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92465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怅惘(wng) 焚身(fn) 岁梢(sho)B . 恐吓(h) 神龛(kn) 锵然(jing)C . 可悯(mn) 争讼(sng) 斡旋(du)D . 褪色(tu) 春宵(xio) 裴公(fi)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代表指出,“一带一路”的“三共原则”,应成为各方应用PPP模式参与建设需尊循的基本准则。/人力资源就是要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矛盾调合,保持融合状态。B . 滴水檐望着地上的石缝,用精心积攒的一滴滴水珠在石板上奏出一串串的平平仄仄。/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芦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C . 梁实秋先生认为,下棋虽然被称作是小道,但是也有可观之处,与饱食终日言不及意相比,终归是要好一些。/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辨。”D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企业要心无旁鹜创新创造,努力实现产业报国。/在国家政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导下,各地立足山青水秀生态美的优势,建设现代化农业。3. (2分)下列加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 ,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 . 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C .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D .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 . 随着国产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成功起降,使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持续升温。C . 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此举引发了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人的强烈抗议。D . 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是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减少学生交通事故的需要。5.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惠崇春江晚景选自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B .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C .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D . 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么?6. (2分)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_。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A . B . C . D . 7.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雨说的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诗集郑愁予诗集I被列为“影响大陆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大陆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B . 谈读书选自随笔,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随笔是他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C . 智取生辰纲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第一步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D . 公输选自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的言行的辑录。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人恒过_而后作_舜发于畎亩之中_必先苦其心志_而后喻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9. (6分)诗、文名句填空。 (1)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九上 (2)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九下 (3)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七下 (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八上 (5)四面歌残终破楚,_。(秋瑾满江红)八下 (6)_,清流见底。(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九上 (7)接天莲叶无穷碧,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学 (8)_,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小学 (9)沾衣欲湿杏花雨,_。(志南和尚绝句)课本书后拓展 (10)天行健,_。(周易)课本书上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抱:环绕,围绕。山翁:此处指隐者。(1)前两句诗中与“访”相呼应的两个字是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1. (10分)与出师表一课相关的知识积累。 (1)出师表里出现过的成语或典故(3,4个)。示例:计日而待 三顾茅庐(2)关于出师表的诗句。(两例,要说明出处和作者名) 示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其一)(3)出自出师表的千古名言。(两句) 示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浪子(美)达缅布达奇莱比迪的手有点僵硬,右手唯一的大拇指放在门铃上,却突然没有勇气按下去。十年了,对于所有这个世界的一切,哪怕一个小小的门铃,他都觉得特别的陌生和恐惧。然而,他终究还是没有忘记威尼斯花园B座,没有忘记这个僻静的小单元。门是铁门,只是失去了往日的华丽与光泽,门缝挂着些许铁锈,边缘处甚至在长年累月的磨转中有点扭曲,几丝灯光便是从那缝隙中漏出来的。光线微弱,却让莱比迪无比兴奋,带着紧张的兴奋。屋里有人,他想见她,却又不想见她。这是矛盾的,莱比迪再次抬起自己的右手,就像在科塔瑞斯监狱一样,每每看到那根孤独的大拇指,他便无比悔恨。如果不是当初年轻气盛,如果不是对金钱太过迷恋,如果不是那包五百克的白粉,自己绝不会被人砍掉四根手指,更不会锒铛入狱,一蹲便是十年。十年后,莱比迪一无所有,穿过繁华的纽约都市,不仅觉得懵懂无知,还觉得无处可去,他本不想来找她,因为在离家那一刻,他便已彻底将她伤害。或许是独个儿站在门前久了,有邻居看见他狰狞的手指竟然尖叫出声,楼下的保安奔了上来。莱比迪拼命解释,却还是被要求马上离开花园,其中一个保安甚至已经从腰间抽出电击棍。当眼前的门突然打开,莱比迪简直想从走廊的窗口跳下去,他实在不愿意让她看到自己如此窘迫的样子。然而,她看了他一眼,只是静静地对保安说,我认识他,没事。楼间瞬间恢复安静,莱比迪不知如何是好,她也觉得有点尴尬,只是微微侧了下身,算是让莱比迪先进来,以免让还在好奇观望的邻居看笑话。“我”莱比迪终于鼓足勇气张口,可还没说出声便被打断,“小声点,屋里有人。”卧室果然传来两声咳嗽,莱比迪记得很清楚,自己和她并没有孩子,那么这个时候屋里会有谁呢?再看眼前的她一身睡衣,脸色还有点紧张,莱比迪心里一下子明白,十年了,人家不可能再单身,也没有理由因为自己而单身。“对不起,打扰了,我这就走。”莱比迪只想赶紧离开,或许,这个世界唯一还牵挂着自己的便是卡维斐镇的老母亲,其他所有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妻子,十年光阴足以让他们忘记一切。可是,母亲本就多病,十年了,毫无音讯,也不知是否尚在人间。本已走到门外的莱比迪终于还是停了下来,回头,几近哀求地问她:“有我妈的消息吗?”她没有回答,只是卧室的门突然打开,灯光下,一个老人正颤巍巍地扶着门墙问:“是莱比迪吗?真的是你吗?我的莱比迪!”莱比迪再也忍不住,冲过去紧紧抱住母亲,含泪哭泣:“是我,妈妈,是我回来了,对不起”那一刻,莱比迪有种从未有过的回家的感觉,他觉得特别有安全感,因为他那只有一根拇指的手被母亲紧紧合在手心,瘦弱的身子也被一双温暖的手从背后紧紧抱住。(1)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一种角度,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A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B悬念结局(技巧)(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中“带着紧张的兴奋”的理解。 (3)小说多次提到“大拇指(手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以下两种说法,请选择你赞同的一项,并结合小说内容和主题,阐述理由。 A主人公是莱比迪B主人公是莱比迪的妻子13. (16分)阅读外婆中医,完成后面的题。外婆中医李抗生她八十多岁了,却还在坐堂问诊,她替人看病不是为了钱,因为病人需要她。在她那儿看病,就像和外婆谈心,所以病患都亲切地称她“外婆中医”。最近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院方劝她退下来算了,但她说,她要把已预约了的患者全部看完,她职业生涯的句号不能在最后时刻画歪了。最后一名预约患者是个农村高中生,他得了一种“怪病”,看一会儿书,眼前就出现许多游弋的幻影,学习效率急剧下降。陪他来的母亲说,花了不少钱换了几家医院治,也不见好转。离年三十还有几天,过了年,就是高三下学期,眼看高考在即,家里人心急如焚。这个病她有把握治,她对高中生说,我要给你开的药方很便宜,乡里到处都能抓,只是药特别苦,开始吃时会呕吐不止,坚持几次就好了;药材煎熬的方法也有点特别;药方隔一段时间要微调一次,服几个月可彻底治愈。母子俩说,只要能缓解症状考上大学,再难的事都能做到。她又叫他俩明天来拿药方。母子俩有点纳闷,医生都是当场开药的,这位老中医却卖关子,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外婆中医回到家中,翻箱倒柜,找出一只牛皮纸陈旧信封,抽出一叠更加陈旧的纸,上面全是用毛笔书写的繁体字药方。她开了个晚班车,将药方译成简体字,把计量单位“两”、“钱”化成“克”,誊写在医院的处方笺上。誊完后,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衰竭感,她知道,该好好静休了。第二天,她将首服药的药方交给母子俩,叮嘱道,服药二十天后给她写信,介绍服药的反应和病情变化,但一定要讲真话,尽可能写详细一点。她会及时回信,寄第二服药方。以后每次都这么办。她问高中生,你给我写信,就当作高考作文热身如何?高中生说,您的主意好,一举两得。高中生在毕业前彻底治愈,他前后给外婆中医写了六封信,外婆中医也按时回了六封信,开了六服微调药方。她首封回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来信已阅,苦药你已适应,病情也有所好转,我颇感欣慰!兹寄上这一轮微调药方和煎熬方法。祝早日康复!”字体飘逸潇洒,落款的签名更是龙飞凤舞,令人拍案叫绝。高中生说,看她的书信,像看大师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她最后一封回信的结尾有所变动:“祝高考金榜题名,学成后报效社会!”高中生决心报考外婆中医所在的中医大学。他如愿以偿,到大学报到后,他要去面谢外婆中医。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他按下门铃,但无人开门,他反复按了几次,结果一样。她到哪里去了?他想物业保安也许知道。“老太太到天堂里去了,走了有几个月了。”保安说。“啊?!这不可能!”他大吃一惊。他手头上有真凭实据,证明她没死。“死人的事哪个敢造谣?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不信你去问她女儿。”按照保安提供的地址,他在小区的另一栋楼里找到了她的女儿,一个头发已花白的女人。他自报家门后,对方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原来外婆中医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已来日不多。誊写完药方后,一次性地将七封回信、六服微调药方及信封提前写好,连落款处的“月”和“日”二字都已写在信里,并交代她女儿,收到来信后,只要将回信的日子,在“月”和“日”前,填相应的阿拉伯数字就可以。每次都这么办。只有一封信至今未发,上面是这样写的:“实在抱歉,我已无能为力,请另请高明!”万一来信说,服药后病情没有好转,就把那封信发出去,以免贻误病情。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学生哭了,他说,我要到你母亲墓地去祭拜。我母亲没有墓地,你上人体解剖学时,在人体解剖实验室里,会看到她捐献的遗体。大学生再一次失声痛哭。(1)本文记叙了“外婆中医”生命最后阶段的身体状况及相关事件。阅读作品,填写表格。身体状况相关事件身体不适衰竭感强提前写好药方回信去世以后(2)“外婆中医”为什么要求高中生吃药后用写信的方式来告知病情?(3)文章最后两次写大学生因为感动而哭,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说说大学生被感动的原因。(不超过150字)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请以“一颗 的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1、8-2、8-3、8-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9-1、9-2、9-3、9-4、9-5、9-6、9-7、9-8、9-9、9-10、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1、12-2、12-3、12-4、13-1、13-2、13-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