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997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嫩(nn)芽 黄晕yn 分歧(q) 澄清(chng qng)B . 捶(chu)打 憔悴(su) 澹澹dn 莅临(l ln)C . 酝酿ling 脸颊(ji) 竦峙sng 粗犷(c gung)D . 匿(n)名 徘徊(hu) 唱和h 绿茵茵(l yn yn)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的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B . 爸爸不愧是作家,跟自己的亲骨肉也咬文嚼字 , 而且也不肯赏一句振奋人的话。C . 一向要强的她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忍俊不禁地哭了。D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删除“因为”)B . 这次受检的十余种教辅资料合格率不足10%左右。(“不足”和“左右”删除其中一个)C . 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激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把“学习用品”改成“文具”)D . 既然你能够认真地读完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既然”改成“如果”)4. (2分)选出语句排恰当并与上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通常,人们对国家、政治团体或群众组织的领导人,都习惯尊称为“袖”,“领袖”一词可用来赞人为人之表率,某类人中的突出者,人们也习惯称之为“领袖”。_在古人眼里,领和袖具有表率的作用,所以便的产生了“领袖”一词。“领袖”一词来源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服的衣领,衣袖。因此,在人们眼中,衣服的这两处是既高贵又醒目。因为衣领和衣袖与皮肤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起毛破损,所以古人在制作衣服时,衣领和衣袖都是单料,很讲究样式,并镶以金边。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B . 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C . “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D . 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6. (4分)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银花火树开元夜 避恶遍插茱萸枝 几处笙歌留朗月 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_(3)中秋节上联:_ 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常饮菊花酒 下联: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_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安得广厦千万间,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 ,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抽刀断水水更流,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 , _”的伟大抱负。(范仲淹岳阳楼记)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8. (10分)名著阅读 (1)【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阅读名著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问题与理解水浒传关注章回目录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问题:把有关吴用的章回内容放在一起阅读有何意义?简爱关注叙事角度我转过嘴唇,吻了吻搁在我肩上的那只手。我深深地爱着他,深得我已不相信自己能说得清,深得已没有言语能够表达。问题:简爱与其它常见小说的叙事角度不同,采用这样的叙事角度有何妙处?(2)【开展专题探究,获得思考感悟】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150字以内)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9. (12分)古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散曲中与“秋”“夕阳”相对应的景物分别是“_”和“_”。(2)“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思是否一致?(3)请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赏析。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河中石兽)(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遽:马上,立即。契:用刀刻(1)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从 其 所 契 者 入 水 求 之(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如是再啮_转转不已_求剑若此_(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一位老师上课用PPT演示了(甲)文中的内容,下面是他用的五张图,请你根据甲文内容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 )A . B . C . D . (5)甲文中的老兵批评了那些“_”(用原文内容填写)的人,乙文则讽刺了那些_(用自己的话表达)的人。 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11. (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紫外线辐射的三刺鱼为什么变得勇敢韩俊杰最近,一项出自德国波恩大学演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所的新研究成果发现:鱼类无法看见的中波紫外线能够改变三刺鱼的行为。利用三刺鱼的生殖洄游习性,相关研究人员从荷兰瓦登海域特塞尔岛获取亲鱼并带回实验室中繁殖,之后将人工孵化的三刺鱼后代分成不同组,并从28组具有亲缘关系的三刺鱼中选取样本,半数样本在自然光照下生长,另半数样本在人工增强的中波紫外线辐射下生活下生长。经过7个月的时间,研究人员发现暴露在中波紫外线辐射下生长的三刺鱼的体型显著小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三刺鱼的体型。或许,暴露在更高水平中波紫外线辐射的三刺鱼需要并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修复损伤的组织。该论文第一作者威特推测道。在一个被分成三个部分的水族箱内,研究人员测试了两种三刺鱼的行为。水族箱的一端饲养着一条鳟鱼,另一端设置有人造水草为三刺鱼提供庇护,中间部分是三刺鱼的探索区。三刺鱼明显没选择逃离危险,而是向着鳟鱼转围然后又回来了。演化生物学莱克如是描述观察结果。鱼类会离开护所并接近未知的动物来测试其危险性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令人惊奇的是,暴露在中波紫外线辐射下数月的小型三刺鱼在探索区停留的时间几乎是自然光照下生长的大体型三刺鱼的2倍。在研究人员看来,这种行为的出现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威特解释了其中一个可能性:经高强度中波紫外线施压的三刺鱼,能一鼓作气实施更彻底的危险性测试,以使自己随后能全身心地觅食。但也有可能是体型受到限制的三刺鱼个体本身具有更加的探索欲,因为潜在的危险信息对它们而言更具重要性。第三种可能性是体型小却是更敏捷的三刺鱼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鳟鱼是危险的捕食者,任何试探性的靠近都是徒劳,从而做出策略性的示警行为。(选自新发现2018.02.01,有删改)(1)下列关于三刺鱼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三刺鱼暴露在鱼类中无法看见的中波紫外线中能够改变它的行为。B . 三刺鱼暴露在辐射下生长的体型大于在自然光照下生长的体型。C . 三刺鱼在鳟鱼面前没选择逃离危险,而是向着它转圈然后又回来。D . 三刺鱼在探索区停留的时间和它是否暴露在辐射下生长有关系。(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交代了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 . 文章第段划线词可能,强调一种推测,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C . 文章按空间顺序,介绍了研究人员找到三种可能令三刺鱼勇敢的原因。D . 文章第段划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停留时间的数量关系。(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在一个被分成三个部分的水族箱内,研究人员测试了两种三刺鱼的行为。B . 暴露在中波紫外线辐射下的三刺鱼需投入更多精力来修复损伤的组织。C . 鱼类会离开护所并接近未知的动物来测试其危险性早已不是什么秘密D . 威特解释说:体型受到限制的三刺鱼个体本身可能具有更强的探索性。12. (25分)阅读并回答问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李云迪李忠义是一个工人。2 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鲁工左们的欢迎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了,场内响起掌声。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竞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注释】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选文有改动)(1)文章开篇写“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文章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深层含意?(4)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最美的善举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点的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苏大哥,这”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1)文中“最美的善举”具体指哪件事?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2)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4)文章主要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把目光放在底处,看一看街上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比如工地上的劳工,比如沿街的小贩把目光放在底处,关注一下身边默默服务的人们,比如校园内的清洁工,比如收发室的老大爷把目光放在底处,你会看到,是他们,让你我的生活变得如此温馨而美丽。请以“把目光放在底处”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艾青太阳的话同学们,这首诗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情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的。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6-1、6-2、6-3、6-4、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7-1、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8-1、8-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9-1、9-2、9-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1、10-2、10-3、10-4、10-5、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11-1、11-2、11-3、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4-1、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