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1692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绯红() 不逊()匿名信( )油光可鉴() 畸形()诘责()瞥见( ) 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抑扬顿挫() 教诲(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 ),原名( ),字( ),是我国伟大的( )( )( ),文章选自他的散文集 ,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还有 ;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有 等 。(3)弄清词义,解释词语。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模胡掌故匿名诘责杳无消息2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3三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1)文章写了几个地点的事情? (2)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主要事情? 疑问摘要: 二、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了解性阅读,整体把握散文的内容。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 (三)品读欣赏课文,理解人物: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用“从_的描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发现。这部分与藤野先生无关,为什么还要写呢?1从外貌描写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 2从 事件的叙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 从 事件的叙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 从 事件的叙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 从 事件的叙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 (四)课堂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人物外貌的白描,以及四件事情的具体叙述,写出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经历,既可信,又耐人寻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热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fi红( )wn如( ) y站( ) 解pu( ) 油光可jin( )j形( )不xn( ) n名( ) yo无消息( ) 深w痛疾( )ji责( ) q然( ) 教诲hu( )pi见( )抑扬顿cu( )2结合句意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坐在教室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件。)B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是在讥讽我了。(毫不介意:一点都不放在心上。)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不逊:不虚心。)D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模胡:马虎,不讲究。)(二)链接中考: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3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A. 七擒孟获 B. 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课外搜集有关藤野先生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藤野先生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1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2。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二、自主预学1复习上一节课讲解的内容。(1)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抄写一倍,准备下节课的检查。 (2)文学常识填空: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 ,作者( ),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还有 。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 )( )( )( )四件事,赞扬了藤野先生的( )高贵品质。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一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 2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3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4文中还写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国人?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5文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深读课文,理解主题1作者为什么要到日本仙台留学,学习医学? 2但最终鲁迅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3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弃医从文”的? (四)探究拓展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3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四)全文总结1文章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他的( )( )( ),抒发了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 )的思想变化,表现了不忘恩师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2本文依据( )的推移,与藤野先生的( )、( )、( )为顺序记叙的,脉络非常清晰,但还有一条内在线索,那就是贯穿始终的( )。四、拓展阅读:华老师,你在哪里 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做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1根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3综观全文,说明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1完成导学稿“拓展阅读”所有练习; 2预习生命与和平相爱。藤野先生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二、预学导学:(1)fi xn n jin j ji pi yo w cu hu(2)鲁迅,周树人 豫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孔乙己 (3)油光可鉴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用。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抑扬顿挫声音低和高。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模胡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诘责质问并责备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毫无消息。2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6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3(1)“我”在东京;“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 (2)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二、课堂互动探究(二)(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3)变换了三个地点(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三)品读欣赏课文,理解人物:1外貌描写(白描)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活透出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2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为“我”改正解剖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热情诚恳,关心入微。 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三、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畸形、不逊、匿名、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诘责、凄然、教诲、瞥见、抑扬顿挫2C(二)链接中考:1D,2C,3 。A藤野先生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三、互动探究(二)1A、“匿名信事件”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B、“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2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3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4清国留学生、“我”。 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5文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A、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 B、记得“日暮里”,暗含家国愁思; C、记得“水户”,对爱国志士朱舜水的崇敬; D、对藤野先生的敬仰; E、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的战斗行动。(三)深读课文,理解主题:1作者为什么要到日本仙台留学,学习医学?资料一: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载:“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2但最终鲁迅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3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弃医从文”的?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是其“弃医从文”的两个原因。 资料二: 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地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资料三: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四)探究拓展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A、离开仙台后,“不知怎地,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B、珍藏藤野先生修改过的讲义; C、在寓居里高挂藤野先生的照相; D、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化为继续斗争的勇气和行动。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在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下,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自身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四)全文总结:1文章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他的( 正直热诚 )(严谨治学)(博大情怀),抒发了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现了不忘恩师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2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怀念)为顺序记叙的,脉络非常清晰,但还有一条内在线索,那就是贯穿始终的(作者的爱国之情)。四、拓展阅读:1(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2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略写老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馆子及坐错车。好处是:突出老师的对“我”的教育,同时也展现老师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3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4朴实、亲切、含蓄、委婉,平淡中蕴涵深情。(意思对即可)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