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精编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889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B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凭着演员出色的演技,当之无愧地获得春晚节目一等奖。C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D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合作交流。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丰富同学们的人文积淀,扬州市开展了“五个一百”。C扬州漆器不仅用料讲究,而且造型、彩绘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D从现在起到 6 月份,班主任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生活和复习做统一科学的安排。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绘浩(hn)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纬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1)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脉相(chng)_浩(hn)_(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_改为_改为_(3)选段中划线语句属于_复句。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一株无果的枇杷树小奶奶家的院子里布满了青苔,潮湿的围墙上是墨绿的葛藤,曲折缠绕不知道哪里是头哪里是尾。这院子里有许多莫名的花草,但我最感兴趣的是那株巨大的琵琶树,它已经长到冒出围墙老高,叶子亭亭如盖,站在墙外看,它就仿佛一个绿巨人同远处的孩子们打招呼:“鲜美的琵琶压弯了我的腰,快来采呀!”让人不流口水都难!小奶奶家的院门经常开着,只关闭通往内屋的门。不过,院子门口拴了一条通体黑色毛发的小狗,只有它的眼睛是明亮的,见到我们这帮小孩子靠近就发出尖锐的叫声,有胆子大的男孩子翻墙而入,动作敏捷地爬上琵琶树,摘了几个塞进嘴里就翻墙出来了,其实他们一点儿都不贪心。我是女孩儿,通常比男孩子“规矩”,不会翻墙,就只能站在围墙外面,望着那株高大的琵琶树呆呆地想。外祖母说:“可以自家栽一棵。”不知道是哪一天,我竟然跑进了那院子,小奶奶坐在院子里缝补衣裳。我们打了个亲和的招呼,我终于看到了那株琵琶树的下半截,粗壮的枝干,地上四周一圈都是小琵琶树苗,估计是树上掉落的琵琶果核在土里发了芽。我一面惊喜地奔跑回家去,一面向小奶奶表示异样的感激,找来小铁锹连带泥土挖走了一棵,像是挖到了宝藏般。小奶奶抬头朝我大笑,继而认真缝补手中的衣服。我天生地亲昵着这棵枇杷树,就像一个母亲对她的孩子的照顾。也许,这是人类模仿的本能。在我家院子里的向阳处,按照大人指示的位置,我挖了一个小坑,把枇杷树苗载下去,一系列程序完成得十分愉快,脸上和衣服上却涂满了泥巴。从枇杷树苗成长为一株枇杷树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但我记得我栽的枇杷树仿佛只用了一夜的时间来成长。栽下枇杷树后,它一直自然生长着。刮过多少次风和雨,枇杷树都岿然不动地站立在那儿叫人放心。五月的一天,天气渐渐炎热,父亲坐在院子里,喝着小酒吹着凉风对我说:“阿宝,你看,你栽的枇杷树还挺高啦,不久可以吃枇杷了吧?”我眼瞅着那株枇杷树,的确长成了大树,笔直的干,修长的枝条,但它似乎不曾开过一茬花,那就再等一年吧。我渴望它长出金黄的小果子来,就像小奶奶家的那棵树一样招人喜爱。甜甜的枇杷剥开皮,放进嘴里,润肺止咳,是我孩提时候甜蜜的愿望。但一年一年过去,盼望成空了,枇杷树既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许多年后,我才发现那是一棵雄性枇杷树。无果的枇杷树带给我的只是成长的乐趣,期待的心情。4 .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所说的“成长的乐趣”在文中具体指什么。5 . 文章用“一株无果的枇杷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6 . 赏析第段“但我记得我栽的枇杷树仿佛只用了一夜的时间来成长”一句的表达效果。7 . 说说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实用文本阅读细品寂寞王晓河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既“不甘”又“耐得”,似乎冰炭不同炉,实则辩证统一。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燃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耐得”常夯实,“不甘”促飞跃,“不甘”须“耐得”垫底,“耐得”须“不甘”引领,“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登得上乘境界。“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位。他干巴的履历只有一行:自贡川剧团。他不甘寂寞,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他幽默地说:“我的成功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耐得寂寞使无数才俊梦想成真,不甘寂寞使无数英雄再攀高峰。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住寂寞的人最不甘寂寞。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埋头与抬头互辅。受得清冷,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浮躁,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心中有主,心地轻松,满怀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朵。反差大,实相通,功夫深,境界高,“耐得”而中气充足,“不甘”而神采飞扬,是一种上乘内功的修炼。二月河有一座右铭:“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夹着尾巴做人。”所以,他有无波无浪的“静静地流淌”,也有“我来写”的惊人一呼,成为写帝王的作家第一人。著名作家叶永烈,长期从事“寂寞之道”,先以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后来转向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追寻探访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独家涉及高度敏感题材和高度敏感人物,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耐得寂寞,非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四射;不甘寂寞,也不是“拼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进去。从前白相大世界,越是乱哄哄、闹稠稠的地方,好像越有趣”(刘海粟语)。而是瞄准正道,追求卓越。两者浑然一体,互相砥砺,方有大成,方成大家。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极之为,有为之为。好些事,存“耐得”,正是因为“不甘”,由于环境、能力、机遇等的限制,耐得住才有时机和可能,不甘心才有进取和提高。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刘备韬晦蓄锐,天下三分。天下之事,相反相成,“板凳要坐十年冷”,当沉淀积蓄时则沉淀积蓄,“文章不写一句空”,当卓越爆发时则卓越爆发。入世中有淡定,淡定中有追求。淡定不与世隔绝,不颓唐沮丧,追求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总是充实、修养、打造自己,总是在搏击、前进。“腹有诗书气自华”,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有志竟成,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8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着重论证了“不甘”与“耐得”辩证统一的关系-“不甘寂寞”才能有深厚的积累,而深厚的积累正是不甘寂寞,大有作为的基础;而有了“耐得寂寞”才会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使“不甘寂寞”有正真的价值。B文章通过列举魏明伦、袁隆平、二月河、叶永烈等名人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事例典型,说理充分。C本文告诉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同时又不甘寂寞,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D文章语言典雅,且作者善于运用道理论证,使文章论证严密,又有文采。9 . 下列材料不适合论证文章第段划线观点的一项是( )A香港歌手邓紫棋16岁出道之时,演出机会很少,但她并没有闲着,而是努力练唱歌,练体能,因为连续30多个小时忘我训练而大病一场,她也无怨无悔。B诸葛亮躬耕陇亩,淡泊名利,他甘当一介农夫,在寂寞中收获富足。C冰心年少时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脑海里尽是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她化寂寞为痴,在喧嚣的尘世扫出一方净土。D王羲之7岁开始练书法,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练字,甚至在睡觉时还揣摩着名家书法。因为手指不停地在衣服上练字,时间一长,连自己的衣襟都划破了。10 . 谈谈你对“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住寂寞的人最不甘寂寞”这句话的理解。作为初三学生,中考在即,请结合本文及实际谈谈如何才能“耐得住寂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谁能让我带走星空迟子建年过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离开故乡,家人都会让我带上各色绿色食品。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因为带走这样的星空,就有了蓝天,有了好空气,有了温柔的梦乡!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我们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灿烂星空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乡。想必半个冬天在哈尔滨为雾霾所困,没过多少有蓝天的日子,也没呼吸多少清新空气,眼睛和肺子空前亏着了,所以下了火车进了家,一顿酒肉下肚,见午后阳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顾旅途劳顿,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就去户外散步了。我没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着来自山野的新鲜空气。踩着白雪走在街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回声,如闻天籁。抬头看天,它是那么的蓝,蓝得不真实似的,让人怀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锤,砸向那片蔚蓝,看它是不是天!百货商场前的小广场,成了爆竹、春联和灯笼的专卖场。卖主们一边招揽生意,一边跺脚御寒,他们穿得再厚,也厚不过寒风的脸皮。我心想,这红红火火的春联和灯笼,要是变成一汪炭火该多好啊!可惜我不是魔法师。腊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拉着三轮车奔跑的大黄狗。三轮车上载着一个老头和他采买的年货。狗跑得一身热气,眼睑处雪茫茫的,而老头叼着烟袋,自在地吸烟。联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宠物狗,我对这条大黄狗,无比怜惜。但转而一想,这狗参与了忙年的事务,有新鲜空气可吸,能为主人出力,兴许还很快乐呢。这场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风寒,当夜就咳起来。咳得睡不着的时候,我关掉灯,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峦原野,此刻被白雪统帅着,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个月亮加上满天繁星,也把它们照亮了。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花团锦簇的。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月亮常常乌蒙蒙就出来了,像是多日没洗脸似的;而星星稀疏极了,混沌的大气中,有一张看不见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乡,我最惬意的,就是望星空。第二天母亲推门而至,见我重感冒了,埋怨我不该一下火车就去散步,待她看到我夜里没拉窗帘,“啊呀”叫了一声,说我这是犯着星星了!明明是寒风犯下的错儿,母亲非算到星星身上,我心里直为它们叫屈。星星知道自己落了埋怨吧,我生病的那几天,它们忙碌极了,频频来我床前探视。没有一个夜晚,我不是沐浴着星光入睡的。这样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药,很快治好了我的病。三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童话拾月光,说是一个少年背着桦皮篓,带把小铲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带到冰屋子里,当柴来烧。那时的我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月亮朗照着,所以写出了这样的童话。而如今身处之境越来越污浊,怕是这样的幻想,再不会在心中发芽了。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11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设置了疑问,既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又发人深省,引人深思。B文章从作者过完年离开故乡返城写起,由能带走家乡的绿色食品却带不走家乡的星空引出了文章主题。C第段写一回故乡就迫切呼吸家乡的新鲜空气,以致受了风寒,为下文写母亲对我的关爱作铺垫。D第段画线句子,通过刻画作者的内心感受,衬托故乡天空蓝得纯净。12 . 本文多处将城里与故乡进行对比,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方框。内容作用哈尔滨雾霾浓重故乡空气清新城里打扮漂亮的宠物狗写出大黄狗能享受乡下清新空气的快乐故乡满天明亮繁星突出故乡的星辰璀璨今天城市空气污浊30年前城乡月亮朗照13 . 请结合自身的见闻,谈谈你对选文第段的理解。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乙)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节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注释)魏武帝:曹操。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众寡:人数少。建:提出。吴会:吴国。14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15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则名微而众寡而其主不能守B此用武之国或置酒而招之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信义著于四海出没于鲸波万仞中16 .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将军宜枉驾顾之。_(2)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_17 .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备 得 用 与 武 帝 交 战 大 破 其 军 乘 胜 克 捷。18 . 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19 . 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担当“成霸业,兴汉室”重任的自身条件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0 . 从(乙)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五、句子默写21 .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2)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3)_,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4) 足蒸暑土气, _。(白居易观刈麦)(5)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6)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7) 无可奈何花落去,_。(_)浣溪沙)(8)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9)衣带渐宽终不悔,_。 (柳永凤栖梧)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小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2 . 请你描述首联和颔联的画面。23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七、名著阅读24 .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问题。(甲)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乙)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1)选文体现了李逵、武松怎样的个性特点?(2)一部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请列举书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义”的两个故事。(3)梁山好汉大多反对招安,但最终众兄弟还是跟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根据小说内容,说说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八、综合性学习2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月1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决赛,北大博士生陈更与中科院博士生孙晓婧终极对决。最终,每年都如约出现在百人团中的陈更夺冠。中国诗词大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陈更连续参加了四季,上场次数更是达到十四次。她怀抱着“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的心愿,而今终于成为总冠军。(1)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我们中国人生来就与诗歌相伴,从诗经到最鼎盛的唐诗宋词,华夏大地就是个诗词歌赋的国度。中国诗词如火,让山石楼台有了生命的温热;中国诗词如光,让清风明月有了情感的寄托;_,_。吟咏中国诗词,相逢一段段历史,感受一份份深情,品味百味人生。九、作文26 . 任选一题作文。(一)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二)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你”、“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创意表达(小题1)每个人都曾感受过亲情的关爱,亲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小题2)题目;让我的一句话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自豪”“流泪”等,使标题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