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92368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1. (4分)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1)选择加下划线字“结”的正确读音( ) A . jiB . ji(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花ru_(3)根据语境给两处选择最恰当的字( ) A . 莺 棉B . 鹰 绵C . 莺 绵D . 鹰 棉2. (6.0分)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晓战随金鼓,_。(李白塞下曲) (2)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_,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4)蒌蒿满地芦芽短,_。(_惠崇) (5)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_) (6)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7)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 3. (4分)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_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_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杂然相许(愚公移山)_4. (2分)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标题、主体和背景。B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3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新德里亚运会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C .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兼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多用散句,间用整齐句式,富于变化,节奏舒缓。D .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二、 名著阅读(6分) (共2题;共6分)5. (2分)名著赏读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 , , 以及等地的经历。(1)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_,_,_以及_等地的经历。6. (4.0分)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小说一位主人公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联系海底两万里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个人冒死救下采珠人的原因。 我感觉身边的A行动了,他手拿短刀,直奔鲛鱼游去,他要把采珠人从鲛鱼嘴中救出来这时,人鲛之战形势陡变,A顶不住鲛鱼的力量,被它的庞大身躯甩落下来,掉在水底。鲛鱼不愧是海中的杀手,一招得手,马上发起攻击,眼看A要丧身在鲛鱼的利齿之下。危急时刻,尼德兰手拿鱼叉向前冲去,他迅捷有力地投出鱼叉,正好刺中了鲛鱼。鲛鱼身上立刻涌出一大片血水,它死命挣扎,但是鱼叉正好刺中了它的心脏,在最后的喘息中,它的尾巴掀翻了凑上去观看的康塞尔,鲛鱼最终在抽搐中丧命了。(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里的年味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节,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个年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单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好看。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须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1)仔细阅读第一段画线部分的文字,说说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早已超过在乡村生活的时间,但每当年临近了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故乡过年? (3)“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昧了”,请你说说这里的“年味”表现在什么地方。 (4)文中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5)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乡村里的年味”? 8. (1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报秋宗璞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原文是: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1)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刚看到玉簪花“圆鼓鼓的棒槌”时,作者先是“一惊”,随即“_”,接着文章描写了玉簪花的生长形态、特点及作用,然后笔锋一转,从第_段开始由物及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作者在“_”诗句的反复吟诵中达到“_”的境界。(2)作者笔下的玉簪花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阅读第段,品味句子,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语言简炼,富含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B . 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反复吟诵,传递了一种珍惜现在时光,品味人生真谛的悠然境界。C . “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D .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特有的芳香。(5)根据你的阅读理解,说说文章题目“报秋”有哪些含义? 四、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9. (5.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废园(清)李葂谁家亭院自成春,窗有莓苔案有尘。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1)首句的“_”和次句的“窗有霉苔”“_”等与标题中的“废”字呼应。 (2)诗歌的后两句“似是信手拈来,却尽得题外之意”。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后两句的“题外之意”。 10. (1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郭伋夜宿野亭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注释】行部:巡视州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使君:汉代称刺吏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素结恩德_ _ 后行部至西河_ 遂止野亭,候期乃入_ _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_ _(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你试着读一读,看哪些字后面需要加上标点符号,在相应的位置上用“/”线标示来。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4)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五、 写作(55分) (共2题;共58分)11. (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语文老师在“说说我的一件事”口语交际训练课上说:薛宁同学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春节期间,他迎来了爷爷的九十大寿,他的爸爸还为此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薛宁觉得时下玉林正严推“禁炮令”,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响应政府号召,从“我”做起,过一个安全、文明、环保的“绿色年”,可爸爸却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我设宴请客,多放烟花爆竹是尽孝道的表现,况且,我们家住在禁放烟花爆竹的区域之外,我这样做合情、合理、合法。”下面请同学们针对这件事,说说该如何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薛宁的爸爸。请你模拟薛宁劝阻爸爸的现场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00个字内)12. (5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你的某个爱好,你的某种特长,你的良好习惯,你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等等,每一方面都可能表现出你的精彩。写出你拥有的精彩,这会让你更加自信。请以“属于我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1-1、1-2、1-3、2-1、2-2、2-3、2-4、2-5、2-6、2-7、2-8、3-1、4-1、二、 名著阅读(6分) (共2题;共6分)5-1、6-1、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7-1、7-2、7-3、7-4、7-5、8-1、8-2、8-3、8-4、8-5、四、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9-1、9-2、10-1、10-2、10-3、10-4、五、 写作(55分) (共2题;共58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