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65974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B卷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1. (2分)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 一撮毛(cu) 繁衍(yn) 匍匐(p f)B . 胚胎(pi) 蟾蜍(chn ch) 鲫鱼(j)C . 孕育(yn) 濒临(bn) 癌变(i)D . 诞生(dn) 免疫(y) 酶(mi)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取缔 推崇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情不自已B . 斑斓 褪色 因地制宜 晓风残月 物竟天择C . 门槛 箱箧 响彻云霄 富丽堂皇 巧妙绝轮D . 伛身 雾凇 月明风清 张惶失措 荒草萋萋3.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和煦的阳光奋力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在地上形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B . 青年时有梦想,老年时才有回忆;青年时避免鲁莽,老年时才能减少悔恨。C . 祖母说,她从二十岁开始就待在这座小城,已经五十年了,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D . 演讲和写作文一样,要有主题,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B .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C .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D . 当外国友人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5.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班长在班上对同学们说:“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自欺欺人。”B . 报社编辑对撰稿人说:“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C . 小伟爱讲脏话,小明对他说:“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D . 某学校为了激励初三学生,在校道上打出一条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6. (2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文字,却是不然。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所以有说文解字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若在他国,引申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它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A . B . C . D . 7.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B . 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诫年轻人要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C . 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格、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D . 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真实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8. (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代文学家、诗人艾青1933年写下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大堰河的回忆与追思,以及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B .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小说集野草中。小说依据“我”回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反映了黑暗封建社会压迫下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C . 范进中举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作品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范进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社会。D .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二、 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共1题;共6分)9.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和他的花圃亦夫父亲是个中学教师,而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在我们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着古板的制服,推着他那辆擦得锃亮如新的旧自行车,在灰头土脸的乡亲们的问候声中,神情威严地穿过两排泥屋夹成的乡街。父亲的古板和威严确立他在家中至尊地位的同时,也使我们和他变得疏远。那时,我们弟兄三人最惧怕的就是学校的假期。休假在家的父亲使小院中的一切活动充满秩序,而这种秩序时刻令人感到窒息。父亲结束了他三十余年教龄回到乡村的时候,我们都已在遥远的城市中安家立业。空荡荡的小院中只剩下了年迈的母亲和分给她的一亩薄田。而父亲带回来的,也只有几箱旧书和一床用了多年的铺盖。少年的记忆使我们对卸下重任的父亲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他足以将退休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足以在乡村中维持以往的尊严。但事实很快证明,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推测。那一年我出差之后回老家休假,父亲忧心忡忡地说:“咱家那亩地恰在瓜区,四周皆瓜,咱们要是种庄稼会显得很不合群。”我劝他不要想得太多,但父亲却在尝试与人换地未果后,毅然决定自己也要栽种西瓜。随后父亲上集市选种、买书学习,忙碌了一番,地里的瓜秧果然也出了苗。待我走时,田里的瓜蔓已铺满一片,头茬瓜长得已有拳头大小。临行前两三天,父亲说:“咱今日去搭瓜庵吧,你走后我就住在地里。”我大惑不解,待瓜熟防贼尚要一个多月,何必自找罪受。但后来猜测父亲作为教书人,或许喜欢那种归隐的情调,便顺从了他的做法。后来的事是母亲告诉我们的。那年父亲的瓜秧比谁家的都茂盛,但瓜熟时节却没能收获一个熟瓜。父亲在孤零零的棚庵里苦守的所得,只是一堆后来被人割去沤肥的秧蔓。尽管父亲有不菲的退休金,尽管乡邻们对此事的谈笑充满善意,但这件事仍极大地刺伤了父亲。那段日子父亲变得孩子般孤独与忧伤,这种忧伤使我们在感到可笑与不可理喻的同时,也对父亲有了真正的理解。在规劝和央告了多少次后,父亲和母亲终于同意以自食其力者的身份,去哥所在城市的加工厂里做看门人了。看门人的职责是父亲自己定的,其中包括毫无必要的“绿化环境、每日早晚清扫院子两遍、工作时间严禁与亲友谈话”之类的条款,这使得身为企业主的哥哭笑不得。在父亲几次认真的书面报告之后,哥在并不宽敞的小院中为父亲腾出了一块花圃。父亲在下班后辛勤地劳作其中,这不仅常常使他累得腰酸背痛,也给本来就多病的母亲添了许多需要清洗的衣物。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父亲晚饭后总是搬把竹椅坐在花圃旁读书。父亲患有眼疾,傍晚的光线暗弱昏黑。但哥没有劝阻父亲,他知道读书只是父亲一个稚气的借口,他所守候的是至今仍埋在泥土里的花籽。群花终于如期地开放了。尽管那全然是些随处可见的平常花草,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并兴奋地说他明年将再另辟新圃,栽种蔬菜甚至瓜果。我在电话里听见了父亲身旁的哥的笑声。哥的笑声使我胸中涌动着一种久违的亲情,使少年时代的许多无聊的琐事,温暖地闪亮在记忆之中。那些对任何人都无足轻重的花草,因为父亲而异常美丽地开放在我们的生活中。(1)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父亲退休回到乡村,_;父亲在哥的企业做看门人,_。(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划线词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3)文章开头两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同学们有不同看法,请对此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对话。 :文章主要写父亲退休后的生活,以第三段开头,直入主题,更加干净利落。:开头两段刻画出一个朴素而严肃的乡村中学教师形象,丰富了“父亲”这个人物。:文章是个整体,我认为_。(4)文章结尾语带双关,意蕴丰富,谈谈你的解读。 三、 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 (共3题;共18分)10. (2分)阅读下面诗词,回答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面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 . 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 . 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D .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11. (10.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释担而立 _但微颔之 _康肃忿然曰 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3)卖油翁和陈康肃公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更欣赏谁,为什么?12. (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选自旧唐文韩愈传)【注】从:堂房亲属。辟(bi):征召。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词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策之不以其道 _其真无马邪 _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3)【甲】文通过对千里马的论述,表达了韩愈什么思想感情?从【乙】文可以看出韩愈是一个怎样的人?四、 古诗文默写(共10分) (共1题;共10分)13. (10.0分)古诗词运用。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诗经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 (3)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的呼喊。 (4)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两句诗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同情。 五、 综合性学习(共8分) (共1题;共8分)14. (8.0分)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至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已经有13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因此自杀。这款游戏籍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引起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多地公安网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提示,呼吁公众抵制“蓝琼”列亡游戏,并及时举报。阅读材料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六、 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共1题;共12分)15. (12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夜猫子为什么鸣叫田杕嘎、嘎夜猫子又叫了,叫得很难听很神秘。夜猫子就躲在院子外面毛白杨的树冠里,隐身在夜色中。我们看不见它,它也许能看见我们。父亲抄起一把镢头,气冲冲地蹿出去,咣咣砸白杨树的树干,但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乌云遮住了天空,夜色墨汁般浓,寒风凛冽,呜呜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夜猫子也很猖獗。爷爷盘腿坐在炕上,表情沉重。爷爷哀叹,夜猫子又叫了,看来我是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母亲安慰他,别迷信了,夜猫子哪有那么大的神通?爷爷说,老一辈都这么说,还能错?母亲说,夜猫子是在别处叫呢,不是冲着咱家叫的。刚才孩儿他爹都去砸树了,夜猫子不在咱家树上。爷爷说,砸树没用,夜猫子鬼着呢,听声音就在耳旁,就是在冲我叫呢。坏了,看来我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我正在隔壁房间苦读。听爷爷唉声叹气,心里不由得阵阵发毛。煤油灯黄豆大的灯花散发着昏黄的光芒。我趴在炕桌上,试卷和书籍几乎将我的脑袋掩埋。室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寒冷猫爪般凌厉,如影随形,如蛆附骨。我围着被子,手上戴着露岀半截指头的毛线手套,手上的冻疮此起彼伏,手背已经肿成一个小馒头。我是第二年复读。父亲说,明年再考不上大学,就回家干活儿。没别的出路,我只有背水一战。连续几个晩上,爷爷都这样愁眉紧锁,叹气连连,家里笼罩着一种不祥的气氛。父亲的镢头,没用;母亲的咒骂,更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爷爷让母亲把他的寿衣拿岀来,放在炕头,备着。母亲不愿意,但拗不过他,只好拿出来。爷爷的精神也越来越萎靡。父亲找来了村医生。村医生左看右看,左听右听,也没发现什么毛病,最后悄悄地跟父母亲说,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天又冷,出什么状况都正常。爷爷让父亲把嫁到外村的几个姑姑都叫回来,说想见一面。父亲就赶紧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慌里慌张地去了。第二天,三个姑姑都慌里慌张地回来了,手里都满满的,都提溜着鸡或者鸭,还有挂面、油条啥的,都是好吃的,都是那时候农村的稀罕物。爷爷面带悲怆,跟姑姑们说,夜猫子老是叫唤,看来我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姑姑们也很悲伤,但仍然强打精神,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个啥临走时,大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说,弟媳妇儿,我看咱爹够呛。冬天是老人的坎儿,今年冬天又这么冷。赶紧给咱爹做点儿好吃的吧。经济上有困难的话,尽管说,有我们呢。之后的一段日子,家里就像是过年,天天吃好的。姑姑们带来的鸡鸭吃完后,母亲又把家里仅有的一只大公鸡也给宰了。那只大公鸡原本是母亲留着来换油盐酱醋的。爷爷毕竟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自然,我就跟着沾了不少光。那阵子,同学们都说我气色好了,不那么枯黄了,人也胖了。第二年的冬天,放寒假回家。吃过晩饭后,跟爷爷边喝茶边闲聊天。这时候,我已经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嘎、嘎夜猫子又在外面叫起来了,在西北风的呼啸声中叫,还是很难听,很神秘。我打了一个愣怔,然后担心地凝视着爷爷。只见爷爷气定神闲,慢慢品着早已没了颜色的茶水,就跟没听见一样。“爷爷,您今年怎么不怕夜猫子了?”我很好奇地问。“怕夜猫子?没有的事儿。那是迷信。其实我从来都不怕夜猫子。夜猫子就是个鸟,有啥好怕的?”爷爷很不屑地说。“那,去年冬天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瞠目结舌,问。“去年嘛,哈哈,去年冬天太冷了,你那时候太瘦,学得太苦了,我心里不落忍啊。但那时候咱家刚盖完房子,欠了一屁股债,也没办法给你改善生活。后来,我就想岀了一个好主意,只是让你姑姑她们跟着受累了,她们的日子也并不宽裕。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哈哈”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1)根据全文内容,按要求填写下表。 爷爷听到夜猫子鸣叫的表现家人的表现唉声叹气家人_家人纷纷送食物_“我“_(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夜猫子也很猖獗。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 , 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4)文中的爷爷明明不怕夜猫子鸣叫,却装病骗家人,这种做法对吗?请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6. (50分)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共1题;共6分)9-1、9-2、9-3、9-4、三、 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 (共3题;共18分)10-1、10-2、11-1、11-2、11-3、12-1、12-2、12-3、四、 古诗文默写(共10分) (共1题;共10分)13-1、13-2、13-3、13-4、五、 综合性学习(共8分) (共1题;共8分)14-1、六、 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共1题;共12分)15-1、15-2、15-3、15-4、七、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