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限时练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6500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限时练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限时练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限时练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限时练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 . 秦朝B . 东晋C . 隋朝D . 元朝2. (2分)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哪位皇帝的评价( )A . 唐太宗B . 唐高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3. (2分) (2016七下武威期中) 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A . 房玄龄B . 杜如晦C . 魏征D . 姚崇4. (2分) (2017七下灯塔期中)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来研究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A . 隋炀帝B . 唐太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5. (2分) (2017七下独山期中) 隋朝以来,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A . 有利于选拔人才B . 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 .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 . 得到不断的完善6. (2分) (2016七下武威期中) 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图中的( )A . B . C . D . 7. (2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耗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 A . 王昭君B . 文成公主C . 刘细君D . 杨玉环8. (2分) (2017七下长春月考) 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 . 北宋与辽B . 西夏与辽C . 北宋与西夏D . 南宋与辽9. (2分) 下图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 )A . 戚家军B . 岳家军C . 义和团D . 赵家军10. (2分) 宋朝手工业中的哪一行业水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A . 棉纺织业B . 制瓷业C . 采矿业D . 造船业11. (2分) (2018七下南宁期中) 下列城市中,不曾设有市舶司的是( ) A . 广州B . 泉州C . 扬州D . 临安12. (2分) (2016七下卢龙期中) 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A . 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C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粮仓D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13. (2分) (2019七下广州期中)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 B . C . D . 14. (2分) (2019怀化) 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 A . 成吉思汗B . 忽必烈C . 努尔哈赤D . 阿保机15. (2分) 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16. (15分) (2018七下南宁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所示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重振”材料三: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顿难(不得志),顾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苏(延页)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瑞士,而近小人。”旧唐书宪宗下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2) 他统治时期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重振?同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 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 17. (20分) (2018七下潮阳期末)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材料三: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四: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1) 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什么新发展? (2) 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辅佐唐太宗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的两个宰相? (3) 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4) 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当时的“腹里”直属哪个机构管辖?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16、答案:略1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