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6课 散步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93540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6课 散步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6课 散步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6课 散步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6课 散步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卖牛妇女安恩的光辉事迹。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树们看着世事变迁,却不曾暗淡自己的心情,她们如若是女子,也定是出(y)泥而不染的莲花女子!没有青色或白色的树皮,直接就是赤裸裸的树身,且是爆裂到狰狞恐怖的树身,似乎每一道裂痕里都在诉说着存活的不易,似乎每一道裂痕里都流(tng)着沉重的往事。然而观其树冠,旧绿新绿,都骄傲地着,每一片叶子都是绚丽成花的精灵。(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y)泥流(tng)(2)加点字“裸”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A.hui B.lu(3)文中内填入最恰当的一个词是(_)A.动摇 B.摇曳3 . 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冬天枯瘠(_)的万物难免让人伤感,身心疲乏;可依然有tnb(_)的劲松、傲雪的腊梅让人心头一热,精神为之振奋。我们chnjn(_)着春回大地、冰雪消融、嫩芽绽(_)出、千芳竞秀、万物争春那时,我们心灵的风筝便可以在广阔的天宇自由地翱翔!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一棵树江子在浙江丽水一个叫路湾的村庄里,有一棵树,一棵大樟树。1800多年前,这棵树怎么在这里扎下根来?爱刨根问底的人们,总爱问这样的问题。也许是一只鸟飞倦了,经过时让嘴里叼的一颗樟籽掉了下来。也许是一阵风,把本来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棵樟树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这里。也许是顽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长着樟籽的树枝,要拖曳着搬回不远的家里,经过这里,一颗樟籽散落了下来,从此在这里安身立命。那颗樟籽慢慢长出了嫩芽,它在清风中舒展开了叶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绿色世界里,怀着生怕打搅了谁的羞怯与不安。这以后樟树慢慢长大了。在浙江丽水的丘陵地带,它只是一个新生的幼儿,一个稍有不慎就会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风一吹来就吓得紧紧搂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围,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灌木仆地,乔木升天。几百年过去了。它变得越来越结实,粗壮,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扩展着根系,贪婪地、执着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细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张开着枝叶,最大限度地吐纳着天上的云光。身边的草木纷纷退场。它们或是被一阵狂风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阵刀斧白光中落下树冠,或者是在一场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庞大的草食动物蚕食了身子。身边的风水也在时光中不断改弦易辙。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冲刷成了河床。原本荒凉的山坳种上了莲子,每至夏天莲花开放,宛如天上的灯盏那一棵樟树在历次的变迁中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越发树大根深。它就像有着神秘使命的生灵,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年轮的方式记载着天地之间的信息。它的皮越来越厚了。它的躯干也越来越粗了。它的枝桠,已经像一把巨大的伞,护佑着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浓荫。许许多多的鸟,在它的枝头上结巢,每到黄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诵经,唧唧喳喳吵个不停。它已经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躯干已经倾斜了,就像一个驼了背的老汉。它的躯体上有许多结疤,这使得它好像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复了自己。从它身上长出的两根树枝倒挂在地上,并且长出了根它几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让自己有些驼背的庞大的身躯,不至于重心不稳。它几乎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关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个丰饶的生命体系。它出生于多年前的魏晋,脉管里是否回荡着与魏晋一脉相承的萧散遗风?江南乱世频仍,它身体的年轮里,是否依然珍藏了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影像?是否有过一首隐匿在无数选本里的唐诗,专为它而作,有一首宋词,灵感的产生,缘起于它?它的树叶间,是否回荡过江南戏文的吟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渐渐聚拢在这块擎起过枝繁叶茂的大樟树的土地上。他们狩猎,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儿育女,繁衍成族。人们与这棵大樟树做了邻居。孩子们会经常爬到树上掏鸟蛋。老人们会在树下瞑目纳凉。大人们劳作累了,会把锄头支在树干,在树底下抽口烟。在古代,生存是件艰难的事情。问命于大樟树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选。人们相信,那些长了千八百年依然繁华的生灵,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够与神灵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树的神灵本身。古老的大樟树渐渐成了方圆十里名声显赫的祖宗、法力无边的神灵。它以沉默的姿态介入这块地方的伦理结构和生存方式,成为这块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图腾。2012年夏,因某种机缘,我有了拜见这棵名声显赫的老樟树的机会。我看到这棵硕大无朋的大樟树的枝桠上结满了红绸,红绸上写着祈福的词句,让我恍若见到挂满了勋章的老英雄,或者节日里被后裔们簇拥的盛装的老人。树下有一块崭新的碑。碑石上刻着100多个人的姓名和从数百元到数十元不等的捐款数目。碑的标题是“路湾千年古樟救援”。人们为一棵依然苍劲茂盛的老树慷慨解囊,与其说是一场悲壮的对死亡的抵抗运动,我感觉更像是孝顺的儿孙们,捧着大小不等的贺礼从四面八方奔来,齐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亲南山不老。在老樟树几丈远的路旁,我看到镌刻在一块不锈钢上的布告。布告内容为当地政府关于加强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许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码头,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等等。通告全部采用标准的公文语言,我却视此为一首与生态有关的诗,有着对自然的小心吁请意味和低吟浅唱的腔调。整个通告没有一句涉及老樟树,但我觉得每一句都与老樟树因果互证。(有删改)4 . 文章围绕“一棵树”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5 . 结合文意,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6 . 文章后三段文字,写“我”拜见老樟树的所见所思,有什么作用?7 . 这“一棵树”最终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有多种原因。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选取两个角度加以探究。8 .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D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文中的“白杨树”,既是实写,也带有象征的意味。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毕淑敏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我们却从未听到过树会扒下人的什么零件的传闻。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毕淑敏毕淑敏精选集 (有删改)9 . 文中那棵古树,在作者眼里,它有哪些优于人的特点?10 . 本文所写的对象是草,作者用近一半的篇幅写树, 是否合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11 . “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内容的理解。12 .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阅读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开头叙述了自己去看一棵古树,意在突出这棵古树不但非常受人尊重,也让作者产生了空前的敬意。B“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倒在地上”,这句话夸张了写出了这棵古树受到极多的关注和赞誉,声名远播。C作者把人和树进行对比,让人感受到对树的劫掠的过度,造成了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以激发人们重视保护树木的心愿。D“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其中,“安然”一词赞美了小草虽则卑微,却并不自惭形秽的品质。E本文借草的生存状态, 昭示人类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该坚定执著,坦然面对,自尊自信地生活。13 .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的含义是什么?四、语言表达14 . 按照划横线的句子,仿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爱心是五、综合性学习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何为自然?万山负势而竞高,各呈风流;万流随形而竞奔,共筑浩瀚;,;顺其自然,就是顺道而行;看似不争,却在岁月里铸就自我生命的zhu著;看似无为,却在追求中获取人生的辉皇!万物向光而生,从而赢得花芳果馨,这是自然之道;人是方物之灵长,更应懂得顺其自然的真缔。(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浩瀚_ zhu著_果馨_(2)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改为_改为_(3)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_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字词书写1、2、三、现代文阅读1、2、四、语言表达1、五、综合性学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