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77183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乡愁(chu) 窄窄(zhi) 矮矮(i) 浅浅(qin)B . 疲惫(be) 海峡(xi) 邮票(yu) 一枚(mi)C . 母亲(qn) 亲家(qn) 长大(zhn) 漫长(chn)D . 蓦地(m) 坟墓(m) 大陆(l) 陆圆(li)2. (2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断璧残垣 望眼欲穿 吹毛求疵 门庭若市B . 周道如砥 通宵达旦 一鼓做气 寤寐思服C . 引颈受戮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顶礼模拜D . 有例可援 睡眼惺忪 舍生取义 囫囵吞枣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B . 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C .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D .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4.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B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C .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叫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D .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5. (2分)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英国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它们大致包括母爱、童真和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B .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人刘义庆,书中记载了许多魏晋时代早悲儿童的故事。C . 诗歌往往有很强的节奏,“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一句的节奏是: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D .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这一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它纷纷扬扬,比春天一树树的梨花还要美。这时,北风变得柔和了,吹着它,上下翻费,轻轻的降落,使人能看清那六角的菱形,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不知它是否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7. (12分)根据课文默写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 (2)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 (3)夕日欲颓,_。 (4)晴川历历汉阳树,_。 (5)_,志在千里。 (6)白居易钱塘江春行中借“花”“草”描写早春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 (7)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 (7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1)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_,都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2)小石潭记的作者_,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3)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1)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无论魏晋: 辞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4)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1.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神州第一味刘英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此亦豆腐之谓乎?认识中国,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儒释道左右中国几千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这,首先因豆腐的发明者是道者。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很高的淮南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淮南子豆腐先是道者的长寿膏丹,后来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豆腐因而有了庙堂、江湖和红尘三者的机缘。故,国人上上下下,神州东西南北,莫不深爱之。若说豆腐为道家之味,则红烧肉为法家之味,大蒜炒肉为儒家之味,苦瓜肉丁为墨家之味吧。红烧肉不能日日吃(犹如治国不能长期用法家),其它的,但食无妨。豆腐之味有容乃大,因其“几乎无味”,所以左右逢源:划线肉末,则具儒家韵味;油豆腐烧肉,别有法家风貌;白水煮豆腐,深得佛家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块霉豆腐可为穷人下一餐饭,一桌豆腐宴可为主人壮脸面。豆腐干豆腐丝霉豆腐臭豆腐乃至水豆腐或者豆浆士农工商兵家戏子三教九流均可在那儿找到胃的知音,正如西方人在“啃得急”、汉堡包以及可乐中寻到胃的伴侣。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我想,这不仅仅因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之实用大优点,更因“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至味和内中所藏的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吧。豆腐的温柔朴善,源自她的“娘”黄豆的良善仁厚。黄土地,黄豆子。五谷之一的“菽”(大豆),中国是最早的栽培者。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读之,思古之幽,五内俱热。豆子、豆腐为国粹。玉米、红薯等许多粮食作物传自外邦。菽,总让我们亲切。“煮豆燃豆萁”的心酸,“种豆南山下”的向往,“菽水承欢”的亲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家乐这些,很中国。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它营养丰富,以至于军粮(含军马饲料)也少不了它。但它却不需多少肥料,因为自备了根瘤菌,可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而自产肥料并改良土壤。许多粮食用来做酒,大豆却“不参加这类派对”,甘心平凡,大智若愚。如此良善之“娘”,其“后代”能不好吗?豆腐“之前”的水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水豆腐“之前”的豆浆,外活泼内仁和,如史湘云。豆浆配油条,乃乾与坤、阴与阳、水与火、刚与柔之配,因其含如许高度之哲理,方成就“油条加豆浆”之美味。豆浆和牛奶,国人宜豆浆。牛奶有游牧文明的冲动野力;豆浆具农耕文明的隐忍良善。豆腐呢,好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豆干像晴雯,性韧味厚。油豆腐,可比附一下王熙凤。霉豆腐像刘姥姥“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档中滚雪花。”唐诗的如此意境当永随国人。“才闻香气已先贪,白褚油封由小餐。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清李调元豆腐乳),如此滋味当长存人间。“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啊,豆腐,识君之味,百味可解!(1)本文一次介绍了豆腐的相关知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天空。豆腐之源_豆腐之韵(2)从实用角度看,国人乃至西方人喜爱豆腐的原因是什么?(3)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A、“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中“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B、“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文末说:“识君之味,百味可解。”结合全文,你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12. (25分)散文阅读,回答1-5题。老师! 老师! 阎连科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21教育网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o di,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3)结合文章,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5)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写作: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倒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题目: 依然【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班级名;不得抄袭。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7-1、7-2、7-3、7-4、7-5、7-6、7-7、7-8、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1、8-2、8-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1、10-2、10-3、10-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1-1、答案:略11-2、答案:略11-3、答案:略11-4、答案:略12-1、答案:略12-2、答案:略12-3、答案:略12-4、答案:略12-5、答案:略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