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82613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 (3分)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A . 已经会人工取火B . 过着群居生活C . 种植粟D . 会制造陶器2. (3分)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A . 种植粮食作物B . 制造陶器C . 发明舟车D . 铸造青铜器3. (3分)在卡通动画片哪吒的主题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轩辕剑,满弓拉”。你知道“轩辕”指的是下面哪个人物吗?( )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4. (3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 . 北京人B . 元某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5. (3分)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 A . 山顶洞人时期B .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 . 黄帝、炎帝时期D . 尧舜禹时期6. (3分)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出现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炎黄时代A . B . C . D . 7. (3分)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重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A .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B . 学会煮盐C . 制作陶器,通商交换D . 创造文字,制作音律,并擅长纺织8. (3分)禹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禹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之乱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A . B . C . D . 9. (3分)“他是一个终结者,也是一个开拓者。在他这里,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这一人物是( )A . 尧B . 舜C . 禹D . 启10. (3分)论语季氏中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西周什么制度的瓦解(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封建制D . 分封制11. (3分)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 A . 商汤B . 商纣王C . 夏启D . 周武王12. (3分)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下面图片与文字体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是( ) A . 是都江堰。它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 . 体现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C . 是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D . 总结中国农业和药物学的成就13. (3分)金文和甲骨文最大的差别是( )A . 写在黄金做的器物上B . 属于成熟的汉字C . 文字铸在青铜器上D . 文字是用黄金制作的14. (3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政治局面( )A . 夏商B . 西周C . 春秋D . 秦汉15. (3分)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6. (2分)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一下顺序( )商鞅变法 私田出现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战国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A . B . C . D . 17. (3分)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A . 实行“削藩”B . 推行分封制C . 颁布“推恩令”D . 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8. (2分)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 . 夏-商-东周-西周B . 夏-西周-东周-商C . 夏-商-西周-东周D . 商-夏-西周-东周19. (3分)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B . 统一文字C . 修万里长城D .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0. (3分)“贤良对策治春秋,抑罢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中的场景最早开始于( ) A . 秦始皇时期B . 汉高祖时期C . 汉景帝时期D . 汉武帝时期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 (8分)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面考古资料写出推论: (1)史实1:北京人遗址上的堆积物厚达40米以上,较大的灰烬层有四个,第四层的灰烬最厚处超过6米。推论:_。(2)史实2: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推论:_。(3)史实3:黄河上游地区出土了绳纹、蚕纹陶器,半坡出土了带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河南出土了骨笛。推论:_。(4)史实4:在河南濮阳距今约6000多年的墓葬中,出土了贝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的龙的形象。推论:_。22. (14.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礼,无以立”。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请说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请说出材料一中思想家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著名言论或主张。(至少两条)(3)材料二中的“他”是谁?请说出他在治理国家问题上的主张。(4)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评价“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23. (7.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制造战乱)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淫乱,急则犯上作乱。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叛乱)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只有嫡长子一人可以继承),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否定了什么制度,又实行了什么制度?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2)材料二中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接收其建议颁布了什么命令?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3)如果景帝和晁错也采取武帝和主父偃同样的措施,还会不会引发七国之乱?请你分析原因。 (4)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 24.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1)材料中的“商君”指谁? (2)材料主要记载了“商君”的什么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内容。 (3)你如何评价 “商君”的做法?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