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导学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17460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兵马俑》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秦兵马俑》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秦兵马俑》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导学案 赵镇中心小学 郑兵雷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4、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学习难点: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课前预习:1、 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漏字。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把它们多读几遍。3、 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4、 默读课文,仔细想一想,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呢?5、初读课文,你有什么疑惑?在书中写下来。6、查资料,了解秦兵马俑。(学习小贴士: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秦兵马俑,看看图片及介绍,并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摘抄。)秦兵马俑: 知识链接: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预习反馈:(一)我会读荣誉 鸟瞰 统一 率领征战 风靡 魁梧 拼搏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南征北战身材魁梧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二)我知道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词语。1、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2、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3、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4、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在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 )5、在文中是指秦军力量强大,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三)我能行在小组内朗读课文,小组成员给以成绩评定。(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完成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学习组组长给以评定。( )合作探究1、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呢?2、“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体现在课文哪些部分?用“读”、“演”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3、阅读第八自然段,“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用横线划出能表现“艺术珍品”的句子;用曲线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你还能仿照作者的写法,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吗?4、回顾全文,课文带领我们欣赏了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秦兵马俑,你能从课文中发现一些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写法吗?(学习小贴士:读一读课文,先在文中做批注,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当堂检测一、 择优录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来)擎着(qng jng) 模拟(sh n) 战车千乘(chng shng)军吏(sh l) 战靴(xi xu) 惟妙惟肖(xio xio)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从( )和( )两个方面具体介绍兵马俑的,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分别描绘了( )( )( )( )( )( ) 的样子。2、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将军俑 配合默契武士俑 利箭在弦骑兵俑 龙腾虎跃车兵俑 骁勇善战弓弩手 威风凛凛马俑 训练有素我的收获学完本课,你的收获怎样,给自己做个评定吧。自己评价( ) 同伴评价( )课后作业一、补充下列成语,并选择填空。( )世无双 所向披( ) 南( )北( )( )无仅有 若有所( ) ( )妙( )肖( )死搏斗 神态自( ) ( )( )欲试( )首挺胸 养精( )锐 ( )( )有神1、齐白石擅长画虾,他画的虾( ),充满活力。2、飞将军李勇英勇善战,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在战场上( 、 ),令敌人闻风丧胆。3、( )的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4面对突然而来的灾难,见多识广的警察( ),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家迅速撤离了现场。5在决赛前,双方球员在( ),准备最后一搏。二、我会填。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1.这句话在全文中起( )作用。它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其中( )、( )、( )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突出的特点。2、我也会用不仅而且写一句话。 三、小练笔。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 温馨提示:作业完成后仔细查看一下,然后你对自己的作业的做个评定( ) 板书设计: 秦 兵 马 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课文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针对本文篇幅较长,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况,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学会预习的优势,在第二课时的设计上大胆取舍,直奔中心,突出文章重点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上做了一点尝试:首先,采用直奔中心段落的教学方法。我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教学,迅速理清全文脉络,采用多种方式对“神态自若”“擎着利剑”“惟妙惟肖”等词语进行深敲细酌,逐一品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准确。其次,在朗读指导上做足功夫,确保有效的读的时间,确保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始终伴随读书的全过程,与文中的兵马俑们进行了一番零距离的接触,书声朗朗的课堂显得情趣浓浓。教学中,我还在点拨、过渡的语言上做好推敲,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第三,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比如课文的第二段,这一段分三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一是介绍了已发掘的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平方米和坑内兵马俑总数近个;二是介绍了一号坑的长米、宽米、总面积平方米以及坑内兵马俑总数个左右;三是介绍了一号坑上面的主要设施和作者的观后感。因为条件所限而无法让学生欣赏到相关的录像片段,所以仅让学生通过这些数字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是很困难的。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用我们的教室、全校学生总人数作为参照对象。我先问学生我们的这间教室大吗?他们说挺大的。我又问他们我们学校学生多吗?他们说很多。接着我告诉学生我班的教室大概多个平方米,我们全校学生数大概在个左右,然后我让学生去计算一下三个俑坑的大小和一号坑大小分别相当于几间教室的大小,三个俑坑内的兵马俑总数和一号坑内的兵马俑数分别相当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几倍,他们计算出的结果是:三个俑坑大小相当于间教室的大小,一号坑的大小相当于间教室的大小,三个俑坑内的兵马俑总数相当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倍,一号坑内的兵马俑数相当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倍。看着自己算出的结果后学生们不由得发出了阵阵的惊叹声:“哇,三个俑坑竟然这么大啊!”“这么多兵马俑啊!”“果然规模宏大!”可见,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教室、学校、学生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要注意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新课程软化了学科的界限,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我在这一节语文课堂上有机融合了数学内容,使学生的技能交叉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