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706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酝酿(yng) 发髻(j) 应和(h) 贮(zh)蓄B . 皂荚(ji) 镶(xing)嵌 憔悴(qio) 黄晕(yn)C . 秕谷(b) 嫩芽(nng) 梦寐(mi) 蝉蜕(du)D . 萧瑟(s) 看(kn)护 荫蔽(yn ) 瘫痪(hun)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途径。B . 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C .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D .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3. (2分)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位歌手在众多选手中艺压群芳,鹤立鸡群,实在让人称赞。B . 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C . 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联,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D .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4.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A . B . C . D .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24分)5. (24分)补充句子_ ,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_ , 白露为霜。_ , 在水一方。晴川历历汉阳树,_。_ , 烟波江上使人愁。几处早莺争暖树,_。_ , 浅草才能没马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 , 西北望,射天狼。黄鹤楼一诗中描写诗人在黄鹤楼上所见景象的诗句是:_ , _;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 , _。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发感情的诗句是:_。相见欢中写“愁”的名句是:_ , _ , _。_。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 , _?三、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4分)6.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1)本文选自_,作者_,请你以“地点+人物+情节”的格式,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_;书中另一处打虎情节是:_。 (2)武松在打虎过程中,一开始就把哨棒打断了,这个细节有何妙处?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明武松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 (5分)【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熟语获得启发的?它批评了现实中的什么现象?请你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在40字左右。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B .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C .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D . 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2)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 (19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小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爱赏;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佁然不动_ 以其境过清_南流数十步_ 不可名状_(2)翻译下列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佳木异竹,垂阴相荫。(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山仍然盘坐,为了褓抱;水仍然奔赴,为了幻灭。仁者以身为泥,种植希望;智者只是冷冷地观照。当死亡袭击生灵,肉身还给山,而眸底下的人泪属于水。山水的对话在冰封的寒冬里沉默了。却有一名披蓑戴笠老人,走入山林,劈枝削叶,抖落一树雪花。他削成钓竿,以竿为杖,踏着银白的雪径直来到江畔。江面浮着薄冰,仿佛一江冻结的语言。钓叟朝无垠的江面,抛出不丝之竿,在冥冥的冰雪地,在生与死都无话可说的时刻,他只为了问安,用山的管弦承载水的歌喉。(1)第段中的“仁者”指的是( ) A . 老人B . 山C . 水D . 雪(2)下列诗句与第所描绘情景相吻合的一项是( ) A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C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3)下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准确生动,清新典雅,富有韵味。B . 山的特征是襁褓人类,水的特征是使人类有幻灭感。C . 在山与水的对话中,水最终胜出,山只能以静默相对。D . “不丝之竿”把仁和智、生和死统一于钓叟的淡定、从容之中。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写作:(1)题目 成长路上,有你真好要求: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赵、小刘代替。(2) 请以“心灵深处的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快乐”、伤痛、秘密、烦恼。等等;自己立意;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挛、小赵、小刘代替。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24分)5-1、三、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4分)6-1、6-2、6-3、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1、9-2、9-3、9-4、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1、10-2、10-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