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614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B . 您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C . 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再说了。”D . 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广州市旅游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旅游业要成为广州支柱产业,总收入达5000亿元以上。B . 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我们了解了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到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和飞岛国旅行的经历。C . 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从3月20日开始对BRT沿线公共自行车进行了升级改造,让市民出行更便捷。D . 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下面是某同学以“古人的雅趣”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并在【甲】处写上恰当的评点。 雅趣出处古诗文名句评点饮酒陶渊明饮酒(其五)_,_。酒中有悠闲。欧阳修醉翁亭记山水之乐,_。酒中有真趣。郊游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_。禽鸟赶春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_,误入藕花深处。【甲】_鼓乐陆游游山西村_,衣冠简朴古风存。难忘那些民俗。王维竹里馆_,_。自个儿乐。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回顾了已学内容,也感受到了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整理古诗文的快乐,正如秦观的行香子中所说“倚东风,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他们太di mn_,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ng wng_。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d ch d w_。真的有“hi k sh ln_”的时候。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报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来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字。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二十四节气”的一个特点。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6.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临河干 _求石兽_转转不已 _盖石性坚重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 .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 .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 .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4)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7.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 , 同二王参云栖。时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埠,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耀。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秋,与白民看雪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不可以意求也。(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乙】甲子嘉平月九日大雪,泊舟阊门 , 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山耳。放笔一笑。(李流芳题雪山图)【注】甲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云栖:寺名。在杭州西湖西面山中,以产竹闻名。江南:钱塘江南岸。庚戌: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迟:等待。甲子:明天启四年(1624年)。嘉平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阊门:苏州古城之西门。(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白民独留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出心裁B . 是岁竟无 竟不可得 有志者事竟成C . 固不可以意求也 求之下流,固颠 根深蒂固D . 而意中有云 目似瞑,意暇甚 词不达意(2)用“/”给【甲】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望 江 南 诸 山 皑 皑 云 端 尤 可 爱 也。(3)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4)【甲】【乙】两文都写到雪景,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甲】文的“琼枝玉干,披拂照耀”运用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景_的特点;【乙】文的“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运用_的描写手法,写出了雪景_的特点。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 (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西方冰川学家的鼻祖丁铎耳这样描述雪花:“这些雪花有的像美丽的小侧舌,有的圆形,有的箭形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形的范围。”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形态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后发现: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在已被人们观测过的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这是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一样,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为什么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呢?这和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晶体习性有关。水晶和冰晶一样,都是六方晶系,不过水晶是二氧化硅(SiO)的结晶,冰晶是水(H2O)的结晶罢了。李白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真的有那么大吗?事实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1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据研究,温度对雪晶大小存在影响:当气温为-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平方毫米;当气温为-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气温为-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不难看出,雪花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不客易遇到。有些文学作品描写天气严寒时,喜欢用“鹅毛大雪”来形客。其实,“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在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的并合,尤其当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往成百上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选自人民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雪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B . 雪花的各部分有可能完全对称,但有些看似规则均匀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C . 雪花晶体的大小,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温度相对较低,雪花会越小。D . 雪花在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往往会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B . 文章第段中划线的词语“许多”,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 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雪花的晶体微小。D . 文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雪花的基本形态,晶体大小以及鹅毛大雪的形成原因。(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水晶和冰晶都是六方晶系,所以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B . 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C . 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都一样,水汽含量多的一面增长得较慢。D . 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9.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寄贺年卡的人新年将至,他却没有快乐,就在这时,他收到一张贺年卡。这令他意外。妻子去世一个月来,他始终无法从痛苦中挣脱。他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消极地生活。人们劝他振作,他却冷冷丢给人家一句:“我心已死。”人走屋空后,他孤寂地坐着,一口一口地喝烈性酒。他不知道,在他日日冷漠地对待的这个世界上,有谁还会给他寄贺年卡。贺年卡的封面图案很简单,洁白的纸上画着一片绿色的叶子,叶子上方印着五个字:“默默的祝福”。打开贺年卡,他却没找到寄卡人的姓名,只在像封面一样洁白的纸上,有钢笔写着几行字“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只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人在默默地祝福你。生活依然美好,依然充满热情,依然充满爱。新年与你同在。”这几行字,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悄悄潜入一丝暖意。A是谁送来的温暖呢?他极力去辨认那钢笔字,但这隐去姓名的祝福者显然是要真正隐去他自己。字,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是标准的仿宋体,根本看不出一点个人风格。谁呢?我一定要找出来。第二天上班,他仔细观察他的同事。他冲他们微笑点头。妻子去世以来,这是他第一次露出微笑。同事们也分别向他回报以微笑。微笑充满了温馨。他分辨不出,他觉得每个人都像是那祝福者。在美好的微笑与轻声的祝福中,他感到生活真的充满了爱。B有什么东西在他心底悄悄融化。他冰封已久的情感被解冻了。他的心尚未死。“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他想起了这句话,他知道他是找不到那人的。他郑重地从信封中抽出贺年卡,珍惜地抚摸着。突然,他看到信封上的邮戳:贺年卡是挂号寄来的,为什么不去问问邮局呢?他来到邮局。邮局的人说:“噢,这个办挂号邮贺年卡的人我们记得非常清楚。C两个月前,来了一女人,很瘦,因为病态,她的嘴唇几乎没有血色。她说她得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了。她请求我们代她在年前寄出这张贺年卡我们知道她已经死了,因为她临走前说,如果她能将生命熬到年底,她将亲自来寄这张贺年卡。”听完这些,他已知道了这寄贺年卡的人。他深深地,不知是向这告诉他谜底的人,还是向那已长眠的妻子,鞠了一躬。(1)收到一张贺年卡后,“他”为什么会感到意外? (2)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 (3)画线句子A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画线句子B中“悄悄融化”指的是什么? (5)画线句子C中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_,其作用是_。 (6)本文要告诉我们什么生活道理?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题一:请以“班里那点事”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初三(1)班的黑板报设置了“今人今语”栏目,下面是其中的三则语录(一)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让我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起点很高且少走了很多弯路。布鲁斯巴特勒(美国免疫学家、遗传学家,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二)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太简单了,就总是忽略到看不见。李冰冰新浪博客(三)排列好青春历程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脚印,每一次心跳,为自己做一次庄严的检阅。赵冬检阅自己的青春三则语录可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在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善于发现和体会身边的平凡,就会获得快乐和幸福;珍惜青春的每一次际遇,走好成长的每一步写作要求:若选题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是李白获悉好友王昌龄被贬之后创作的一首诗。“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称为“左迁”。B .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 . 三,四句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寓意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D .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诗歌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1、5-2、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6-1、6-2、6-3、6-4、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1、8-2、8-3、9-1、9-2、9-3、9-4、9-5、9-6、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