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6903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B .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C .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D . 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后,遇到当初在东京得到他救济的李小二,李小二不时送汤送水到营里给林冲吃,并告诉了林冲陆虞候要火烧草料场。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2. (6分)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zhu,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x_zhu屏住_利锃亮甲_(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无可置疑:_(3)词语“伪装”一词中的“伪”字第5画是_。词语“遮遮掩掩”中的“遮”,共_画。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 (7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关雎) (5)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蒹葭) (7)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 四、 语言表达 (共3题;共7分)4. (1分)给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字词解释。 俄而雪骤_撒盐空中差可拟_太丘舍去_元芳入门不顾_5. (1分)酒杯,用来饮酒的器具。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酒杯的称呼,比如_、_、_、蛊、角、壶、酌、钟、爵、杯等。 6. (5分)据提示,找出请假条中的两处毛病,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请假条李老师:您好!今日我因贵体欠安,故请假一天,望老师批准。2019年3月1日请假人:李明修改意见:语言:_。格式:_。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7. (7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1)本段文字选自_,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 (16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_;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_。(2)说说你对第段画线部分的理解。 (3)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 (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 9. (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送别童庆炳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十九岁的我,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她事先完全没有准备,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不但在她的想象中,而且在我的想象中,北京简直就像天边一样遥远。1955年,福建还不通火车。从我家乡连城县出发,要坐五天的长途汽车,才能到达有火车的江西鹰潭。山高路险,行程艰难。“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的词句所描写的路,正是我去北京的必经之途。那时候,我们那里的人去一趟北京,感觉上比我们现在去一趟西欧、北美还要遥远得多。记得我在龙岩读中等师范学校时,有一位老师长途跋涉去北京开了一次会,就像出了一次国似的,回来后在全校做了个报告,专门讲在北京的见闻。至今我还记得,他津津有味地讲北京冬天街道两旁的树干,都涂了像人一样高的白灰,远远望去,像一排排穿着白衣的护士整齐地站着。我去北京读书的消息,经乡亲们渲染,变得“十分重大”。祖母和母亲手足无措,心神不宁,不知该为我准备什么好,更有一种生离死别之感盘桓在她们心间,折磨她们。可理智上她们又觉得儿孙“进京”读书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不能轻易哭的,离别的痛苦只能忍着。所以我离开家时,祖母始终是平静的,起码表面上如此。我出发那天,母亲要送我到离我们村子十五里的朋口镇去搭汽车。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脸上搽了白粉,嘴唇也好像用红纸染过,脑后圆圆的发髻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那十五里路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在我的记忆中已很模糊了。唯有在汽车开动前,母亲“空前绝后”的哭和止不住的眼泪,至今仍历历在目。她拉住我的手,语无伦次地说:“北京寒人(冷),要多着衫。实在有困难要写信给家里讲,我会给你寄布鞋。我知道你惦记祖母,不要惦记,有我呢。也不要惦记弟弟妺妹,有我呢。读书是好事,要发奋,光宗耀祖。毕业时写信来,让你爸写捷报,在祖宗祠堂贴红榜,大学毕业就是进士,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说着说着,她突然流下了泪,而且那泪像家门口的小溪那样滔滔汩汩,堵不住,擦不完,完全失控,后来母亲竟失声痛哭。她的哭就如同蓄积已久的感情的闸门被开启,非一泻到底不可了后来她不再擦她的眼泪,任其在脸上自然流淌。她哭着,嘴里还说些什么,但我已经听不清楚了。我只觉得自己无能,在这个时候竟说不出一句恰当而有力量的话来劝慰母亲,只是傻傻地待着,还轻声说:“妈,你别哭了!人家看咱们呢!”谢天谢地,汽车终于开动了,她似乎意识到离别终成事实,便举起了手。我从车窗探出头,看见她泪流满面,这时我发现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跑了几步,但汽车加速了,她向后退去。在第一个拐弯处,她的脸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了,但我仍清楚地看见,她头上的那两朵红花在晨风中轻轻抖动(1)从“得知儿子去北京求学”到“送儿子去北京求学”,母亲的心情是一直在变化的。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_手足无措,心神不宁强装镇定_(2)联系上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她着意打扮了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脸上搽了白粉,嘴唇也好像用红纸染过,脑后圆圆的发髻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有人认为“着意”一词可有可无,你觉得呢?请说明理由。)说着说着,她突然流下了泪,而且那泪像家门口的小溪那样滔滔汩汩,堵不住,擦不完,完全失控,后来母亲竟失声痛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3)联系全文,请你说一说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末尾段中写道:“在第一个拐弯处,她的脸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了,但我仍清楚地看见,她头上的那两朵红花在晨风中轻轻抖动”你觉得文中的“模糊”和“清楚”该如何理解?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_(2)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请结合本文,说说你将如何面对。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乙】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1)【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B . 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C .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D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在流逝的时间里,在成长的岁月中,总有一些画面会牢牢地留在你的记忆里,如同定格的相片,永远不会褪色请以“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以记叙为主;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2-1、2-2、2-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1、3-2、3-3、3-4、3-5、3-6、3-7、3-8、3-9、四、 语言表达 (共3题;共7分)4-1、5-1、6-1、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1、8-2、8-3、8-4、8-5、9-1、9-2、9-3、9-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1、10-2、10-3、10-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1、11-2、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