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867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 . 学会制造工具B . 住在山洞里C . 过着群居生活D . 懂得用火驱赶野兽2. (2分)住着干栏式房子的原始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原始居民C . 半坡原始居民D . 大汶口原始居民3. (2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不同的房屋。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 )A . 生活习惯B . 生产工具C . 劳动技术D . 自然条件4. (2分)学习历史要懂得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区别。下列连环画中取材于真实历史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今年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在甲骨文的发现地举行甲骨字典首发仪式。甲骨文发现地是( ) A . 陕西西安B . 河南安阳C . 江苏南京D . 河南洛阳6. (2分)依据下侧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一位人物的题词?( )A . 炎帝B . 黄帝C . 周武王D . 秦始皇7. (2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此话出自( )A . 道德经B . 论语C . 易D . 春秋8. (2分)商周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是( ) A . 青铜制造业B . 陶瓷业C . 玉器制造业D . 纺织业9. (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江南统治者不重视经济发展南方社会较为稳定A . B . C . D . 10. (2分)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是( ) A . 司母戊鼎B . 四羊方尊C . 利簋D . 西周毛公鼎11. (2分)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 ) A . B . C . D . 12. (2分)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从此开始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我国封建社会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 )A . 战争B . 起义C . 谈判D . 变法13. (2分)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二世而亡,某校七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 . 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骚扰B . 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C . 丙同学: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 . 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14. (2分)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A . 秦朝人民习俗,喜欢拄拐杖B . 秦朝法律的残暴C . 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D . 人民为了赶时髦15. (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 推进大一统局面D . 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局面16. (2分)从汉代到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交往活跃而频繁,下列史实错误的是( )A . 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B . 玄奘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C .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有空海和吉备真备等D .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7. (2分)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宗法制D . 分封制18. (2分)“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这句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 ) A . 通西域,北击匈奴B . 通吐蕃,南击南蛮C . 通夷洲,西击党项D . 通南中,东击东胡19. (2分)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下列属于我国东汉时期医学的代表人物的有( )扁鹊张仲景华佗蔡伦。A . B . C . D . 20. (2分)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B . 赤壁之战C . 官渡之战D . 淝水之战21. (2分)南朝和北朝的关系是( ) A . 南北对诗的分裂局面B . 先后出现的两个王朝C . 统一的局面D . 一国两制22. (2分)如果在假期去河南省游玩,想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佛教盛行的情况,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游览,这个地方是( )A . 龙门石窟B . 云冈石窟C . 莫高窟D . 东周王陵23. (2分)下列政策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A .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B . 颁布“推恩令”C . 减轻刑罚,废除肉刑D .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诛钱24. (2分)唐朝和西汉相似的地方是( )开国皇帝都是吸取前王朝灭亡的教训两朝都出现过治世局面两朝都有与周边少数民族和亲的历史都成都在长安A . B . C . D . 25. (2分)2015年是我国农历乙未年(羊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羊”字(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8分)26. (6分)完成下面连线远古_ 勾践 迁都到殷夏_ 齐桓公 卧薪尝胆商_ 启 开始“家天下”周_ 武王 牧野之战齐_ 炎帝 尊王攘夷越_ 盘庚 阪泉大战27. (2分)炎黄部落合并发展,通过_之战打败蚩尤,逐渐构成了_族的主干。三、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8.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作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3)你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发展经济的感想。 29.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失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韵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图二幅:图1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图2魏晋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材料三:魏主日:“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丈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位皇帝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图1和图2反映了魏晋时期民族交往的什么现象?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过程。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8分)26-1、27-1、三、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8-1、28-2、28-3、28-4、29-1、29-2、29-3、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