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625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喜迎国庆、欢度中秋联欢晚会上,她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舒婷的致橡树。B . 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C . 你设计的方案为我们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始作俑者 , 你理应接受我们的谢意。D . 小明的作文一直不好,上了作文辅导班以后,一下子升堂入室了,作文连连受到老师的表扬。2. (2分)(2017益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 .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2011曲靖)根据提示填空。(1)_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 , _”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4)出师表中,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高尚节操的语句是“_ , _”。(5)登上寥廓山靖宁宝塔,俯瞰日新月异的曲靖城,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滚滚诗情涌上心头。请你写出连续两句登高咏怀的诗句(课内外均可)_ , 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下面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拾金不昧 争研斗艳 光怪陆离 生机盎然 弱不经风情不自尽 风烛残年 姹紫嫣红 故弄悬虚 感概良深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1分)5. (21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3种活动形式。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3)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言情小说恐怖故事搞笑漫画很喜欢13%22%26%63%随便看看44%56%61%33%不喜欢43%22%13%4%(4)关于阅读,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5)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6. (10分)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陶后鲜有闻_宜乎众矣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B .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明作者对世风的鄙视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C . 本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与“莲之爱”进行对比,文短意丰,耐人寻味。D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阿,“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7. (20分)(2015浙江宁波)文言文阅读,回答1-7题。【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乙】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节选自录异记异水)【注释】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1)根据古今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昔伍子胥累谏吴王( )A . 重叠B . 同“垒”C . 堆集,积聚D . 连续,屡次(2)根据古今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戒其子曰( )A . 防备B . 戒除C . 告戒,后作“诫”D . 鉴戒,警惕使不犯错误(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B . “因立庙以祠焉”和成语“事出有因”中的两个“因”意思不同。C . “自是自海门山”和成语“是非分明”中的两个“是”意思不同。D . “方其远出海门”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吴王。(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_(2)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_(6)下列与甲文画线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A . 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B .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C .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D .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阳过远村(7)乙文用“怒”形容浙江之潮,言简意丰,试作具体分析。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 (2)选文第段中划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3)说说选文第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的邻居胡蜂苇岸在一篇同题散文里,我已经写过它们。现在,我所以重复写下这个题目,是由于它们今年再一次,以一种奇迹,与我比邻而居。还是在我的书房窗外,上次的空巢,依然悬挂在一角,这次它们将巢筑在了外面窗顶的中央。这一次,我更清晰地目睹了它们的整个建设过程,及它们辉煌灿烂的一生。与上次一样,它们的创业,起始于六月。它们具有一种足以令它们在我面前备感骄傲和自豪的建设速度。到了六月的下旬,它们建设中的新巢,已同那只空巢一般大小。它们真正的建设奇迹,出现在七月中旬至八月初这段时间里。这期间,它们源源不断扩充的建设大军,使它们的巢以每天一厘米的速度向外围推进。七月十九日,隔着玻璃,我首次用尺量了巢,此时巢的直径为十三厘米。到了八月三日,巢的直径已达二十八厘米。八月三日后,它们的建设便骤然终止,这个尺寸,保持至今。尽管我拥有十八岁前宝贵的乡村见闻和经验,但如此巨大的蜂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它们半个月的建设高潮期,我多次计数了,巢上每分钟至少有八九只蜂返回或飞离。它们采集巢材、猎食、取水,各司其职,往来不息。它们天一亮即开始工作,直到天黑才会停止。最后回来的蜂,往往已不能准确找到巢的位置。即使一般的阴雨天,也不能把它们的热烈工作中断。出猎归来的蜂,行程非常沉重。它们抱着比它们的头部大得多的猎物(一般是由青虫构成的球),艰难地盘旋上升。到了五楼的巢上,它们将猎物分给在家的留守者,由这些蜂逐穴饲喂幼蜂。而它们稍事休整,两只前足捋捋触角,便再次离巢远行。我长时间地盯过一只取水的蜂。它的上升,是直线的;口衔的水珠,晶莹耀眼。它上升,降下,一刻不停地往返于巢与楼下雨后的水洼之间。过度的辛劳,使它负重上来时,有时不得不先落在巢下的窗上,然后再爬行完成它的工作。这个感人的情景,使我猛然想到一件我早应为它们做的事情。我拿来一个盘子,盛上水,放在外面的窗台上。但直到傍晚,没有一只取水的蜂,走这个捷径。一天上午,我正在书房读一本小书,是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忽然,窗外传来一阵翅膀的声响,一只灰鸽前所未有地落在了我的窗台上。它收翅站定,仰头看了看窗顶,当它发觉我正在注视它时,便马上飞走了。此时,我才注意蜂巢,我看到全巢的蜂,双翅展开,触角直挺,一动不动:群起而战的自卫,瞬息就要发生。尽管鸽子已经离开了,但它们这种令人震慑的临战姿态,依然保持了数分钟。自八月二十三日起,接连几天,巢上都有尚未羽化的乳白色幼蜂掉下。这些脱离襁褓的生命,不久即通体变为一种黑色焦状的东西。起初,我有些不解。当我发现它们出巢的频率显著减少,我才恍然明白:它们对节气的神秘感应,已指引它们全面停止饲喂幼蜂。而这一天,八月二十三日,恰是“处暑”。它们不再饲喂幼蜂,也早已终止筑巢,它们自己食用很少。因此,每天除偶有个别蜂出行,它们只在巢上嬉戏打闹。它们不时纠结一团,随后像一滴水那样,重重地砸在窗台上。坐在书房里,我时常会听到它们摔下的声响。它们松开起飞的样子,很像一群满身泥土的乡下儿童。是的,它们的童年,在它们完成一生的使命后刚刚出现。到了十月九日,这天,风和日暖。午后,我发现许多蜂意外地起飞了,我明白,这意味着它们告别的日子已到。在依依不舍地环巢飞舞后,第一批蜂开始离去。接着,十月十三日,十九日和二十二日,都有蜂离巢。它们挑选的,都是好天。而最后的几只蜂,在渐渐进逼的寒冷中固守着家园,一直坚持到了十月三十一日。它们全部离去了,我不知它们去了哪里,不知它们与上次那群蜂是否有亲缘联系。我不想向昆虫学家请教,也不想查阅有关书籍,我愿意尊重它们对我保守的这些秘密。它们为我留下的巢,像一只籽粒脱尽的向日葵盘或一顶农民的褪色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在此,我想借用一位来访的诗人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一九九四年十一月(选自大地上的事情)(1)作者笔下的胡蜂有哪些特点? (2)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简要赏析。A八月三日后,它们的建设便骤然终止,这个尺寸,保持至今。B它们不时纠结一团,随后像一滴水那样,重重地砸在窗台上。(3)这篇散文依据日期来叙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4)“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十五岁的我们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路上偶遇蚯蚓,不再胆小尖叫,而是帮助它回到泥地;看到石缝间花儿绽放,不再任性攀折,而是为它的坚强赞叹请以“从此,我不再”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在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11. (7分)名著阅读。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根据描述,写出人物。他身穿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的,这就是财政人民委员。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但他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一笑,嘴里就露出两个掉了门牙的大窟窿。他在彝族的总首领面前同他一起饮了新杀的一只鸡的血,两人按照部落传统方式,歃血为盟,结为兄弟。(2)下列句子中文学常识、名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常常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如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又如小麻雀“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贡献,为儿女操碎了心”。B .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描述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全过程的报告文学,它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C .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话是长征中的红军将领瞿秋白在就义前留下的遗言。D .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今天天气真好。”这个句子中“ ” 前边是主语部分,后边是谓语部分。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1、3-2、3-3、3-4、3-5、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0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1分)5-1、5-2、5-3、5-4、5-5、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6-1、6-2、6-3、7-1、7-2、7-3、7-4、7-5、7-6、7-7、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1、8-2、8-3、9-1、9-2、9-3、9-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