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643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 . 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C . 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D .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2. (2分)以下不属于朱自清的作品的是( ) A . 荷塘月色B . 背影C . 春D . 故都的秋3. (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的散文,无论叙事,写人,咏物,绘景都应很精妙,能够引人入胜。B .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由五个可爱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C . 国家环保总局确定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D . 春天空气清爽,阳光明媚,故有青阳的美称,陈子昂有诗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4. (3分)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信念_,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 (15分)春天到了,班级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诗词颂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留下了颂春的佳句,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将有关春天的两句诗句写在田字格内。(2)【节气报春】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下图)上面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3)【妙笔绘春】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摘取唐人诗句为画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一次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众人都画马和花,只有一人画了几只蝴蝶飞逐马蹄,宋徽宗非常满意。如果也请你选择一句与春天有关的古典诗词名句为题来画画,你有什么巧妙的构思?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6.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元方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政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候袁公_强者绥之以德_何所履行_孤法卿父_(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孤 往 者 尝 为 邺 令 正 行 此 事 不 知 卿 家 君 法 孤 孤 法 卿 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完成小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赏析划线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2)请从题材、景致、情思、意境、艺术手法方面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8. (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扇子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清幽深邃,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第段按_顺序,说明了_。(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出其中三种来,并举例说说各自在文中的作用。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也说颜值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4)如果要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更生动并更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最为恰当?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有“值”不在“颜”高B德才兼备,无“颜”何妨C“颜”外之意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落花枝头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个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倘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早就听说石榴花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惋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己,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如同这缀着晨露的石榴树,花果同枝,生机蓬勃。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新陈代谢,永葆青春的活力。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枝头上再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1)文章热情赞颂了落花的“美好情操”,根据文章的描写,分点概括落花的美好情操。(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倘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3)文章的两个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石榴花果满枝的景象,而文章的标题却是“落花枝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同是落花,今天作者的感受是“壮丽”,而旧时文人怨女的感受却是“伤感、哀惋”,这两个时代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不同的感受?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的内容和感情。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引为知音。并约定一年之后在此相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前来弹奏,岸上却不见钟子期的影子。后知钟子期已离开人世。死前让人把他葬在岸边,好让他的灵魂依约到此相会。伯牙来到坟前,边哭边弹,仰天长叹:“子期不在,谁是知音?”遂将古琴摔碎。围绕故事的主旨,写出你的一段经历,或写出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4-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1、5-2、答案:略5-3、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6-1、6-2、6-3、6-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8-1、8-2、9-1、9-2、9-3、9-4、10-1、10-2、10-3、10-4、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