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会考)检测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65712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会考)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会考)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会考)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会考)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踌躇(ch) 秀颀(q) 鲜腴(y) 杳无消息(ch)B . 歼灭(jin) 悄然(qio) 诘责(ji) 锐不可当(dng)C . 埋怨(mn) 匀称(chn) 兴味(xng) 摩肩接踵(zhng)D . 字帖(ti) 恪守(k) 慰藉(ji) 正襟危坐(jng)2.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伟大的“中国梦”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 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才可以实现。B .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 , 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 .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才开始妇孺皆知。D . 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B . 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C . 看了这次中小学生运动会比赛,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D . 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4.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这部著作由于具有创新性,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 。她 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歌。汽车在四川的北部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A . 推重 推脱 目不暇接B . 推崇 推脱 应接不暇C . 推重 推托 目不暇接D . 推崇 推托 应接不暇5. (2分)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一尘不染 鲜为人知 正襟危坐 锋芒毕露B . 当之无愧 头晕目炫 广袤无垠 开卷有益C . 家谕户晓 有例可援 深恶痛疾 简明扼要D . 随机应变 悠游自在 优胜劣汰 众说纷云6.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则称之为“金兰之交”。B . 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 . 古代座次安排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这一句诗运用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句中的“丝”喻“思”,含相思之意。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1)青青子衿,_。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 (2)借问酒家何处有_。(杜牧清明) (3)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分门别类辑古诗。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课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子编辑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 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缥缈孤鸿影 决眦入归鸟_、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项目上网时间、年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所占比例82970461(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B .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C .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D .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9. (5分)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孙悟空(西游记) 林冲(水浒传) 简爱(简爱)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2)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1.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A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B 。”【注】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中“令”解释,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加下划线词意思是相同的( ) A . 可令二子来B .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C . 三令五申D . 巧言令色(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3)根据语境,将(甲)“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与(乙)“战战惶惶,汗出如浆”两句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A、B两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兄弟中你更欣赏谁,为什么?(4)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你猜测本文应编入世说新语中的哪一类?( ) A . 德行B . 言语C . 方正D . 雅量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 (16分)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下列小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至于真正使用“正”字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1) 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 (2) 第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 细读第段概括回答,“正”字作为计数符号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4)投票选举中,为何经常使用“正”字计票? 13.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做大学问真学问王子墨知识分子要具备恢宏格局与长远志向,在旧学与新知中寻找答案,做大学问、真学问,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司马迁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被捕入狱,惨遭宫刑。出狱后发愤著书,终成史记。支撑他矢志不渝的动力,便是其“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长远志向。把司马迁的志向转译一下,亦即做大学问、真学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成了无数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期许与自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历史的评价标准却贯穿古今。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乘持“做大学问、真学问”的学术风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这是对中国传承数千年之久学术传统的再一次重申,为广大知识分子指明了立志求学的方向。知识分子,当有所“求”。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学术探索,也当紧贴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中寻求学术研究的立足点。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学术成果,必须从实践中来,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知识分子,也必须对国情有深邃细密的考量,对历史有拨云见日的洞察,对专业有韦编三绝的钻研,才能拿出与实践相吻合、具有厚重分量、切中时代脉搏的学术成果,才能成就学问的大与真。知识分子,也当有所“拒”。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术界存在不少乱象,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窜改文献、捏造数据。正如有人所说,现在是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清除乱象,需要知识分子以学者风骨自我勉励,在如乱花过眼的种种诱惑面前保持定力,校准人生价值的度量衡,把对物质享受的关注,转移到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知识分子专注于学术正道的上下求索,而非在利禄之途上奔竞游走,是做出真正的大学问、真学问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学术历经千载而斯文不坠的关键所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争当时代弄潮儿。(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0字以内) (2)第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在你的心中,谁的声音刻骨铭心?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1、8-2、8-3、8-4、8-5、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9-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1-1、11-2、11-3、11-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1、12-2、12-3、12-4、13-1、13-2、13-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