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精编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799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呢喃(nn)恣睢(su)强聒不舍(gu)B恫吓(dng)拮据(ji)彬彬有礼(bn)C搽粉(ch)勾当(gu)孜孜不倦(z)D恁地(de)发怔(zhng)箪食壶浆(dn)2 .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轻捷班蝥无妨机关B鉴赏人迹罕至徇职人声鼎沸C慷慨绅士盔甲戒尺D质扑博学书塾陌生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的作者是艾青,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B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选自朝花夕拾。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节选自八下教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材料二) “亲爱的同志们!”他的声音是平和的,但是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激动。“朋友们,现在我又回到你们中间,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了。回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福。在这里,我看见许多老朋友。在奥库涅夫那里我看了不少材料,知道咱们索洛缅卡区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团员,铁路工厂和机车库的工人也不再偷偷做私人打火机这类私活,而且从废车堆里拖出一些已经报废的火车头并进行彻底修理。所有这些都是表明我们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大有作为的。朋友们,难道我能在这样的时候死去吗?”说到这里,他的两眼闪闪发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材料三)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法)雨果各位先生:现在入土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名列前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佼佼者。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骤然之间就是现实的帷幕撕开了,留下一条宽缝,立时露出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人民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骤然投入未知之乡,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不,不是未知之乡!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生!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英灵!(节选自名人演讲词,华语教学出版社,有删改)(注释)一部书,指法国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91部小说。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4 .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5 . 概括梳理(材料三)的演讲思路。6 . 揣摩下面的演讲词,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借鉴(材料二)中的画线句,从表情和动作的角度设计这句话的演讲技巧。)(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饱满”为何要重读?)7 . 三则材料都谈到了生与死,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请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他们生死观的理解。8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心上的圣经朱成玉奶奶打过我之后,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她揉着我的屁股,不停地问,疼吗?我摇头,心里却疼得厉害。其实我不过是弄脏了她的圣经而已,她便当着上帝的面惩罚我,这时的我是痛恨上帝的,因为他把奶奶的心全都占满了。村子里发生了火灾,唯一的一所小学在一夜之间变成废墟。我们32名学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那些日子,我们坚持在秋风中上课,整整齐齐地站立,大声朗读着课文,广阔的天地成了我们的课堂。可是天气一天天冷了,眼看冬天就要来临,但我们却没有一个人旷课,照常整整齐齐地站立,像一座山一样,挺起了村子的全部希望。那几天,天总是下雨,我们没办法上课。闲着无聊,我就把奶奶用红绸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圣经搬出来,描摹插页上那些精美的长着翅膀的天使们,结果就弄脏了奶奶这本神圣的“心灵读物”。奶奶是个极其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没念过书,可让我惊讶的是,为了看懂圣经,她总是整夜地翻弄着一本已经磨破了边的新华字典。回想起来,奶奶那股子学习的劲头就是我在高考的时候也难以望其项背。在奶奶的影响下,村子里加入基督教会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奶奶建议盖一个自己的教堂。果然,村里的教徒们你一砖我一瓦大张旗鼓地盖起了自己的教堂。奶奶是最卖力的一个,她把父亲准备盖猪圈的砖瓦都搬走了。她甚至说服了爷爷,将家里的一个小仓房拆掉用来盖教堂,直到父亲以为“奶奶疯了”,奶奶才有所收敛。她讪讪地向父亲赔笑说:“等教堂盖好了,俺天天给你祈祷,让你有好日子过,天天有酒喝,行不?”父亲立马精神了,说:“行。”即将完工的时候,奶奶病倒了,医生说是因为劳累过度导致奶奶肝病复发。教堂终于竣工了,可是奶奶却让人把学校的木牌挂到了门口。她用歉疚的口吻对教徒们说:“把这房子给孩子们当教室吧,总得让孩子们有地方读书写字啊,要不然都跟咱们一样,连个圣经都念不下来”面对乡亲们疑惑的目光,奶奶接着说:“咱们哪,只要把圣经放心上,随便找个地儿,哪怕是个仓房也能当教堂,你们说是不?”就这样,奶奶的教堂成了我们的课堂。它很简陋,但一群叽叽喳喳的快乐的心却把它装点得异常美丽。其实即使到现在,我还一直认为奶奶和乡亲们对基督教不过是一种盲目的信从,他们很难懂得教义,更无法理解那些著名的典故,他们只是太缺少文化生活,用这种方式来活跃一下他们死气沉沉的日子罢了。但我真的没想到,就是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乡下人,竟然误打误撞地点破了一个真理:把圣经放心上,仓房也能当教堂!回乡过年的时候,父亲领我们走进一座约有二层楼那么高的房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告诉我这是一座教堂。我们惊讶地发现,雪白的墙壁上挂着奶奶的遗像!一个朴素的中国老太太竟然和圣母玛丽亚做了邻居,显得那么不伦不类。父亲说,那是乡亲们执意要挂上去的,就因为当初奶奶把盖猪圈的砖瓦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盖教室。一个人奉献得越多,得到的尊敬也就越多。看来乡亲们已经理解了圣经的内涵,只不过是用他们最淳朴的思想和方式罢了。在你的心上建一座教堂,你就会放飞更多善良的鸽子。在你的心上放一本圣经,你就会撒出更多爱的花瓣。(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奶奶写了哪些事情。(2)说说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上有一本圣经,只要我们心存善意,就会撒出爱的花瓣。B第段中,奶奶把学校的木牌挂到了教堂门口,奶奶是希望在风雨中读书的孩子们,能有一间像样的教室来安心读书,写出了奶奶的善良。C第段划线的句子讽刺了奶奶这一群乡村野夫的愚昧无知,只有缺少文化生活的人才会去信仰圣经。D第段中,写村里人将奶奶的遗像和圣母玛利亚的画像挂在一起,村民们是要通过这个方式来表达对奶奶的尊敬和怀念。(4)比较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在人物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点。(链接材料)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学会赏识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 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有删改)9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0 . 说说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1 .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段中“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这句话的?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患:担心。俟s:等待。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1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稍稍宾客其父_泯然众人矣_尝主编资治通鉴_及长,遍览古籍_13 .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2处)。用 力 多 者 收 功 远 乃 终 身 不 忘 也14 . 翻译下列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5 . 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运用的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16 . 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四、句子默写17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3) 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浦:近岸的水面。18 . 诗的二、三联各描写了_、_等雨中景物,营造了朦胧沉重的氛围。19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联的妙处。六、语言表达20 . 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小段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本义和含义,句式不限。示例:风雨: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备选词语:果实、沉淀、灿烂七、作文21 . 请以“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3、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