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578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单句。B“2019年1月1日,迟子建伪满洲国读书讨论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句中“在南京先锋书店”是状语。C“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这句话的主干是“面孔笼罩阴影”。D“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这两个句子分别为转折复句和递进复句。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交通违法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D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开播以来,迎来了观众的一片喝彩。二、现代文阅读(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节选自植树的牧羊人,有改动)3 . 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吗?“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 . 选文第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5 . 第段中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这”指什么?“奇迹”又指什么?6 .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描写角度)(2)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结合句中加点的词)静候的智慧大千世界,漫漫红尘,每天都在上演着进与退的人生剧目。当机会来临,我们无疑应奋勇争先,而当机会还没降临时,我们则要学会静候。静候不是守株待兔,更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大智慧。看到这么一则故事。挪威布特森山林地区有一种长角鹿,每到冰雪即将消融的季节,它们都会成群结队地踩着布森河厚厚的冰过河,迁移到对岸去觅食春天的草籽。但每年总有一批长角鹿来得晚,而错过了过河。此时,河冰已经消融,面对解冻的河面,这些长角鹿显得异常狂躁。它们常常会对着大树或大石撞自己的犄角,直到弄得伤痕累累才罢休。虽然在此后,它们情绪得到了平复,伤势也得到了痊愈,怛尽管如此,它们依然过不了河,只能死在原地。而这一带还有一种动物野羚,它们每年跟长角鹿一样,也是要在这个季节过河。但奇怪的是,一些错过了过河最佳时机的野羚,并没有像长角鹿那样狂躁不已。而是昼夜守在河边,靠踩着上游不断漂来的浮冰,最后一个个地都成功渡到了对岸。为什么同样的过河,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局?动物学家经多年观察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在不利的情况下,野羚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学会了静候。在静候中,它们把不断漂来的浮冰当成“机会”,当这些“机会”被它们一一把握到时,也就顺利到达了对岸。生活中,有许多像长角鹿一样的“愚人”。他们怀着远大的抱负,渴望在人生的路上攻城拔寨,取得成功。但是,面对“解冻”的“大河”,看着别人顺利到达彼岸的身影,他们往往会焦虑、烦躁,坐卧不宁,有时甚至还会做出自暴自弃的举动。面对不利的局面,他们不会抓机会,哪怕是像“浮冰”一样的小机会他们都熟视无睹。因而,终其一生,就只能碌碌无为。但环顾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野羚一样的智者。面对困境,他们不急不躁,在光阴里静候着时机。一旦发现机会降临,哪怕是像“浮冰”一样的丁点儿机会,他们也不放弃,靠着这一个个机会,终于渡过了道道难关,到达成功的彼岸。静候需要多方面的智慧,平和的心态,洞若观火的敏锐,捕捉时机的果敢,缺一不可。此时,要调整状态,扩大视野,畅通信息,一旦局面改观,就抓住时机,果断行动。静候,磨练着我们的心性。过急了,会掉进“冰河”;过缓了,又会错过“过河”。只有恰到好处,拿捏有度,才能趟过“大河”;静候,还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勇气不够时,会让我们错失良机。只有勇气足够时,我们才会进退自如,胜利跨上人生的绿洲。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蜿蜒的大河,面对这条奔腾的河流,我们常会面临“过河”的考验。当错过了最佳时机时,千万不要彷徨,更不能浮躁,而是要静候下来,像野羚一样,运用智慧,果断地抓住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再大的“冰河”也会被我们踩在脚下,最终赢来属于我们的春天。7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 本文第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9 .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10 . 下面哪一则材料最适合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请说明理由。材料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材料二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材料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三、文言文阅读11 . 阅读课外文言文故事,完成后面问题。东床坦腹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注释)郗(x)太傅: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王丞相:王导,东晋琅琊临沂人。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矜持:庄重,拘谨不自然。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用两条“/”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郗 太 傅 在 京 口 遣 门 生 与 王 丞 相 书 求 女 婿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丞相语郗信:告诉B白郗曰:姓氏C咸自矜持:都D因嫁女与焉:于是用现代汉语翻译。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四、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纸上谈兵(注释)约束:纪律和规定。12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山门圮于河(_)(2)湮于沙上(_)(3)赵括既代廉颇(_)(4)悉更约束(_)13 .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十万之众/何陋之有B以天下莫能当/非澹泊无以明志C而括易言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而绝其粮道/其真无马耶14 . 翻译下列句子。 (1)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_(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15 . 请根据(甲)(乙)两文中讲学家和赵奢所说的话,分别概括他们是怎样的人。五、情景默写16 . 古诗默写(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4)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之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是:_,_。(5)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17 . 文言诗文填空(1)我报路长嗟日暮, _。(李清照的渔家傲)(2)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的归园田居)(3)坐观垂钓者,_。(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_,坐看云起时。(王维的终南别业)(5)由此观之,_(邹忌讽齐王纳谏)(6)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的满江红)(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的南乡子)(8)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和乐的句子:_,_。(9)岳阳楼记中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_,_。(10)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_,_六、名著阅读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4分)(甲)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乙)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丙)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丁)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18 . (甲)段文字的作者是(1)(写出人名),19 . (乙)段文字出自小说(2),(丙)段文字中的“我”是(3)(写出人名),(丁)段文字写了(4)(概括情节)的故事。20 . “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_国思想家_,请写出它关于读书的名句:_。七、作文21 . 景吟哦“实是欲界之仙都”,是因为他邂逅了奇山异水;周杰伦唱道“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是因为他邂逅了元青花瓷;苏沧桑悟到“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是因为他邂逅了淡淡翠竹;文扬赞叹“你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因为他邂逅了特殊母爱邂逅就是偶然遇见,邂逅就是不期而遇,请以“邂逅”为题,写下你最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字数600以上。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对比阅读1、五、情景默写1、2、六、名著阅读1、2、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