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I)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0302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站在一处坡上,眼前的徽州水乡,朦胧而清淡,云和雾在山涧lio绕缠绵,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以及斑驳苍桑的小巷,一切的一切,就真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砚台的古墨,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从此,便令锦绣山河浸润在水墨里了。油菜花,是这幅画里最艳最w媚的色彩。它站在低处抢先报道。铺排好阵势,就像没有指挥和领唱的一群单纯女子,一张嘴,让人惊艳,看它一田田,一坡坡,弯曲而不规整,与微风处,推过来,攘过去,开的“满城尽是黄金甲”。(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斑驳(_)lio(_)绕w(_)媚(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完成后面小题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马祖云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风雨而不锈蚀,让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让人于困境中逆势而上。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人生之路坎坷不平,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在。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当年,闽东苏区失陷后,革命队伍失散,曾志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但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贞信念,她历时20个月艰辛寻党,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回溯历史,正是葆有对信念的执着,无数共产党人面对刀山火海而不畏惧,遭遇坎坷险境而不退缩,最终实现了革命理想。做事情,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面对逆境,如果失去信心与希望,必然意志颓丧、一蹶不振;倘若信念如磐,就会不畏山高路远,在困境中磨砺出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拥有前行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最终“一览众山小”。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何尝不是一条成功之道?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人生就像一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触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音乐奇迹。在战斗中失明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没有陷落于绝望,而是以惊人毅力面对生活,学习盲文,上大学听课,笔耕不辍,21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文艺奖项。事实证明,信念能孕育新生,引领生命创造传奇。有人说,成功的路上不会拥挤,因为能把绊脚石当作垫脚石的人并不多。只要有信念这块磨刀石,人生的刀刃必能斩断前行中的一切险阻。2 . 阅读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 . 结合上下文,为第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4 .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绊脚石。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5 . 说说文章第一句话的作用。6 .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7 . 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家境贫穷?8 . 请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9 . 怎样看待文中母亲的形象?10 . “我”吃着娘蒸的大馒头,为什么哇的一声哭了?11 . 阅读全文,“我”的心里经过了哪些历程?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苏轼放鹤亭记)(注释)彭城:古地名,今江苏徐州。扉:门。陂:水边。傃:向,沿着。1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见曦月曦:(2)属引凄异属:(3)适当其缺适:(4)或立于陂田或:13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14 . (甲)文中用“_”描绘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写尽深秋的凄婉幽美。15 .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中彭城山势的特点。16 . 两文都写了四季的景色,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四、句子默写17 . 古诗文填空(1)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3)_,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诸葛亮诫子书)(5)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此时,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十二章)五、名著阅读18 .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问题。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吴承恩西游记)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为何“怒发心头”?请简要写出理由。六、综合性学习19 . 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_。七、作文20 . 请以“_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她,它)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得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