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822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哂笑(shn)溯洄(s)拖累(li)炽热(ch)B星宿(xi)间或(jin)延宕(dng)忌讳(hu)C解元(xi)遏制()熟谙(yn)辍学(cho)D带挈(q)附和(h)驽钝(n)湮没(yn)2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快速捕捉有效信息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他能够取得杰出成就。B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之中,就在师生共同的品读活动之中。C在许多中国人观看了电影战狼后,激发了强烈的爱国豪情。D清华大学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直径大约0.2毫米左右的齿轮。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等部分。傅雷家书就是傅雷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时对其生活、艺术进行指导的家信汇编。B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他认为“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C三国志是一部较为完整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的历史事件。隆中对即选自其中。D边塞诗是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奇异塞外风光、反应戍边艰辛的诗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即是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乘客门虽是萍水相逢,但都能在危难之时互相帮助,这真情令人感动。B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C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粉蝶纷至沓来。D在我粗通一些西方文学之后,我是越来越惊叹中国汉字的无与伦比的创造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三代同堂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倒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也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选自大科技,有删改)5 . 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人生最幸福的境界。B大约7万年前,三代同堂的现象就已经出现了。C三代同堂有利于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的传授。D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6 .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B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C作比较下定义列数字D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7 .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加点词“多数”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本段中提到的“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C第段和第段都是围绕“三代同堂”的说明内容,段落顺序是可以调换安排的。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类发展史中的科学知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8 . (1)请用第一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童年时期心中的百草园。(2)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9 . 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10 . 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采用的写景顺序是:11 . 第二段中景物描写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描写菜畦桑葚,突出了它们的_,描写皂荚树石井栏,突出了它们的_;描写蟋蟀油蛉,突出了它们的_;描写覆盆子则突出了它的味道。12 . 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再写出两件即可 例如:拔何首乌,。13 . 句子“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的“似乎”、“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使用是否矛盾?为什么?14 . 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遥看是君家,_。 (十五从军征)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乱花渐欲迷人眼,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何处望神州?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_,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诗句是:_。 爱莲说中直接点明莲花形象的句子是:_。四、对比阅读阅读两段选文,按要求答题。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注释: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颛(zhun):独一,专擅。16 . 句中划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今亡亦死(逃亡)会天大雨(适逢,恰巧)B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皆刑其长吏(惩罚)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卒中往往语(处处)D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楚人怜之(怜惜,可怜)17 .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文句,有误的一项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B等死,死国可乎?(反正等下去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C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D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18 . 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第一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这部分点明陈涉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显示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B“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C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陈胜的斗争才智。D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因为自然原因误期,却要被斩首,可见秦的暴政已达到了极点。间接原因是“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这也是起义的根本原因。19 .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启示:五、语言表达20 . 完成下面的对联。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下联:_,_。21 . 根据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语句。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能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_,_?未经历艰难困苦的阻挡,哪能会体会到功成名就的喜悦?六、作文22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奋,本义为鸟展翅奋飞,引申为人有为奋发。考试、竞赛、社会实践,处处闪现着拼搏者的身影;迎难而上、突破自我、持恒追梦,时时演绎着奋斗者的精神。奋,是青春的荣耀,是生活的缩影,是时代的折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一种幸福。请以“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XXX代替;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语言表达1、2、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