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506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过着群居生活B . 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C . 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D .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2. (2分)生产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早期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 AB . BC . CD . D4. (2分)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 A . 黄帝B . 炎帝C . 秦始皇D . 大禹5. (2分)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 A . 黄帝陵B . 大禹陵C . 秦始皇陵D . 中山陵6. (2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如下图所示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A . 舜传位于禹B . 禹传子家天下C . 西周分封制D . 商鞅变法之后8. (2分)孔子曾经编写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 秦始皇统一中国B . 周平王东迁洛邑C . 齐桓公成为霸主D . 韩赵魏三家分晋9. (2分)“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他是( )A . 炎帝B . 黄帝C . 尧D . 禹10. (2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 . 夏朝B . 西周C . 商朝D . 秦朝11. (2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其表现不包括( ) A . 战争频繁发生B . 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C . 原始农业兴起D . 诸子百家争鸣12. (2分)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 )A . 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B . 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 . 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D . 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13. (2分)奠定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事件( )A . 尊王攘夷、城濮之战B . 问鼎中原、长平之战C . 围魏救赵、马陵之战D .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14. (2分)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 . 用“仁政”治理天下B . 法行改革,依法治国C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 . 虔诚信佛,行善积德15. (2分)和秦朝相似的朝代是( )A . 隋朝B . 唐朝C . 元朝D . 清朝16. (2分)下列各项不属于刘邦打败项羽的条件是( ) A . 约法三章,赢得民心B . 善于用人C . 军事力量强大D . 拥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17. (2分)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B . 长平之战C . 楚汉之争D . 城濮之战18. (2分)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 . 城濮之战B . 马陵之战C . 长平之战D . 巨鹿之战19. (2分)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史称( ) A . “文景之治”B . “光武中兴”C . “贞观之治”D . “开元盛世”20. (2分)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这表现在( )A . 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B .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C . 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 .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二、 综合题 (共5题;共95分)21. (20分)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天演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纲领“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材料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材料一所陈述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2)上述思想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里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上面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4)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这一次讲话的历史影响是什么?22.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纷繁,但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二的水利工程名称是什么?(3)材料三中“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商君变法后的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什么?(4)根据所学知识,上述变法有何意义?(5)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2个即可)23. (15分)中国古代的国家政府机构特点鲜明、几经调整。下列是不同王朝的各级行政机关的关系示意图。(1)图示一所反映的各级行政机关的设置与安排,来自于古代中国的哪一种政治制度?在图示一中,作为中央政府机关中主要官僚之一的“御史大夫”,其日常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2)在图示二所示的中央政府机关中,新设“宣政院”这一机构,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与作用是什么?与图示一相比,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 (3)图示三中,左侧所示的“中书、尚书、门下”等均属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关,各“省”首长“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对比图示三中的左侧示意图与下面示意图,这一变化出现在何时?这一变化过程,反映的问题本质是什么? 24.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史记.孝文本纪材料二:(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玉珠,饥不可食,寒不可依.其令郡国务劝农桑。”史记.平准书.(1)汉文帝,汉景帝时重视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 (2)在汉初出现了“文景之治”,这一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25.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年一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才告终。全球通史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五:军机处,地近宫廷,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其中对废除旧制度有决定意义的措施是什么?利于加强中央集集权的是哪一条?(3)材料三中所说的“帝国的结构”是指什么?该模式有何特点?(4)材料四中的皇帝是谁?下了一道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5)材料五中的军机处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始设立的?军机处的设立反映出“帝国的结构”出现了什么特点?给我们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以什么启示?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5题;共9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4-1、24-2、25-1、25-2、25-3、25-4、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