C . 伛偻/褴褛 咆哮/刨根问底D . 晦暗/教诲 寒噤/正襟危坐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 训诫 寥阔 掣天撼地B . 雾霭 伫蓄 月明风清C . 瓦愣 籍贯 尽态极妍D . 报酬 稠密 多姿多彩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 结果落选了。B .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 , 我心里隐隐作痛。C .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D .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删去“避免”或“不”)B . 提高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去掉“是否”或者在“提高”前加“能否”)C .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使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佛山代代相传。(“使”改为“让”)D . 三月的顺德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改为“顺德的三月”)5. (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_。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比,它时尚前卫的半椭圆形建筑造型,让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都感到很新奇,这就很有戏剧那营造冲突的重要特征;它的屋面前后两侧有两个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开裂”地暴露出部分内堂,“犹抱琵琶半遮面”,引发出人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_;它四周环绕人工湖,其倒影与湖水的波光交相辉映,湖下有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连接演出大厅,这就很有戏剧那幕幕推进以达高潮的特点,这些独特的设计创意让国家大剧院显得“浑身是戏”。6. (1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仁者见仁,_。(周易) (2)子曰:_,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3)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 (5)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已亥杂诗) (8)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7. (4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是清末民初侨居泰国的富商陈慈黉家族在家乡前美村建造的。它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耗时近30年,占地25万多平方米,一共有厅房506间,是岭南最具规模的大宅建筑群,有“岭南第一侨宅”的美誉,“黉院惠风”是汕头新八景之一。故居总体上以潮汕民居传统“驷马拖车”的格局进行建造,保留了潮汕民居典型的建筑风貌。在此基础上,又糅合古典宫廷建筑之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通廊天桥古朴典雅而又富丽堂皇,更兼容西洋建筑特点和材质;西式阳台、拱门、圆窗随处可见;玻璃、瓷砖等进口装饰材料百年如新。(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的短语合成一幅对联,为“陈慈黉故居”景点做宣传。 黉院惠风 潮汕文化 中西精髓 岭南侨宅 凝聚 彰显8. (3.0分)“自强不息”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近日,你所在的班级开展“自强不息,万千奋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下面是某同学提供的一则普通人自强不息的故事,说一说你读后的感悟。 荆军峰,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林锦店高坡岩村人。幼小的他在母亲得了心脏病去世后,就一直由舅舅舅妈收留抚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2岁时,荆军峰的舅舅摔伤了腰,没多久,舅妈又被查出了乳腺癌。于是,十几岁的荆军峰就开始外出打工,扛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靠着顽强不息的拼搏和努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舅舅舅妈也得到了妥善的照顾。正是自强和善良,他不仅为长辈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2)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3)有一位同学家庭贫困,却不愿接受捐款,坚持捡破烂维持生计,供自己上学。你的朋友认为这位同学太傻。对此,你会如何回应你的朋友? 二、 现代文阅读(23分) (共2题;共23分)9. (12.0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腊味飘香胡玲每逢寒冬,必定制作腊味。这个节目在我家一直延续保留着,俨然成为一种习俗。虽然超市、商场里,各种腊味琳琅满目,在我家,还是喜欢自己制作腊味。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亲手制作的腊味风味更独特,口感更好,而且还能享受腊味制作过程中的趣味,还有腊味做成后的满足和幸福感。像许多家庭一样,母亲是制作腊味的灵魂人物,而我,只能帮她打打下手。母亲说,天气越冷,寒风越猛,太阳越大,做出来的腊味越好。她看了几天的天气预报,说,最近天气好,做腊味最好不过了。晚上,母亲把大蒜、生姜、花椒拿出来,这些都是制作腊肠的调料,有了它们,腊肠的口味不至于单调乏味,会变得麻辣鲜香。我们剥好大蒜,把生姜清洗干净、晾干。第二天一早,我和母亲带着准备好的调料,赶往菜市场。我们买了50多斤猪肉, 五花的,一半做腊肠,一半做腊肉。母亲说,制作腊味,必须是五花肉,太肥的吃起来过于油腻,而全瘦肉,吃起来太干太柴,只有五花肉做出的腊味,油而不腻,有韧劲有嚼头。一到冬天,菜市场就多了许多专门做腊肠的摊位。我们把五花肉提到摊位,老板给肉去了皮,放进绞肉机的口里,然后加入我们自己备的调料,撒上盐。机器的出口处,套上洗净的肠衣,在末端打好结。肠衣一般选用猪小肠。随着绞肉机“隆隆”的轰鸣声,红白相间的碎肉慢慢灌进肠衣里,干瘪的肠衣像吹了气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很快,一条条肠衣里灌满了碎肉,饱满通透,油亮欲滴,煞是好看。到此阶段,腊肠已算做好,但母亲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她说,机器做的腊肠太松了,煮熟后刀切,容易碎掉。于是,回家后我们又用手将肠衣里的肉慢慢挤紧实,每隔一段,用线再扎一下。然后是制作腊肉。把肉切成小块,用干净的桶装好,每块抹上盐和酱油,盖上盖子。经过一天一夜的腌制,盐和酱油慢慢渗入到肉中。第二天就可以拿出来晾晒了。一串串腊肠,一块块腊肉,挂在阳台上,鲜艳喜庆,油亮诱人,它们耐心而安静地接受着阳光和寒风的洗礼。经过半个多月的晾晒,逐渐枯萎缩水,冒出一层细细的油,淡淡的腊味清香在空气里萦绕,久久不散。此时,腊味的制作算真正大功告成了。接下来的日子,腊味会成为餐桌上重要角色。当腊味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味,总有回忆涌上心头。儿时,每到生日,母亲总会给我蒸上两节腊肠,再炒一个腊肉炒青椒,挑食的我可以吃下两大碗米饭。长大了,到外面求学或外出,离别故乡时,母亲总会在我的行李里塞上腊味,在异乡吃到家乡的腊味,会不由想起母亲和家乡,孤寂的心会涌上一股暖意。成家了,腊味还是陪伴在我的餐桌上,将平淡的烟火日子点缀得生机盎然。在我家,在别的很多家庭里,腊味往往代表着母亲的爱和家的亲切,我想,这也是多年来,人们一直虔诚痴迷腊味的主要原因吧。我的心里,没有任何一种美食可以与腊味比拟,飘香的腊味里,夹杂了深深的思念和乡情,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和温暖。(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11日)(1) 为什么在作者家,制作腊味会成为一种习俗?请概括其原因。 (2)请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3)分析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 (4)请说说你对“我的心里,没有任何一种美食可以与腊味比拟,飘香的腊味里,夹杂了深深的思念和乡情,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和温暖”这一句话的理解。 10.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广西地处南岭之南,由于多山的地势,古时广西的文化发展与中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后来由于中原汉族的大量迁入,中原丰富的文化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逐渐影响到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一些中原士人因各种原因来到广西,给广西的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柳宗元的到来为柳州乃至广西的文化、教育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移风易俗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唐时的广西,氏族的观念甚至原始的意识传统仍然在社会上占主流,这与儒家观念占主流的中原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柳宗元针对当时柳州的这种落后的状况,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移风易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上的原始状况。元和十年,柳宗元上任伊始即开始把推行儒学作为他移风易俗的措施,以期通过儒学来改变人们的原始状态。于是,他把重建孔庙作为一项改变民风的重要措施,希望为人们树立一个精神偶像和灵魂。但是,长期形成的习俗与民族性格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而文化传统影响的缺失,更使得官方所推崇的儒学一时难以在广大当地百姓中产生认同。于是,柳宗元根据广西巫风盛行、相信鬼神的特点进一步采取援佛入巫、扬佛抑巫的方式,试图进一步改变柳州落后的风俗习惯,其具体措施就是重修大云寺。以期借佛来辅助教育,借佛的慈悲来达到戒杀息鬼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当时柳州的民风确实有了较大的改观和变化。除了移风易俗、改变民风之外,柳宗元还兴办文教,凭借自己文名远播的影响力为广西培养了许多的人才。这些柳宗元的弟子们除了学习知识外,在思想文化乃至性格上肯定受到柳宗元的很多影响,所以戴义开先生在刚直的柳州人一文中说柳州的古代为官者大多具有“刚直”的特点,并且说这里有柳宗元的影响。而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的读书人,他们以其独特的地位,充当着社会的中间力量,对社会风尚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柳宗元又通过他们,将自己的影响扩展到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另一方面,凭借柳宗元的名气与其诗文的影响,客观上又扩大了广西在中原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代唐宋派的散文家归有光在柳州计先生寿序中说:“柳之山水,待子厚而显”。因此,柳宗元作为一位文化的传播者来说,的确是非常成功的。除了柳宗元以外,广西还流寓过大量中原及外来的文人墨客,比如宋代的江西人黄庭坚、河北大名人柳开、明正德年间的常熟人桑悦等人都曾在广西的宜州、全州、柳州等地做过官。这些外地人来到广西,凭借自己的地位,都曾给予了广西的文化建设以很大的影响。此外,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里,也记录了大量广西的地方风物,这对于增进中原及其他地区对广西的了解是很有帮助的。(选自肖扬碚柳宗元及中原文化对广西的影响,有删改)(1)对“柳宗元为改变广西人们生活及思想的原始状况”所采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兴建孔庙,推行儒学。以期通过儒学“淳教化”,来改变人们的原始状态。B . 重修大云寺,采取援佛入巫、扬佛抑巫的方式,以期借佛“以佐教化”。C . 柳宗元教导弟子,不仅教给他们文化知识,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通过他们扩展影响。D . 柳宗元专为柳州山水写记,对外作以宣传,让人们关注柳州,关注广西。(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是为柳州乃至广西带来中原文化影响的重要的人物,他在柳州采取的许多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B . 柳宗元在柳州任职期间,通过重建孔庙、重修大云寺等措施,逐渐改变了当地的民风。C . 戴义开先生认为柳宗元的弟子们因受柳宗元性格的影响,大多都具有“刚直”的特点。D . 通过徐霞客的游记,广西特有的风景及物产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增进中原及其他地区对广西的了解。(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作者引用散文家归有光在柳州计先生寿序中所说“柳之山水,待子厚而显”,是为了证明“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的到来才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的观点。B . 中唐时期,柳州以氏族观念甚至原始的意识传统的思想为主,而中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C . 文章围绕“柳宗元及中原文化对广西的影响”这一观点,条理清晰地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证。D . 文章段与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第段补充其他外地的文人墨客对广西的影响。三、 古诗文阅读(14分) (共2题;共14分)11. (9.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环滁皆山也_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掇幽芳而荫乔木_ 遂书以名其亭焉_(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4)【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_和_(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 12. (5.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甲诗首联中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景象雄伟;乙诗首联中的“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3. (50分)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谊,深沉的思考。请以“孩子与老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33分) (共8题;共33分)1-1、2-1、3-1、4-1、5-1、6-1、6-2、6-3、6-4、6-5、6-6、6-7、6-8、6-9、7-1、7-2、8-1、8-2、8-3、二、 现代文阅读(23分) (共2题;共23分)9-1、9-2、9-3、9-4、10-1、10-2、10-3、三、 古诗文阅读(14分) (共2题;共14分)11-1、11-2、11-3、11-4、12-1、12-2、四、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