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练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747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行走丰盈生命。在澄(_)明的清晨或u l(_)的黄昏,走过卓(_)尔不群的泰山,走过浩浩荡荡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n ln(_)。听斜风细雨,看山清水秀,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chn din(_)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_)然。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旁观自己孙君飞“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者”和“身在此山中”呢?但又想:人确实很难做到时时事事完全清醒理智,但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局”,自己旁观自己,也许就可以多一些清醒,少一些迷茫、糊涂甚至迷失。为什么我们需要旁观自己呢?累是自己的,愁是自己的,伤是自己的,自己怎么能够置身事外?自己承受的、感受的、接受的,别人既不能替,自己也不能逃避,只有勇敢面对,所有问题都由自己扛;人生随时都会碰到新的问题,每个人也并不是都很幸运,身边时刻站着旁观者,随时为你指点迷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以另外一种心态、心情、心智来看待自己,哪怕换一种角度、眼光或思路也成;况且自己旁观自己可能比他人看得更清想得更明,因为只有自己才更知道自己所面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旁观、反观、内观起来更方便更真实。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己陪伴和旁观自己,而不应以“当局者迷”为借口,失去再思考、再寻觅、再担当的勇气和智力。那么,我们怎样旁观自己呢?我们可以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梳理清楚,然后把自己当他人,以他人之目光和他人之心智,理智地来看来想自己面临的一切。“当局者迷”,其实也是迷在自我,迷在内心。而旁观自己,也就是自己在陪伴自己,自己在帮助自己,自己在提升自己。做到旁观自己,当问题、挫折、痛苦甚至不幸降临时,我们就有可能做到虽然“身在此山中”,也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有删改)2 . 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我们需要旁观自己;解决问题(结论):。3 . 阅读第段, 根据原文分点概述我们需要“旁观自己”的原因。4 . 现代文阅读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给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作批注。(2)本文写的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第一段作者要写到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紧扣“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B“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由对济南温晴天气的介绍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C作者按照从山上、山坡、山尖、山腰的顺序,依次写了阳光下雪后小山各个细部的雪光、雪色、雪态,突出了小山的秀美。D“这就是济南的冬天”,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三、句子默写5 . 根据提示填空。(1) 斯是陋室,_。(2)陋室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3) 予独爱莲之出_,_。(4) 爱莲说以莲为喻,象征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_。”(5)念天地之悠悠,_。(6)荡胸生曾云,_。(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8)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_,_”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_) (2)去后乃至(_) (3)相委而去(_)7 . 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去后(_)乃至。8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 . 通过本文可知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五、诗歌鉴赏(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下列小题。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元) 马致远 (元) 白朴枯藤老树昏鸦,春山暖日和风,小桥流水人家,阑干楼阁帘栊,古道西风瘦马。杨柳秋千院中。夕阳西下,啼莺舞燕,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飞红。注: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10 . 第二首小令画线句由杨柳、 、等意象构成有声有色、美丽动人的春日画面。11 . 白诗中借 “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陶醉在明媚春光里的惬意和对春天喜爱之情。马诗中 “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又是怎样抒发情感的?六、名著阅读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选段中的A是谁?“非他不留A”一句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吴用又对A道:“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的人,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与头领坐。此天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的书信。A道:“承先生高谈,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A,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2)读一读甲、乙两段文字,谈谈“我”对父亲的感情。结合藤野先生一文,说说“我”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对“我”日后的人生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甲: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乙:“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七、综合性学习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蒙辞以军中多务(_) 对镜帖花黄(_)康肃笑而遣之(_)1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笔是“文房四宝”之一,笔的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史的标志之一,许多文化行为的名称都和笔相关。例如:不加考虑随手写出叫“信笔”;谦称自己的文字叫“拙笔”;旧社会称写公文、诉状叫“刀笔”;名家作品叫“大手笔”;绝妙的文字叫“生花之笔”(1)请再列举两个与笔有关的文化行为和一则与笔有关的典故。(2)随着时代的发展,笔从无到有,种类多样,再到逐渐减少,将来甚至被无纸化办公取代,你怎么评价笔的消亡?15 . 很多成语往往和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有关。比如“完璧归赵”就源于蔺相如的故事。下面成语中涉及共同历史人物的是与。(只填序号)(2分)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班门弄斧 毛遂自荐 四面楚歌 门庭若市八、作文16 .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以“体验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3、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