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全章知识整合》课件 中图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079343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全章知识整合》课件 中图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全章知识整合》课件 中图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全章知识整合》课件 中图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一 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二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热点考向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主要是结合天气 和大气运动及实际问题命题考查 真题1 2009年高考海南卷 图3 2 7中甲地年降水量 约为1000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 图3 2 8示意 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 1 3 题 图3 2 7 图3 2 8 1 造成甲 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B 大气环流D 洋流 A 纬度位置C 地形 答案 C 2 图3 2 8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 B C D 答案 B 3 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 常绿阔叶林带C 常绿硬叶林带 B 草原带D 荒漠带 答案 B 点拨 第 1 题 据图分析 纬线 海陆分布 区域定位 进而联系所学该区域的相关地理特征 第 2 题 注意把握甲地的区位特点 近海 副热带 南半球 海洋性气候显著 气温的季节变化较小 第 3 题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已知降水量 地形特点 四要素结合 真题2 2010年高考浙江卷 图3 2 9为西亚三个城市 的气温 降水量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图3 2 9 1 不论降水量多寡 三地都冬雨较多 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 风带南移C 信风强盛 B 受印度洋影响明显D 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答案 A 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C 洋流 B 地势D 人类活动 2 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 但冬温相差约10 影 答案 B 点拨 第 1 题 通过气温曲线 降水柱状图 判读及冬季降水成因的判读来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读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可以得出 这是一个冬雨明显的区域 冬雨是被西风带控制时 盛行西风把海洋中水汽送到陆地 且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 北半球冬季 西风带南移 控制此三地 带来湿润气流和降雨 到北半球夏季 副高北上控制此三地 炎热干燥 第 2 题 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比较耶路撒冷与喀布尔冬温差异 二者纬度相差不大 影响气温因素不外乎在地势高低与距海远近了 真题3 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卷 我国甲 乙两地均位于29 N附近 读1971 2000年甲 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 图 图3 2 10 可知 图3 2 10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C点拨 同在我国29 纬线位置 导致不同地区 月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真题4 2010年高考北京卷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目前 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图3 2 11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2 11 1 在美国 俄罗斯 法国 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 指 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答案 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均较多 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 人均排放量较多 或法国碳排放总量总量较少 人均排放量较多 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 人均排放量接近 四选其一 2 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答案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导致气温上升 或温室效应增强 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点拨 本大题考查人类活动这一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第 1 题 考查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任选一个回答 难度不大 第 2 题 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关键是理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大气逆辐 射过程 热点考向二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真题5 2009年高考辽宁卷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 南 西三面注入 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 湖泊水面呈现 冬季一条线 夏季一大片 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 1 3 题 1 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 湖滩面积大 水浅B 湖底砂砾石广布 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雾 能见度好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答案 A 2 鄱阳湖冬 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 湖底有线状洼地 冬季河道封冻 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 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洼地 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 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 C 3 过去50年来 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 围湖造田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答案 B点拨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取信息迁移思考的能力 1 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 条件在于 气候 纬度地 气候适宜 适于越冬 湿地面积广 滩涂 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2 一条线 一大片 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变化 可从水量 水位的变 化进行分析 3 湿地减少 湖泊面积减少 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 但人为原因占主 导 即 围湖造田 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降 真题6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 图3 2 12是非洲乍得湖流 域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图3 2 12 1 乍得湖流域 A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 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 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 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答案 D 2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流域面积缩小B 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 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 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 西北低 答案 B 点拨 第 1 题 由题图知 非洲乍得湖地处 内陆 非洲第四大湖 属于内陆淡水湖 位于非洲中北部 乍得 喀麦隆 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 乍得盆地中央 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 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 其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第 2 题 图3 2 12的上图 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 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 而变化的只有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 从图示经纬度判断 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 从题图看出 从1963 2001年间 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湖泊的东南 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 热点考向三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真题7 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 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 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B 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C 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D 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答案 A 点拨 绿地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 与日照时 间 酸雨关系不大 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真题8 2009年高考天津卷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 图3 2 13 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 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图3 2 13 A 整体性C 稳定性 B 差异性D 脆弱性 围的植被 土壤和水陆变迁 点拨 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的消亡导致湖泊周 答案 A 真题9 2010年高考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3 2 14 结合 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 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图3 2 14 1 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 并指出其泥沙主要 来源区 答案 特点 陆地面积扩大 向东北方向扩展 延伸速 度越来越快 来源区 黄土高原 2 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 化 为什么 答案 气象灾害 暴雨 洪涝 原因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地形破碎 沟谷发育 坡度大 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 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 携带大量泥沙 在该区域沉积 点拨 第 1 题 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入海口 由于流速减慢 泥沙不断沉积形成陆地 所以该区域陆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并且不断向东北方向扩展 由于泥沙不断在增加 所以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第 2 题 考查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容易受到暴雨 洪涝等灾害的影响 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地形破碎 沟谷发育 坡度大 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 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 携带大量泥沙 在该区域沉积 热点考向四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查地域分 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真题10 2010年广东广州二模卷 图3 2 15是我国某 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判断 1 2 题 图3 2 15 1 图示中的地理事物分布总体上属于 A 纬度地带性C 垂直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D 非地带性 答案 B 问题是 B 荒漠化D 环境污染 A 水土流失C 次生盐碱化 2 这种地理事物的扩大反映了该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的严重 答案 B 真题11 2010年高考江苏卷 图3 2 16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读图回答 1 2 题 图3 2 16 1 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 正确的是 东坡 南坡的带谱比北坡 西坡复杂 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 是因为西坡比较 湿润 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东坡 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A B C D 答案 C 2 对山体位置的判断 正确的是 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位于湿润河 谷一侧 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A B C D 答案 D 点拨 第 1 题 该题首先要根据垂直带谱确 定区域 在中国垂直带谱如此繁多 且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的只能是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只要确定了这一点 问题迎刃而解 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 纬度 坡度 坡向和降水量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虽然是阳坡 但同时是迎风坡 降水量大 所以南坡雪线反而比北坡低 垂直自然带的个数取决于纬度和相对高度 纬度越低 海拔越高 则自然带越复杂 反之越简单 基带决定了该山脉的大致地理位置 第 2 题 从 1 题可知该区域位于西南地区 但影响该地区的主要是东南季风 而不是西南季风 真题12 2009年高考全国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 下表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图3 2 17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据此完成 1 3 题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图3 2 17 1 在该水源地内 A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 石砾地 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答案 A 2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保护高山灌丛B 防止水土流失C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 扩大梯田面积 答案 B 3 该水源地位于 A 长江三峡谷地C 汉江谷地 B 青藏高原D 江南丘陵 答案 C 点拨 第 1 题由图可知 阴坡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小 变化大 说明因地势陡峭 气温因海拔变化大 水田和旱地都主要分布在河谷中 较难分辨出海拔高低 从图中可得出石砾地 裸地多分布在河谷中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谷中没有高山灌丛草甸分布 所以选项B C D不能选 第 2 题从图中可知 阳坡主要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 阔叶林 裸地等土地覆被类型 如果处理不当 易造成水土流失 所以答案为B 第 3 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只在丹江口水库调水 而没有在三峡水库调水 A错误 又从题中所给信息可知 该地分布有箭竹 而江南丘陵分布的是毛竹 所以排除D 阔叶林 水田 旱地 应该在南北过度地区 所以排除B 答案选C 真题13 2010年高考福建卷 图3 2 18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 1 2 题 图3 2 18 1 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 自北向南增高B 自西向东增高C 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答案 D 2 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C 热量 B 降水D 坡向 答案 B 点拨 第 1 题 本题重在读图分析 左图显 示的是经度变化 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从东西方向来讲是从东向西逐渐增高的 同样读右图分析 右图显示的是纬度上的变化 也就是南北变化 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由南向北逐渐增高 由此得出结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增高 第 2 题 首先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锁定两个 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然后依据雪线变化趋势 得出主要原因是降水 其变化趋势一致 真题14 2010年广东广州实验二模 下面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 图3 2 19 读图回答 1 3 题 图3 2 19 1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 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 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D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答案 D 2 下面四图中 能正确反映图3 2 20中河流 处月平均 流量分配的是 图3 2 20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A 3 沿图中甲乙线 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 A 高寒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高寒荒漠 高寒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 C 点拨 关键是从图表资料分析出该区域为我国 东南地区 充分利用图上数据和方向位置的准确描述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