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检测)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750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京杭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波光粼粼的河水,更是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某学校组织了“走进京杭大运河,感受运河文明”游学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 . 大运河就是一条流光溢彩的“文学之河”。我们熟悉的许多文学作品与大运河都有渊源。如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早年生活在大运河边的杭州、苏州等地,有学者指出,他就是在大运河边的淮安完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章回体长篇小说_。2 . 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杭州市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下面是该馆的一段文字介绍,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沿青石板砖与鹅卵石铺就的古路步入序厅,顺势就阅尽了右手边那幅述说着运河沿岸盛世繁荣的长画卷。抬头即可见序厅屏幕上的影像,将运河从 起的生长脉络娓娓道来,还附配了一幅大运河形成表。随即思绪被开凿工人的雕塑群像拉回到大运河的历史起点,带你从先秦开始,走过一个又一个朝代,领略两千余年来大运河的发展演变。专题陈列馆更是别有一番风情,地板中央凿空了一条,那是蜿蜒的运河。展馆的走向参照运河本身的地势来安排,一路走去就像是在空中俯瞰了这壮丽河山,不免惊叹这自然天工之绮丽。“运河文化”长廊也设计得 。大运河所承载的每一种文化,都通过小小的透视窗来展示。俯身贴近窗口,用手慢慢摇动手柄,画面就在眼前慢慢铺开。(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瞰(kn)绮(y) “蜒”字的第八笔是B. 瞰(kn)绮(q) “蜒”字的第八笔是C. 瞰(gn)绮(y) “蜒”字的第八笔是D. 瞰(gn)绮(q) “蜒”字的第八笔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诞辰 惟妙惟肖 B诞生 惟妙惟肖 C诞生 别出心裁 D诞辰 别出心裁3 . 在游学总结会之前,班长搜集整理了一段发言稿,请你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下列小题。古运河,宛如一根银线把长江、太湖风景区,缀连成一串闪光的珠链。泛舟于这段古运河上,既可观赏江南广袤的风光,又可感受人们繁忙的生活情景,真是其乐无穷!进入苏州,那“人家尽枕河”的情景更令人神往。沿河户户前门临水,后门濒河。透过花墙,时时可瞥见院中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甲)或在做饭;老人临窗逗着小孙子;姑娘们赤脚伸在河里,搓洗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乙)这般情景真是如诗如画,姑苏人的生活是多么温馨啊!(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逗号(乙)句号B(甲)分号(乙)逗号C(甲)分号(乙)句号D(甲)逗号(乙)逗号(2)画线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结合上下文加以修改。修改:_4 . 在江南风景纪念册上,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游学感受,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句子,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墙灰瓦、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景,宛如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B江南的春风柔柔的暖暖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C江南的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D大运河如一把秀美的江南折扇承载着丰富厚重的璀璨文化。5 . 虎丘是古运河边上的重要景点。在虎丘的碑廊里,有颜真卿的碑刻。同学们结合颜真卿的生平简介,对碑刻的字体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请选出看法正确的一项( )(颜真卿简介)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颜真卿碑刻拓本)注:碑刻内容选自颜真卿书唐朝清远道士的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弥漫。A字体端庄大气,用笔雄健有力,犹如铮铮铁骨。B笔画粗细适当,行云流水,具有洒脱浪漫气质。C整体上,疏密有度,笔画连绵,犹如铮铮铁骨。D字体圆润,笔画流畅飞扬,具有洒脱浪漫气质。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作者:贺铭华)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6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 . 第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9 .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10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谈“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既自然地引出了论点,又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B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论点。C第自然段中说“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会改变人生中的苦难。D第自然段中引用“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号召人们要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磨难,催人奋进。阅读芦花荡选段。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11 .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一句中“找”字用得妙,为什么?12 . “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3 . 根据选段内容,再结合全篇文章,说说老头子为什么要痛打鬼子?14 . 作者为什么把男主人公唤做老头子?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逐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注)华歆:三国魏平原高唐人。王朗:三国魏东海人,博学多才。依附:依傍附从,指搭乘他们的船。难(nan):阻拦。15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俱:_(2)幸尚宽,何为不可幸:_16 .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17 . 这篇短文写了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分别表现出他们是怎样的人?四、诗歌鉴赏18 . 阅读李商隐的蝉,完成小题。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释: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芜已平:化用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1)虞世南蝉中的“流响出疏桐”,写蝉居梧桐良木,响亮的鸣声连续不断的传向远方,李商隐蝉中与此意境相反的两句是,。(2)下列描写声音的诗句运用以声衬静手法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C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3)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划线的诗句),分析诗句所蕴含的的思想感情。五、名著阅读19 . 阅读下列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出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鲁迅在文中的结尾表现了对她的_(情感态度)。六、综合性学习20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了“新闻阅读、采访和写作”这一单元后,你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以“我是学校小记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题目。本报讯菊香染秋,蟹肥膏黄。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水乡大地品蟹赏菊旅游季如约而至。9月26日上午,我市举行2019中国兴化品蟹赏菊旅游季开幕仪式,千垛景区成了欢乐的海洋,现场鼓乐齐鸣,龙狮狂舞,为观众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据了解,今年品蟹赏菊旅游季举办时间为9月至10月底。通过前期精心打造,千垛景区核心区共种植1500亩万寿菊,并搭配百日菊、波斯菊等,构成了千垛五彩垛田,使菊花花海更加壮美。金秋的美丽,也是兴化大闸蟹最肥美的时节。(A)兴化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等特点,脂膏丰满纯正、肉质玉白爽嫩,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开幕仪式上,我市旅游吉祥物“楚楚”和“琪琪”也正式发布。其中“楚楚”取自兴化的古称“楚水”,也有“楚楚动人”的意思,是以兴化船娘为原型;“琪”是“棋”的谐音,寓意着兴化为“中国国际象棋之乡”,而“琪琪”设计成马儿的形象,也有着一马当先的意思。活动还为兴化旅游形象大使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侯逸凡、青年歌唱家谭竹青颁发了聘书。“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荟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乡。”侯逸凡表示,自己会认真履行一名形象大使的责任和义务,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多的人热爱兴化、了解兴化、走近兴化,共同创建兴化更美好的明天。(B)(1)根据上述材料,给这则新闻拟一则标题。(2)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均有语病,选择一处,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面横线上。(3)假如你是我校参加开幕式活动的小记者,给你一次向一位旅游大使提问的机会,请你以学校小记者的身份来提两个问题。七、作文21 . 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落叶的细语和舞姿,蚂蚁的坚毅和团结;妈妈渐渐花白的鬓发,同学默默努力的身影;社区里大爷大妈的热情,街道上志愿者的奉献,这些你都发现了吗?生活中的真、善、美,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同学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课外阅读1、四、诗歌鉴赏1、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