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达标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015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达标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达标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达标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达标试卷D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不符合山顶洞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一项是( )A . 距今约三万年B .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C . 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D . 会人工取火2. (2分)按照历史发展先后顺序来排列以下内容(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黄帝A . B . C . D . 3. (2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 会不会直立行走B . 会不会制造工具C . 会不会使用火D . 会不会使用工具4. (2分)近年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在我国许多城市的科技馆进行展览,展示了一部分实物,下面的物件不可能出现在展览会上的是( ) A . 司母戊鼎B .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C . 用火烧过的兽骨D . 打制石器5. (2分)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 . 云南境内B . 陕西境内C . 北京境内D . 浙江境内6. (2分)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河姆渡原始居民7. (2分)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半坡人8. (2分)我国劳动人民最早培植了下列哪两种农作物( ) A . 大豆和小麦B . 花生和高粱C . 甘薯、玉米D . 水稻、粟9. (2分)历史记录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介绍了河姆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 . 过着群居生活,住着半地穴式房屋C . 种植粮食作物水稻D . 种植粮食作物粟10. (2分)“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中这段话所描述的“宫室”最早应出现在什么时候( )A . 河姆渡人B . 半坡人C . 元谋人D . 北京人11. (2分)下列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生产陶器 生产彩陶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A . B . C . D . 12. (2分)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水稻 麦 黍 粟A . B . C . D . 13. (2分)“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包括( )北京人遗址 半坡遗址 元谋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A . B . C . D . 14. (2分)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 ) A . 半坡遗址B . 河姆渡遗址C . 大汶口遗址D . 山顶洞人遗址15. (2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 . 蚩尤B . 尧C . 炎帝和黄帝D . 舜16. (2分)201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在陕西桥山黄帝陵举行。人们祭拜黄帝是因为( ) A . 他实行世袭制B . 他实行分封制C . 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 . 他与炎帝联合打败了蚩尤17. (2分)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A . 舜B . 炎帝C . 禹D . 黄帝18. (2分)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 . 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B . 尧发明了文字C .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 . 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19. (2分)下列人物中,曾任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黄帝 炎帝 尧舜 禹 蚩尤A . B . C . D . 20. (2分)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A . 堵塞的方法B . 疏导的方法C . 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D . 引水灌溉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55分)2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七上中国历史材料二:从图反映的远古人类生活过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1)如图所示的是哪种远古人类?该遗址在什么地方发现的?他们的生活年代距今约多少万年? (2)材料一反映了图所示的人类使用的工具有什么特征? (3)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4)在部落联盟时期,谁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了水患?从他的治水事迹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22. (4分)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面考古资料写出推论:(1)史实1:北京人遗址上的堆积物厚达40米以上,较大的灰烬层有四个,第四层的灰烬最厚处超过6米。推论:_。(2)史实2: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推论:_。(3)史实3:黄河上游地区出土了绳纹、蚕纹陶器,半坡出土了带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河南出土了骨笛。推论:_。(4)史实4:在河南濮阳距今约6000多年的墓葬中,出土了贝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的龙的形象。推论:_。23. (21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1)【方式一:时政学史】“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轩辕”指的是谁?(2)【方式二:歌谣学史】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夏桀本是亡国君,汤灭夏建商朝。纣王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 西周灭亡在眼前。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3)【方式三: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战国后期最强的是?(4)【方式四:材料学史】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5)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24. (10分)在河南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有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见下图)。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大大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请回答:(1)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2)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5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