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8206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实施方案 小学“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济宁市教育局关于“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实施方案,深化“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育人积极性,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家校共建,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围绕“强化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总要求,开展家校共建,密切家校关系,让教育更贴近社会,让家长更了解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健康科学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的社会满意度。二、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使全体教师了解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新要求、新期盼,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成熟,人人成为“有追求的教师”。2.通过开展“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转变家长家教观念,改善家教方法,提高家教能力,人人成为“懂教育的家长”。3.通过开展“千校万家共建连心桥”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人成为“有理想的学生”。三、主要途径1.建立家校联系卡。各班主任要每月如实填写、按时发放。家校联系卡是家校联系最方便、最灵活、最实用的渠道,它可以使老师和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充分交流信息,为及时有效地教育孩子打下基础。(责任人:各班主任)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各班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手册,将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及时记录手册,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总结,一学期一反馈,毕业一展示,以激发广大学生不断进取。(责任人:各班主任)3.建立致家长的一封信制度。学校将每学期与家长通一次书信,主要内容是向家长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办学成绩和教育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感谢家长支持,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等。(责任人:校长室)4.创办校报或工作简报。学校将每学期办出两期高质量的校报或工作简报,并定期发给家长。报纸内容立足学校自身发展,坚持贴近学生,反应学生风采,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贴近教师,展示教改成果,引导家长理解、支持学校工作;贴近家长,满足家长育人需求,指导家庭教育。(责任人:教务处)5.继续深入做好教师家访活动。家访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坚持做到“五个必访、三个结合”:下岗家庭必访,贫困家庭必访,单亲家庭必访,留守学生必访,伤残学生必访,逐步建立“普访、专访、随访”三结合的家访工作机制。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家访。班主任每学期登门家访不少于10人次。对特殊学生要做到常访、多访。学科教师也要参与家访工作,每学期登门家访不少于5人次。(责任人:各班主任及学科教师)6.构建家长网络体系。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在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各班也要选出有爱心、有教育理想、有奉献精神、有创新精神的家长志愿者,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探索建立与家长的日常联系制度。(责任人:教务处、各班主任)7.设立学校开放日。学校将在每学期设立“教学开放周”和每月设立“校长接待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教育,提出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责任人:校长室)8.开好家长会。学校将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增强家长会的互动性、开放性和主题的多样性,使家长会成为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责任人:校长室)9.用好班级飞信。各班主任应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操行评语、考试成绩及各种活动信息以短信形式及时通知家长,实现家长、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协同教育。(责任人:班主任)10.利用好教师博客平台。已建立博客的中青年教师要积极撰写,做到每月至少两篇博文,打造自己的博客之家。引导家长参与自己博客的交流互动,使家校共建工作更加灵活便捷。(责任人:教务处)四、活动步骤(一)准备阶段(5月28日-31日)1.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积极动员,周密部署,提出工作要求。2.制定家校共建连心桥活动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方法,创造条件,为家校合作提供足够的时间、场所、设备以及必要的经费,确保家校共建的深入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