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鲁教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079269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鲁教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鲁教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鲁教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一 城市的区位选择1 概念 1 区位 是指某事物的 及其与其他事物间的 2 城市区位 城市所占据的 与 和 有着密切的联系 2 自然因素 主要包括河流 地形 等 二 城市体系1 城市的地位 区域的 服务中心 区域经济的 2 城市服务活动 1 为城市本身服务 2 为 的地区服务 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 也是城市发展的 3 城市体系 1 概念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由不同 不同等级 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2 特征 城市的等级不同 其功能和 不同 4 中心地理论 1 创立人 德国地理学家 2 主要内容 较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内服务中心的 规模 之间的关系 3 应用 区域规划 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 4 特征 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 具有不同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城市的区位选择读株洲城市发展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2 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 有何变化 3 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 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是什么 2011 台州高一检测 读浙江省某地的地形剖面与人口 聚落分布图 回答 1 2 题 1 影响图中四个区域人口和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植被D 土壤 2 若图中四个区域原先分布的均为乡村聚落 则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读懂图是解题的关键 图的标题表明此图所示为地形同人口 聚落的关系 而且人口与聚落分布曲线也表达这样一个信息 在图示范围内 随着海拔降低 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上升 第 2 题 图中4个区域聚落的区位条件不同 导致其发展速度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 1 A 2 D 1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城市中可能较早形成的是 城市 原因为 2 A C 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 平原地形B 气候暖湿C 资源丰富D 交通发达 3 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促进其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 C城市位于 地貌 上 该城市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可能有 等领域 D城市适于发展 工业 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 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 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 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及读图分析能力 解决本题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 1 人类早期交通以河运为主 海运及铁路均未发展 2 从图中读出B C的位置及地形 3 城市兴起因素是城市诞生时 把它吸引到某一地点的因素 与促使城市发展的因素不一定相同 4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答案 1 B C自然条件优越 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临河 气候湿润等自然条件优越 2 C 3 石油资源丰富铁路运输气候干旱 自然条件恶劣河口三角洲交通运输生产空间 储藏空间 或写其他方面 如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 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均可 钢铁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旅游略 在联结B C D E四城市铁路交会处 城市体系材料一2006年8月31日涉及济南等7个地级市的 济南都市圈规划 通过了专家评审 其城市中心体系结构为 双核 多心 网状支撑 其中 双核 分别为济南市市区和淄博市市区 多心 即多个次区域中心城市 包括泰安 莱芜 聊城 德州 滨州5个城市的中心城区 材料二目前山东半岛群已初具规模 济南都市圈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如下图所示 1 济南都市圈规划中的城市级别包括几个层次 济南与淄博相比 哪个服务范围更大 山东半岛都市圈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哪一个 2 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大 应加快滨州 德州等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 使之成为像济南一样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3 简要分析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2011 昆明高一检测 读两级服务机构服务范围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服务机构等级的划分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 和 来确定的 2 图上两级服务机构从等级看 乐平镇 刘家庄 3 根据相关知识填写下表 4 若乐平镇的服务机构有百货店 早点店 理发店 小学 中学 医院 银行 集贸市场等 而刘家庄只拥有其中的5种 则不可能拥有的3种是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 乐平镇的服务范围比刘家庄大 乐平镇作为中心地的级别比刘家庄高 它不仅具有刘家庄所具有的服务种类 而且具有刘家庄所没有的服务种类 这些新增加的服务种类有较高的门槛人口和较大的服务范围 出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级也较高 答案 1 服务种类多少服务范围大小 2 高低 3 表中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依次是 高低大小大小高低多少多少 4 中学医院银行 2 2011 广州高一检测 下图中R1 R2和R3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等级的区域半径 且R1 R2 R3 据图回答 1 3 题 1 三个区域服务职能符合规律的是 A R1 小学R2 中学R3 大学B R1 小学R2 大学R3 中学C R1 中学R2 大学R3 小学D R1 大学R2 小学R3 中学 2 与三个区域服务半径相对应的可能是 A R1 地级市R2 县城R3 集镇B R1 集镇R2 县城R3 地级市C R1 省城R2 县城R3 乡镇D R1 北京R2 上海R3 重庆 3 有关三个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1服务半径最小 服务范围最大B R1比R2提供的职能种类较多C R3的城市级别最高D R3的服务范围小于R2 解析 第 1 题 根据中心地理论可知 三个区域的服务功能强弱排序是R1 R2 R3 即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第 2 题 结合三区域的服务半径可判断 在城市等级上R1 R2 R3 第 3 题 城市级别越高 服务半径越大 服务范围越大 职能种类越多 答案 1 A 2 B 3 C 一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 具体如下所示 二 对城市体系的理解城市体系指区域内大小城市的空间组合 对其正确理解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1 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2 正六边形的各级城市的布局 在此体系中 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 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的角上 依次类推 直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 各级之间构成了相互嵌套的关系 1 城市的区位因素是孤立的 互不联系的该说法错误 城市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 地形 气候 河流 矿产资源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等因素彼此又有包含或交叉的关系 2 河流的供水 运输 防卫功能自古至今对城市的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该说法错误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自古至今对城市的区位选择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而河流可作为防御的屏障 在早期城市选址时 起较大的作用 时至今日 河流作为防卫功能影响城市选址的作用已经减弱 甚至消失 3 城市全部分布在平原地区该说法错误 虽然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但城市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平原上 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 在热带地区 低地闷热 居住条件不好 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例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上 山区的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汾河 渭河谷地上城市的分布 4 矿业城市一旦形成 其城市性质和职能便不会发生变化该说法错误 矿业城市依托矿产开发而兴起 伴随矿业发展而繁荣 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 城市的性质和职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5 军事 宗教等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影响该说法错误 军事 宗教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 但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 6 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成正比该说法错误 一般说来 城市规模越大 其服务功能越强 但是 有些城市虽然规模不大 却在某一方面的功能很强 服务范围远远超出了所服务的地域 例如一些旅游城市的服务功能比同等规模的一般城市就强 7 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大 应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步伐 建设成大城市甚至国际化大都市该观点错误 每一个城市都有与之相应的服务范围 一定地域范围内也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 脱离区域实际 盲目提出发展大城市甚至国际化大都市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一 选择题 2010 高一东营检测 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 回答1 4题 1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普通服装店 乙 早点铺 丙 星级宾馆B 甲 珠宝行 乙 家具店 丙 早点铺C 甲 早点铺 乙 汽车销售店 丙 高级家用电器D 甲 星级宾馆 乙 珠宝行 丙 早点铺 2 根据图中的服务区的面积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S甲 S乙B S丙 S乙C 3S丙 S乙D 6S甲 S丙3 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A 重叠交错 层层嵌套B 界线分明 彼此相离C 界线分明 偶有交错D 重叠交错 同级嵌套 4 图示服务范围发生在理想均质平原上 其最初的服务范围圆形被图示正六边形取代 这是因为 A 可以使商品的供应达到饱和B 区域内居民选择同级服务时 只受距离的影响 且能最大程度满足居民需要C 阻止外区商品进入D 城市发展更快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的认识 在理想均质平原上 人们往往接受最近中心地的服务 因而中心地服务范围成圆形 但是由于圆的弥补性差 最终 在距离远近的影响下形成了六边形 同级排斥 高低嵌套 答案 1 B2 C3 A4 B 二 综合题5 2010 济宁高一期未测试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6月大众网报道 山东半岛两侧的莱州湾 胶州湾分别处于渤海 黄海 是两个半封闭的内湾 由于两湾水体交换能力弱和长期受陆源排污影响 近二十年来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成为山东近岸海域污染的 重灾区 材料二山东半岛一截两半 人工海河治理渤海污染航运新通道图 材料三构想中的胶莱人工海河长度约150千米 含河道入海口向海各延伸10千米 河道各宽1000米 其中主航道各宽300米 水深12米 两边副航道各宽350米 水深3到5米 河道拓宽加深主要目的是增加过水面 增强人工海河动力 有利于形成半岛环流和加快两湾海水交换速度 可以同时满足航运旅游等需要 被称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 世界第二大运河 阅读上述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人工海河建成后将会产生哪些功能 2 人工海河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可能产生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应采取哪些措施 3 人工海河对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4 人工海河建成后 促使两湾海水交换的动力是什么 5 影响人工海河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解析 第1题 人工海河的功能可以从生态功能和区域开发功能两方面去思考 第2题 解决土壤盐碱化 主要是防止海水与沿途土壤的接触 解决海水渗透问题 第3题 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对海湾及海岸生态环境的改善 减轻海洋污染 恢复渔业资源和建立新的海洋生物链等方面回答 第4题 胶州湾与莱州湾的潮汐呈不同步性 可以利用潮位落差 加以人工干涉进行调节 第5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自然因素影响程度减弱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主导因素 答案 1 一是生态功能 加快胶州湾 莱州湾之间的水体交换速度 改善人工海河流域小气候 尽快遏制两湾乃至渤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改善生态环境 恢复海洋生物资源 二是区域开发功能 这条人工海河将对航道交通 开发带来一系列综合效应 即航运 港口 区域开发 旅游 城市建设等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乃至黄渤海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 首先海河实行封闭式施工 先将河道修成不渗透的明渠 然后开闸放水 另外河道大量的挖土将大幅度抬高两岸的地面 海水很难和河道两岸的土壤接触 能够接触的两壁和底部都采取防渗透措施 解决了海水渗透问题 也就从根本上免除了造成海河两岸盐碱化的危险 3 一是将显著改善胶莱两湾和渤海近岸生态环境 有效减轻海洋环境污染损害 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二是有助于恢复和建立新的海洋生物链 恢复渔业资源 将再造黄渤海黄金渔场 4 利用胶州湾与莱州湾相反的潮相 高低潮位相反 进行人为干涉 使其形成稳定的单向环流 5 社会经济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