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43306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荫庇(yn)赅人听闻逃窜(cun)翻来覆去B污秽(hu)迫不急待炽热(zh)为富不仁C碑帖(ti)以身作则告罄(qng)忧心忡忡D亘古(gng)无动于衷门框(kung)锋芒必露2 . 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月明风青生死祸福渴慕B微不足道长途跋涉任劳任怨烦躁C穷困潦倒转弯抹角荡然无存 狼籍D张皇失措低眉顺眼大廷广众取缔3 . 下列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心思精巧的人,巴掌大的地方也能开出一个小商店来。解说: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说长道短鸦雀无声故弄玄虚卷帙浩繁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不同。C一位穿着红色马甲的中年妇女,正吃力地清扫着那杂乱的满地黄叶。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年妇女正清扫满地黄叶”。D随着全国性的“新家庭教育”现场会的召开,与会的家长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4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B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C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所谓兴,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5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B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C恻隐的默示也可意味着耐心的,乃至当你被搬弄的时辰,你以一种不被加害的方法回应。D浓郁地道的四川乡音加上抑扬顿挫的童话故事,让饱受煎熬的孩子们终于开怀一笑。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鲁迅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6 . 选文第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写景思路清晰,层次井然,逻辑性强。请仿照这个句式,描写一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7 . 鲁迅先生称百草园是他儿时的“乐园”,请提炼几个理由,予以支撑他的这一说法。8 . 有人说,“赤练蛇”故事部分,具有迷信色彩,建议删去。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9 . 结合加点词的内涵,品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的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美国农业部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正方: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具体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测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有何必要?反方: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它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在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在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正方:转基因作物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要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反方: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疑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为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存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称“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那些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可以选择吃;那些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疑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正方:强制标识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可不仅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实施成本不菲。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溢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投其所好。反方: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第一这是必要的、是必须支付的成本,第二是抽样检测,检测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选自南方周末第一争议)10 .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这一争议是由什么新闻事件引发的?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11 . 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12 . 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基本上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B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C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D反方认为强制标识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三、对比阅读(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释)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3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B不足为外人道也(道:说)C水益涩,曳舟不得进(益:更加)D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或:或者)14 . 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忘路之远近A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B可汲,饮之甘(雪窦游志)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5 . 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B(乙)文第二段写雪窦山观亭,作者运用移步换景之法,依次描写了隐秀亭、寒华亭、漱玉亭、大亭。C(乙)文中作者多处写水,各择其妙:或写形,如“白蛇蜿蜒”;或写声,“溪声绕亭”;或写味,“饮之甘”。D(甲)(乙)两文写到桃花源与雪窦的相似之处有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安宁和乐等。16 . 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2)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_四、句子默写17 . 古诗文默写。(1)千嶂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天气炎热农民劳作艰辛的句子是:“,。”(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刘禹锡吟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份不慕名利的初心让他虽居陋室却安然自若;辛弃疾慨叹“,”(破阵子),那份杀敌报国的初心让他矢志北上,收复失地;宋濂写道“,”(送东阳马生序),那份以书为乐的初心让他战胜了物质上的贫乏。五、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两小题。春光好(唐)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寸,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1)欧阳炯笔下的初春最显著的特征是_,夜泊钱塘末句“微吟寄短愁”的“愁指的是_之愁。(分别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2)两首诗中各有一个“迸”字,请分别加以赏析。六、综合性学习19 . 初三某班举行了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活动内容):设计人物名片示例:(人物)诸葛亮(推介语)“未出茅庐而知道天下三分”(推介理由)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智慧的化身,在辅佐刘备之前,他已判断出三分天下的政治走势。他竭尽全力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蜀国的建立与振兴立下了汗马功劳。活动要求:请你仿照上面示例,从“范仲淹、孟子、鲁迅、莎士比亚”中任选一个,设计一则推介语,并写出推介理由。(人物)_(推介语)_(推介理由)_七、作文20 .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1)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最的声音(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求:(1)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扣题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不套作,不抄袭,不能用本试卷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4)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